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2年《民事诉讼法》大修的最大亮点是公益诉讼制度的写入,根据修改后民诉法中该制度的规定,为公共利益提起民事诉讼的主体资格不再限定为与案件有实体利害关系的人。从立法角度而言,其意义十分重大,这就表明我国立法已经承认公益诉讼适格当事人的扩张。但根据该制度的规定,仅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有诉讼主体资格,而并没有向其他诉讼主体,如个人和其他组织放开。笔者认为,国家不应对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限制过多,而应允许为维护社会公益的个人和其他组织成为适格的公益诉讼主体。  相似文献   

2.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公益诉讼是公民对侵犯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它不要求原告与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因而同传统的诉讼相冲突。尽管如此,行政公益诉讼在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行政法治方面有着独特的制度价值。参考国外立法例,我国应该引入行政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3.
4.
检察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适格问题是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借鉴国外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有关理论和制度,在分析行政公益诉讼的内涵及我国检察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现状的基础上,对检察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理论支撑、必要性和可行性做出一定的阐述。检察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既是必须的,也是有其法律依据的。  相似文献   

5.
行政公益诉讼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益诉讼制度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监督行政行为。现行《行政诉讼法》没有就公益诉讼作专门规定。 应当借鉴有关国家的立法经验,尽快在我国行政审判领域内构建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6.
7.
8.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法律规定的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但对于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问题仍未明确。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与诉讼主体的缺位之间的矛盾,要求明确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具有比较法依据、现实必要性和理论基础,其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应处于原告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9.
目前,行政公益诉讼在我国尚未为法律所认可。但是,从西方法治国家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经验和目前我国国内出现的众多具有行政公益诉讼性质的案件来看,在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既有理论基础,又有现实需要,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将成为我国行政立法工作的重要议题。为此,本文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对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基础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民事公益诉讼是任何个人、组织以及特定国家机关可以依据法律的规定,对侵犯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向法院提起的民事诉讼,与传统的民事诉讼相比,在诉讼目的、起诉主体等方面存在着区别。社会团体的非营利性、独立性决定了其作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优势,且诉讼担当、诉讼信托的引入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社会团体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制度构建中,需要在主体资格、案件范围、判决效力等方面进行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行政公益诉讼"一词在中国行政法学界由来已久,并且随着社会及法治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呼吁中国应当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然而,现阶段在学术界,在对"行政公益诉讼"都尚未有统一的定性的情况下,中国构建"行政公益诉讼"的可行性究竟如何?本文粗略了讲述了自己对中国"行政公益诉讼"可行性的一些看法,并从"行政公益诉讼"的定性,外国及其他地区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和中国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可行性三方面进行论述。本文只是自己的一些浅显的分析,是表明自己对中国现在构建"行政公益诉讼"的看法与观点。  相似文献   

12.
行政公益诉讼,简称为行政公诉,是诉讼的一种特殊形态。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使得行政公益诉讼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与世界各国十分重视这种诉讼制度相反,我国法律尚未明确规定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本文旨在从行政公益诉讼的内涵出发,提出建立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3.
行政公益诉讼,又称行政公诉,是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诉讼形式。在国外,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已经建立且积累了很多立法和实践经验,本文从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入手,探讨了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的可行性,并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由于各类行政行为肆意侵犯公共利益的事件频繁出现,"公共利益"开始成为法学界乃至全社会不争的热点之一,同时曾被冷落的行政公益诉讼,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原告资格的认定问题是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关键内容,基于此,本文将就该专题予以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6.
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公众环境权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有损害就必救济,反观我国目前的司法体制,环境行政违法的救济机制却不容乐观,致使公众环境权得不到及时、充分、有效的保障。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在对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进行法理分析并对国外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利弊得失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行政公益诉讼概念、特征、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之后从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拓宽,受案范围的确定,举证责任的分配,合理的诉讼费用制度、胜诉原告奖励制度、行政公益诉讼的前置程序的设立等方面,提出了建立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18.
司法实践中行政机关已经提起不少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但不论是从行政机关的视角还是法院抑或污染企业的视角来分析,赋予行政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都具有诸多弊端。文章认为,将来的环境公益诉讼应将原告资格赋予公民和民间非政府组织而不应赋予行政机关。  相似文献   

19.
20.
论公益诉讼     
在吸收部分学者有关行政公诉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以公益诉讼代替行政公诉这一论点,并认为前者较之后者的范围更广、效能更多,更有利于保障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