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序曲道路交通是经济时代的基石声命脉。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乃至荒僻的乡镇,如果没有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那么,它想在经济时代插上腾飞的翅膀,驰骋飞翔,成为一个经济巨人,无异于痴人说梦。甚至可以这样说,今天我们所有的城市都是由一条条道路所支撑的。尤其在我国汽车工业刚刚起跑的今天,道路交通拉动了现代汽车工业飞速发展,更是我们城市奔走着的宠大躯体无可取代的血脉与动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和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涵养地之一,镇安在城市化进程中和发展经济的同时,一直遵循着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始终保持城市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保住了生态良好,景观优美,宁静和谐的城市环境,走出一条不同于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下一步,他们将走一条循环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是城市组成的基本设施,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不断驱驾频繁来往,道路路面行车的质量也同样越来越备受关注。基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接缝处理成为路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着眼于整体,对路面施工接缝技术处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也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安全、畅通、迅捷、便利是现代化交通的标志。因此,在黑河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加快东北亚国际贸易大通道的建设过程中,深入研究黑河市城区道路交通问题,对于黑河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和全方位增强黑河的吸纳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黑河市城区道路问题,谈几点认识,愿引起同仁共议。一、黑河市城区道路交通现状道路状况是人、车、路和交通环境四个要素的综合反映。这个组成道路状况的基本要素相互依存,协调一致,是一个有机系统,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发育不良或失…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对城市小区周边道路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及小区开放前后对道路通行的影响,提出了实施小区开放的合理化建议。认为,在所临道路交通需求量较小(<=96000)的小区,不必建设开放型小区;在所临道路交通需求量中等以上(>96000),道路密度较小的小区,可建设成为开放型小区;在道路密度较大的小区,若小区所邻道路交通需求量大(>108000),可建设成为开放型小区。若小区所邻道路交通需求量中等(96000-108000),则不必建设成为开放型小区。  相似文献   

6.
耿伟 《魅力中国》2013,(11):24-24
绿色道路交通发展战略主要体现在绿色上。洛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副中心城市,著名旅游城市。绿色道路交通发展战略的内容包括道路交通设施科学合理。行车道路环境无污染、车辆整洁美观安全行使、人车分道各得其住、车礼人让,健康出行。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从经济、支撑和信息三大视角系统研究了驱动城市物流业发展的动因;利用2006-2013年的动态数据并基于结构方程测定了江苏各城市的物流业发展水平、区域性差异及其梯度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已成为城市智慧型建设新的战略性支点;完善的支撑技术、发达的经济实力和高效的信息平台是发展城市物流业的“三驾马车”。验证了支撑系统、经济系统和信息系统对城市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具有直接、正向、依次减弱的影响力度;支撑系统是城市物流业发展的基本保障,经济系统是城市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信息系统是带动城市物流业发展最重要的载体,其影响系数分别为0.821、0.652、0.519。据此推广余情,从构建魅力城市和产业联盟等方面找出城市物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和突破口,为我国城市智慧物流发展规划提供了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市政建设重景观效应塑造 ,轻内河运输功能开发与利用的偏颇 ,本文通过对上海水上和道路两大运输经济贡献以及国内外经济与运输业发展关系的比较 ,指出要实现上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化解日趋严重的道路交通压力 ,振兴和改进上海市内河运输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刘鲁鱼  余晖 《开放导报》2001,(10):28-29
国际上,最典型的城市化道路主要有两种:在19世纪到20世纪50年代,以墨西哥为代表的拉美等国,依据“极核增长”理论,走以发展中心城市劳动城市化的道路。虽然在短期内造成了大城市表面的繁荣,但大量的农村人口迁移,在城市中形成了巨大的贫民窟。20世纪50年代后,各国反思“极核增长”理论,城市化进程中呈现出人口与资源适度分散的特点,即开始依循以发展中小城镇或新城镇为主线的城市化道路。在人们经济生活的文明与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状况下,后一种道路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主流,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中国将发展小城镇放在重要的位置,不仅顺应了世界城市化的趋势,也符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0.
孙瑛 《特区经济》2014,(6):115-117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建设速度的持续加快,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其中道路交通问题尤为突出。与此同时,关于绿色城市社区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运用这一模式来解决城市问题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本文试图在绿色城市社区的发展模式下定性分析各种类型的道路、路网以及道路空间,通过对绿色城市社区内部交通系统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和道路网络形态的分析,探讨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模式,从而建立一套完备的城市交通系统,以最佳的方式为城市服务。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低下,城市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都不尽合理,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吸引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发挥城市的主导作用,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今后以工业化为目标,走以发展大、中城市为重点的集中型城市化道路,应该是西部城市化发展的合理选择。 一、重点建设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发挥它们的集约优势,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聚集是城市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最重要的经济规律。特大城市和大城市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快速成长带来了全面性的城市交通建设.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及道路交通量急剧增加.尤其是在大城市,交通拥挤堵塞以及由此导致的交通事故的增加,环境污染的加剧,是我国城市面临的极其严重的"城市病"之一,成为制约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3.
景观是包含有自然和人文的自然地域内的综合体。在30多年的城镇化过程中,中国的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亟待发展出合理的景观分析和评估体系,为风景区景观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国外已经发展出一套较为成熟和系统的评估方法,来识别和评价景观的自然与文化特征,制定最适合于场地的保护和发展策略。因此本文主要将方法体系较为完善的英国的英格兰,威尔士和美国的俄亥俄州的景观评价方法给予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一、上海的独特地位和两难境地 大都市一直是各国经济的精华所在.在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导力量的今天,大都市在国际竞争格局中的特殊重要性尤其突出.上海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经济的快速增长、城镇化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交通方式的发展方面分析了云南城镇上山空间拓展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云南城镇上山要以规划为龙头、科学布局城镇空间、因地制宜进行城镇道路交通布局、塑造良好的山地城镇景观、重视山地城镇地质灾害防治等路径选择,以期探索具有云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三大经济增长区域之一的京津冀,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中有着重要地位。目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相对缓慢,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来看,相对落后于长三角区域。本文从核心城市北京天津角度来研究核心城市对带动整个京津冀经济区域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我国经济史研究的黄金时期,仁人志士为中国未来发展道路在进行着艰难探索,其中对农户经济的调查与研究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农户农村调研中,“无保农户经济调查”与“卜凯农户调查”尽管调查者的背景不同,但其成果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深远,同时也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种关注方兴未艾。正因为如此,当年农户经济调研者所在的单位即今南京农业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成为研究中国农户经济的重镇,当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18.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中共中央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基本理念之一,这是继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和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明确提出"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推动城市绿色发展"之后再一次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城市发展模式与绿色发展道路的选择指明了方向.内蒙古地处我国北部边疆,西部大开发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土地、水和能源等资源利用粗放,生产、生活、建设方式高碳等发展问题,如何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已然成为我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优化转变的重要领域.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通过促进城市集约式发展、促进城市低碳式发展、创建循环节约型城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四个角度,探索内蒙古城市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绿色城市.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中国来说,在经济金融体系的改革中,欧美发达的金融体系一直成为事实上的参照系之一。现在,参照系出现了显著倾斜,中国需要在危机中拿出自己的眼光,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经济》2010,(4):42-42
历次世博会最重要、最直接的成果,是带动以举办城市为中心的一个区域的联动发展,进而促进举办国实现新的发展。上海世博会有基础、有条件为带动泛长三角区域联动发展,促进国家发展作出独特的贡献。日本利用1970年大阪世博会,在产业、经济、文化、艺术各领域进行“关西一体化”尝试,并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