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400多年前,马铃薯薯种漂洋过海,落户于西南贵州,成为当地人赖以生存的"口粮",也正因此,马铃薯曾一度被视为"贫困符号";如今,斗转星移,在发展理念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原来的"贫困符号"驶向发展快车道,一跃成为贵州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立足资源优势聚力马铃薯产业先天的资源优势,为贵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贵州,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相似文献   

2.
<正>毕节市威宁县常年种植马铃薯165万亩,种植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的威宁,其马铃薯享誉四方,也是威宁农民增收致富的依靠之一。2012年被贵州省农委定为全省重要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以来,威宁县马铃薯产业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当地政府紧抓机遇,大力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进程,进一步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投巨资建设马  相似文献   

3.
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大部分耕地分布在海拔2000至2400米之间,海拔高、纬度低、日照长、温差大等特点使威宁拥有种植优质马铃薯得天独厚的优势。2012年威宁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突破170.2万亩,预计今年总产量近300万吨。目前威宁成立了46个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形成"农户—经纪人—客商"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销网络,拓宽威宁马铃薯产业的市场空间,树立以"威宁洋芋"为地域商标的马铃薯品牌,同时引进马铃薯深加工产业。  相似文献   

4.
甘肃:向马铃薯强省跨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甘肃是全国马铃薯的重要产区,种植面积和鲜薯产量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立足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把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六大产业之一,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马铃薯生产、贮藏、加工和营销一体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已成为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立体气候明显,全省88个市、县均有马铃薯种植,从海拔180米到2700米的区域中均有马铃薯的分布。全年生产,四季均有鲜薯上市。近年来,贵州马铃薯发展迅速。据统计,2013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034.25万亩,居全国第三位;鲜薯总产量为1057万吨,居全国第三位。  相似文献   

6.
<正>在政府的扶持下,在科研机构的带领下,贵州马铃薯脱毒种薯体系逐步完善,培育和引进了一批马铃薯优质品种。科技人员指导当地农民进行统一管理、科学种植、收益良好。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已成为内蒙古的一大优势作物,年均种植面积在500万亩左右,许多地区已把种植马铃薯作为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但许多农民因种薯的选留和贮藏措施不当,造成种薯质量降低,导致单产水平低,商品质量差,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益。现将马铃薯正确的选留和贮藏方法介绍如下:一、种薯的选留优质种薯是马铃薯增产的关键要素,种薯要单独繁殖,为来年的增产增效作准备。1.留种田的选择留种田一定要选择排水好、肥力高、土层深厚平坦的地块,不得重茬或迎茬,也不宜与茄科作物和块根作物轮作。将选好的地块秋季深耕压肥,春季顶凌耙耱、精细整地…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玖圣淀粉加工有限公司坐落在威宁经济开发区五里岗产业园内102省道旁。公司于2012年成立,是一座标准的现代化淀粉加工厂,该项目投资5个亿、占地面积500亩、年加工马铃薯50万吨、年产值5.74亿元、年创利税5000万元。短短两年时间,公司依靠一流的生产场地、一流的生产设备、一流的生产技术、一流的科学管理,为威宁马铃薯产业开启了广阔发展空间,也为威宁发展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  相似文献   

9.
脱毒马铃薯种薯的工厂化生产是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随着该产业的不断发展,对种薯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数量要求越来越多。不断更换退化的带毒种薯,严格控制马铃薯种薯生产体系的每一个生产环节,是保障马铃薯种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是我国继玉米、水稻和小麦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它具有地域适应性广、营养价值丰富、产业链条长等优点,是新时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居民膳食营养改善的重要选择。而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不力作为影响马铃薯单产提高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亟需在脱毒种薯的品种、技术、宣传、推广、市场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这将大大助力我国马铃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甘肃定西是全国马铃薯三大产区之一,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定西马铃薯"已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马铃薯及脱毒种薯产业优势基本形成。文章系统分析甘肃定西马铃薯及其脱毒种薯的发展现状、区位优势、定西存在问题,明晰进一步做大做强马铃薯及脱毒种薯产业的思路建议。[方法]课题组在甘肃定西马铃薯主产区安定、渭源、通渭、陇西、临洮等4县1区的10个乡镇、20个村、40个社、400户农户,通过逐户走访、与干部群众座谈、查阅资料文献等方法,分析总结得出相关结果和建议。[结果]甘肃定西马铃薯具有主食化加工势头强劲、脱毒种薯产业科技支撑显著增强、促进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等显著特色,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体现出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瓶颈制约因素。比如主食加工专用品种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够强、种薯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以及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该文通过总结现状、分析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定西马铃薯及脱毒种薯产业的思路与建议。[结论]甘肃定西马铃薯及脱毒种薯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必须做好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体系建设、品牌推广体系建设、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仓储营销体系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阳美秀 《农家之友》2003,(13):27-27
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脱毒马铃薯种,可使马铃薯的种性得到恢复,增产效果明显。我市1999年引进脱毒马铃薯荷兰15号,亩产一般1500~2000公斤;2000年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脱毒马  相似文献   

13.
<正>脱毒种薯是指马铃薯种薯经过一系列技术措施清除薯块体内的病毒后,获得的无病毒或极少有病毒侵染的种薯,它具有早熟、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与种薯密切相关。种薯不行,产量和质量就会大打折扣,病毒一旦侵入马铃薯植株和块茎,就会引起马铃薯严重退化,并产生各种病症导致马铃薯产量大幅下降。因此  相似文献   

14.
<正>阳光下的草海,温暖;蓝天里的白云,祥和;翩跹起舞的黑颈鹤,妖娆。2015年1月12日,笔者漫步在连接贵州省毕节市威宁新城区与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的城市"大动脉"——乌撒大道上,一路往前,红壤土上的山头,华山松郁郁葱葱。这幅美丽的画卷就是农发行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支行贷款支持的草海镇大洼塘村土地整治的工地之一。按照"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的宗旨,该行情洒贵州屋脊,  相似文献   

15.
正说起贵州威宁,大多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威宁马铃薯。闲暇时,经常可以听到威宁人向外地人这样介绍:“威宁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调侃的语气中却充满了自豪。年纪稍长的人对“威宁大黄洋芋”是既爱又恨,记忆深刻。爱的是,其产量高、个头大、颜色黄、口感好,在省内外各地广泛推广种植,成为计划经济时期人们充饥的  相似文献   

16.
王佳 《农业经济》2004,(5):58-58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占全球种植面积的20%以上,占亚洲种植面积的60%左右。但我国每年尚需花费1亿美元从国外进口马铃薯和马铃薯制品。究其原因很多,但种薯质量问题始终是影响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马铃薯生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正>贵州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如此迅速,与该省重视马铃薯科研紧密相关。目前,贵州省有省马铃薯研究所、毕节市农科所、安顺市农科院、六盘水市农科院、威宁县农科所、盘县农科所6家科研机构从事马铃薯科研工作。有了科研的强力支撑,贵州省脱毒马铃薯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全省每年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多达5000万粒。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主粮化的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马铃薯是人类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有学者认为,早在16世纪的明朝,马铃薯就传入我国。马铃薯在欧美早已成为主粮作物,而在我国长期只作为副食,被置于主粮之外。马铃薯主粮化渐行渐近马铃薯主粮化的主张,不是今天才提出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有农业专家建议,把马铃薯同番薯一样划为粮食作物。当初提出这项建议,是为了把国内粮食分类法与国际粮食分类法相统一,实现我国与国际粮食统计口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正>走进贵州,十万大山绵延起伏,千条河流奔腾不息,"多彩贵州,最美贵州"名不虚传。赞美之余,人们不禁要问,这"八山一水一分田"如何致富?面对高原地貌,贵州省委、省政府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从2005年到2013年,  相似文献   

20.
规模稳定,结构优化2014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8500万亩左右,与2013年总体持平,种植面积趋于稳定。从区域角度来看,北方主产区的黑龙江、内蒙古、甘肃等省区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他省区基本持平;南方产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等省市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其他多数省份基本稳定。从马铃薯生产结构来看,北方产区与南方传统的大春种植面积降低,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