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即等于失业”越来越困扰着大家,这种现象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只有毕业证已经不再是找工作的有利条件,再加上各种各样的证书成为企业衡量人才的标准,为了毕业后能有一份好的“差事”于是产生了考证一族,出现了“考证热”现象。  相似文献   

2.
知识管理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管理”这一新概念也日益成为各类传媒的热门话题,有的企业已经开始把知识管理作为管理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知识管理还只是一点朦胧的感觉。为此,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上提出三个问题,作一点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郭菊娥 《当代经济科学》1994,16(5):90-93,96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力”研究郭菊娥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力”研究,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研究相类似。西方研究综合国力的学者认为,构成国力的要素有九:地理条件;天然资源;工业实力;军备;人口;国民性;国民土气;外交的素质;政府的素质。美国学者克莱恩建立...  相似文献   

4.
本课题组在梳理“六五”计划以来中长期计划使用过的指标并深究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由22个指标组成的中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其可操作性。课题组没有另行提出一套新的理论,而是从约定俗成的概念出发,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兼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5个方面来衡量发展水平并运用这一指标体系对我国1996~2000年的发展水平展开了尝试性的分析。我们发现,1995~2000年,中国不仅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发展而且发展的诸方面越来越均衡;我们发现,经济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水平提高的基本力量,但对发展的贡献正在稳步下降,而科技发展对发展的贡献不断提高;我们发现,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引人注目的贡献。我们还发现,人均GNP(或GDP)不失为衡量发展水平最为简便、综合且较为准确的指标。测算显示,1996~2000年我国人均GNP增长速度与我们的发展指数增长速度几乎相等。这说明,尽管人均GNP(或GDP)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在衡量发展水平方面仍不失为最简便、最综合且较为准确的指标。我们发现,尽管本指标体系还很不完善,但运用这一指标体系定位出的发展问题确实是学术界和政府公认的发展问题,如区域差距过大、个人收入分配不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是当代最先进、最活跃的生产力。信息产业作为当今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和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中国面向21世纪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也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王芳 《经济》2012,(10):170-171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国力的竞争早已从单纯的军事较量转向了软实力的角逐,其中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愈加凸显,这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竞争.近些年,尽管我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最大商品出口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仍相对滞后,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但中华文化“走到哪”,“怎么走”,“走得好不好”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有待思考.近日,参加“2012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的学者及专家们就此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当前,综合实力竞争日趋激烈,软实力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尺度。只有拥有强大的软实力,国家或地区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软实力概念同样适用于城市的发展。万州作为正在建设中的重庆第二大城市和三峡库区经济中心,要增强城市竞争能力,不仅需要加强硬实力建设,更要不断提高软实力。  相似文献   

8.
勉力献疑     
本文针对沟口雄三的“乡里空间”和“省力”两个概念提出了一些疑问。“乡里空间”与国民党主导的建国运动和社会运动具有内在的契合,但这一运动在与中国共产党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说明“乡里空间”应该还蕴涵有其他的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方面应该有不同的发展,并导致各方面产生不同的组合关系。辛亥革命尽管以各省独立为呈现面貌,但在接下来的四分五裂状态下,却也有很多跨越省的全国性的学会、商会、工会等的广泛存在,因此在“省力”之外,也有“国力”的因素。从思想史的角度,民族危机感也.并不必然导致对本民族文化的否定。  相似文献   

9.
"软实力"一词始见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最早提出的.它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一个模糊概念,与"硬实力"两者间是相辅相依、相得益彰的关系.是非实力的实力,又是通往世界强国之路不可或缺的必备条件.它是一个国家文化教育、价值观念、社会制度以及自身发展潜力和国际感召力综合因素的最形象、最概括、最有说服力的集中体现.已经成为东、西方学者们全方位地衡量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当为今后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和持续、快速地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和先决条件,是我们万万不可待慢和疏忽的重大课题,只有"软实力"加强了,才是通往胜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物流”如今正成时髦的字眼,可是你了解物流吗?自20世纪初以来,物流产业经历了从萌芽到飞速发展、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目前正朝着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从发展趋势看,现代物流产业正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与水平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方面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综合他们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状况,可以管窥现代物流产业的基本状况与发展趋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一词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欧洲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提出来的。以1992年联合会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为标志,人类已跨出理论探讨的范畴,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好目标。衡量可持续发展有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的主要指标,这三方面缺一不可。虽然可持续性这个概念是由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提出,现已成为一个综合、多维的概念,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发展学等学科中,内涵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2.
潘发 《经济论坛》1998,(21):6-8
“形象”一词近年来颇为流行,大到国家形象,小至个人形象,叫得最响的当数“企业形象”,然而,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概念———城市形象,还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自觉导入者更是寥寥,以至城市形象还处于一种纷乱、模糊的状态,这成了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3.
如今,一张高级口译证书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朝思暮想的职场“敲门砖”,而原因就在于高级口译是当前各种英语能力证书中最具含金量的,同时也是最具挑战性的。口译考试之所以难度较高,是因为它同时测试了考生的听解能力、口语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翻译能力、笔记能力和将笔记上的内容复原成完整句子的能力。简言之,口译考试难就难在“智力胁调运作”,因为每一项能力对考生来说都已经是一种挑战,更不用说把他们综合起来,均衡处理了。  相似文献   

14.
关于"走出去"战略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走出去”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体现先从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①看“走出去”的内涵和意义。这两个指标含义不尽相同,都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总体水平的核心指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GDP来代替GN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但由于跨国投资在国家间流动的不平衡,许多国家经济增长中出现了GNP与GDP之差不断扩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用GDP指标衡量经济增长的片面性日益突出,特别是容易高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GNP仍然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  相似文献   

15.
由于当下研究者甚多,信息经济已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与最热点。事实上,无论是从概念的诞生来说,还是从研究的进程来看,信息经济都已经存在至少半个多世纪了。这就可见,信息经济在今时今目的“爆红”,不是没有缘由的。  相似文献   

16.
当前,“生存权”与“发展权”之争已成为影响未来国际气候谈判进程的关键因素之一,关手我国与小岛国与最不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甚至还成为部分发达国家要求我国承担强制性国际减排义务的“借口”.为打破发达国家设置的陷阱,分析研究“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梳理气候谈判格局的演变历程,在科学界定“生存权”和“发展权”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政策含义,从气候公平的角度提出了国际气候谈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对中国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综合国力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总体实力。这种总体实力是由若干种子力量或主要因素组合而成的。因此,建立一个综合国力指标体系,借此判断一国的综合国力时,首先就是对这些因素的质和量,以及它们的关系进行一番符合时代特点要求的探讨。一、时代特征的变化是研究综合国力的基本依据对综合国力各组成要素进行分解、研究,必须把握住时代变化的特征和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才能说明现实条件下各要素质的规定性。前人对此问题的研究,尽管对国力的各组成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中美关系无疑是最重要的关系.而影响中美关系最基本和最长远的因素是两国综合国力的对比.本文运用R.S克莱因的国力方程对中美两国当前的综合国力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解开集群概念的困惑--谈谈我国区域的集群发展问题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集群”(cluster)概念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思维和政策工具。我国媒体中频繁出现“集群”,随之也出现了概念的混乱。本文从集群的有关概念出发,分别从产业集群、创新集群和集群创新战略等方面辨析集群经济、集群科技的发展和规划中的若干问题。本文认为,严格定义的产业集群就是创新性的集群或创新集群。区域科技发展中的集群创新战略, 应该理解为基于集群的科技创新战略。产业集群或创新集群不是万能药方,更不能被炒作和遍地开花。有关集群的政策和规划需要谨慎,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20.
一、“业绩考核”或“考绩”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所说的“业绩”,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并不只是指企业中的业务人员取得的那些可以用经济指标衡量的业务实绩,而是泛指介业中所有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所取得的工作进展或完成业务情况;其中有些“业绩”是无法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至少是无法直接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