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对现行的公车制度作一番审视,不难发现,其实际上是一种鼓励浪费的制度。这种鼓励浪费,一方面表现在公车的档次与官位成正比的规定,使得众多官员纷纷谋求自己所属档次的上限甚至是超标;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因为公车使用者和公众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人们不可能对每一辆公车的使用状态都了如指掌,也就是说监督成本太高以至于具有不可监督性。与此同时,所有的费用支出又完全由公款埋单,所以公车私用就蔚为大观——既然不私用白不私用,私用了也白私用,那又有多少人有足够高的觉悟为公家省钱呢?  相似文献   

2.
正五粮液集团近日高调开展的公车拍卖引发社会关注,此次拍卖被五粮液集团定义为杜绝车轮上的浪费。这本是一件好事,然而媒体在拍卖活动中发现了诸多让人"看不懂"的蹊跷之处。如按照市场普遍认同的二手车残值率计算,一部分拍卖的公车成交价格"虚高",如一辆已经使用了近一年的大众捷达车以11万元成交,这一价格比该款捷达车型目前10.6万元的新车  相似文献   

3.
回顾这一年,因为广大网民们的勇敢和坚持,让很多官员受到处理:既有隐瞒矿难真相的官员,也有因私驾公车撞死学童被网友曝光的女市长;既有喝茅台嫌酒贵打人的灾区局长,又有抽天价烟、戴名牌表的房管局长……  相似文献   

4.
马红漫 《商周刊》2011,(2):27-27
2010年,北京相关部门与央视分别对该市公务用车数量进行了披露,两组时隔半年的数据却大相径庭:前者认为是4.9万辆;而后者则称北京公务用车已达70万辆,占本市机动车总量的近15%。北京市公务车的真相究竞如何,至今外界难有定论,但坊间对于公务车私用、耗费无度的诟病却从未停止。公车在加油、维修中虚开发票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5.
八十年代初,靠“一辆车子两只轮子”起步(一辆车子即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两只轮子即家庭工业和专业市场),温州人义无返顾、左冲右突,顽强地杀出沉重的厚幕,连创奇迹与辉煌。 十多年后,当坚冰开始消融,整个中国大地改革与发展的春潮惊涛拍岸时,曾经一花独放的温州又是何番景象?  相似文献   

6.
今年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透露,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一年,中国官方公车、招待、出国考察的花费,高达70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全国官员用车耗费高达3000亿元人民币,招待费用花掉2000亿元人民币,出国考察用了2000亿元人民币。这组数字,虽不是官方正式披露,但从新华社公开引用公车消费3000亿这一数字来看,这组数字绝不是无由头的。尽管对中国乃一泱泱大国早已熟稔心中,然而面对这一组数字时还是让人不免咋舌。因了这一点,行政成本问题又成为两会的焦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官员们何以"换位必须换车"?笔者以为这是因为公共财政异化为了"官用财政"。如今,用公共财政牟取私利无处不在,公车制度的低效和腐败、公款吃喝以及超标住房、超标装修等都是明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实际上是一个代理机构,本质上是公众委托政府来提供私人无法通过市场配置获得的公共服务。纳税人向政府缴  相似文献   

8.
刘建辉 《经济》2005,(6):112-113
1907年,清朝的官员因为能一次看到那5辆汽车惊奇不已;今天,我们为什么而感动?  相似文献   

9.
陈程 《经贸实践》2010,(10):57-57
温商演绎的山西煤炭传奇,经过重组之后,渐趋尾声。但在云南煤炭储量第二大的镇雄县,温商掘金煤炭之路才刚刚开始。近日,镇雄温州商会领导陪同当地政府官员来温交流时透露,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中央部门相继公开了“三公”经费,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4.7亿元,其中公车支出61.69亿元,公车费用占到“三公”经费的六成以上。公车过多过滥,公车费用庞大,无疑已经成为财政的沉重负担。而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司机私用公车现象也屡禁不止,使政府形象蒙受损害。同时,公车管理漏洞也造成了巨额的养车费用,有关调查显示,公车修理费用是私车的6倍,存在着巨大浪费。  相似文献   

11.
如今在我国,平民老百姓拥有私人汽车日见增多。据最新统计,全国私人汽车已突破100万辆。这意味着,在我国道路上行驶的每5辆汽车中,就有一辆为私人所拥有。 十多年前,小汽车在我国还是官员级别的标志:高级领导坐红旗牌,部级干部坐上海牌,县长坐二一二吉普车。那时候,私人拥有汽车的数字几近于零。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公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部分地区的政府部门先后开始了公车改革的探索和试点,但由于公车改革阻力大、难度高、涉及面广、关注度高,政府公车一直改改停停,步履艰难.虽然在改革中取得了一定成果,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和严重的负面影响,改革现状并不令人乐观.2011年3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的原则、管理体制、配备标准、使用维修等做了明确规定,《办法》的出台使政府公车改革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门话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公车改革的现状,针对公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公车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的启动,无疑是温州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众所周知,温州金融改革综合试点的加速启动源于去年震惊全国的温州企业家"跑路事件"。跑路事件一方面将温州中小企业的真实困境显  相似文献   

14.
王博之 《资本市场》1997,(10):23-24
<正> 当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大江行将截流之际,中国建设银行在宜昌区域顺利完成了一场静悄悄的机构改革——将1个副厅级分行和2个正处级分行合并为三峡分行,并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进行了一系列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5.
<正>温州是我国民营经济发祥地,为中国改革开放标志。民间资本在造就温州经济繁荣的同时,也逐渐发展为最具敏锐力和投机性的热钱。可以说,哪里有资产泡沫,哪里就有温州资本,或者更可以认为,哪里有温州资本,哪里就一定  相似文献   

16.
2006年6月9日下午,在浙江省温州市华侨饭店4楼致和厅,200多名温州企业家饶有兴趣地倾听加拿大前国务卿Gerry Weiner(杰瑞·维内尔)先生及其随行人员加拿大前移民签证官SammyT·M·yung(翁定文)先生、加拿大汉普顿基金(加拿大政府指定基金)总裁Armand Arton(阿尔芒·阿登)先生、汉普顿基金亚洲区总裁Albert Tdm(孟定)先生和加籍资深移民律师Vincent lalonde发表投资加拿大及投资移民全新政策的演讲。杰瑞·维内尔等加拿大客人态度友善,谈吐风趣,不时引起与会者的的阵阵掌声和笑声,会场气氛非常活跃、热烈——这是正在这里召开的由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与加拿大HAMPTON(汉普顿)基金公司及温州新通出国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中国(温州)·加拿大投资高峰论坛”的情景。据“温州模式”研究专家、温州的“形象大使”、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先生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由他接待的外国政府官员及客商来温州参观考察、洽谈合作的为数不少,但象这次由相当于中国国务院总理的联邦政府前国务卿这样重量级人士率团来温州参观考察、洽谈合作的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央行温州中心支行2011年的调查数据,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超过1100亿元,当地民间借贷规模相当于温州全市银行贷款的1/5。和民间借贷关联密切的房地产信托融资,也在2011年二季度出现井喷式增长。2011年温州共发行了1003  相似文献   

18.
《商周刊》2013,(25):16-17
从GPS定位,到公车喷涂统一标识,“严禁公车私用”新招频出,“公车改革”徘徊已近20年,但效果却并不明显。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坚持杜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中国的公车改革终于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9.
汪洋 《经贸实践》2011,(1):62-62
宁波奥克斯来了,杭州娃哈哈来了,温州德力西来了……仿佛一夜之间,干树万树梨花开,浙商遍布江西的东南西北.几乎在江西的每一个县都活跃着浙商的身影.  相似文献   

20.
《资本市场》2014,(5):124-125
<正>近年来我们对于温州进行了持续、高频的关注和跟踪,了解温州当地的经济发展、金融改革和资产质量等情况。近期我们前往温州地区调研,关注的焦点是银行资产质量趋势和民间借贷情况。温州多渠道消化存量不良资产,实际情况未有好转。实际情况未有好转不良贷款率持续攀高根据公开资料整理,201 3年1 0月末,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