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结构洞理论,实证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董事网络的结构洞特征对公司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公司在董事网络中的结构洞位置有助于公司更加迅速地获取并购信息与并购机会,公司拥有结构洞的丰富程度与并购活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中介组织发育越落后的地区,公司结构洞位置对并购行为的促进作用越明显。本文还进一步对独立董事与非独立董事结构洞位置作用的差异进行了检验,发现由于独立董事享有弱联结优势,独立董事的结构洞位置对并购的促进作用要强于非独立董事。本文的研究发现丰富了公司并购和社会网络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19年新证券法修订为准自然实验,探讨了法律责任增加对独立董事履职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违规违法风险高的公司,法律责任增加对独立董事积极履行监督职责有显著促进作用。机制分析发现独立董事对法律风险的感知距离越近,越勤勉尽责的履职。异质性分析发现,女性独立董事和任职家数少的独立董事在勤勉尽责方面提升更显著。这说明积极履职是独立董事应对法律风险提高的普遍选择,但本文也发现独立董事的投票行为可能过度稳健。整体而言,独立董事更加勤勉尽责能够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价值。本文拓展了独立董事履职动机和监督职能的理论文献,有助于决策部门评估新证券法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2015—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年报问询函对独立董事主动辞职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未被问询公司,被问询公司的独立董事出于风险规避和声誉保护的动机,更有可能选择“明哲保身”而主动辞职;同一年内被问询的次数越多,存在延期回函,以及问询函中问题数量越多、字数越多、语气越负面,或要求审计师出具意见时,独立董事主动辞职的概率越高。机制检验表明,会计信息质量越低、媒体报道力度越弱,被问询公司独立董事主动辞职的概率越高。此外,年报问询函对不同特征和职业背景的独立董事辞职选择的影响亦具有差异性,被问询公司中年轻的独立董事以及具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主动辞职的概率更高。本文的结论表明,独立董事作为理性经济人,同样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具有明显的风险规避特征。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应充分正视这一问题,并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独立董事尽职履责。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中国39家证券公司数据,对公司治理机制与证券公司的市场风险和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的经营效率正相关;董事会规模与效率负相关,且董事持股比例越高,券商越倾向于拥有更大的市场风险;独立董事比例与效率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不显著,表明独立董事尚未充分发挥职能;总资产规模大的券商总体上拥有更高的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5.
董事网络、独立董事治理与高管激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董事的治理行为受到所处社会网络的影响。基于"董事在董事会同时任职的直接或间接联结关系"而形成的董事网络,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检验了独立董事的网络特征对其发挥在促进高管激励有效性影响中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公司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越高,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越强;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正相关关系更弱;进一步研究发现,用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解释的高管薪酬部分对未来业绩有促进作用。结论丰富了"网络和治理"研究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察了董事来源异质性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并进一步对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讨论。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董事来源异质性程度与风险承担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国有所有权性质以及高市场竞争程度均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这种相关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风险承担水平与公司价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这种关系在董事来源异质性较低的上市公司更为突出。本文研究表明,董事来源结构会显著影响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且董事来源集中对风险承担水平乃至公司价值存在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机器学习方法预测公司的财务舞弊风险,同时结合中国特有的董事会投票的数据,考察独立董事是否能够识别公司的财务舞弊风险。研究发现,当公司财务舞弊风险较大时,独立董事更有可能对董事会的财务相关议案发表异议意见;并且,当独立董事具有更多财务背景或声誉更高时,这一关系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控制当年财务舞弊风险后,存在异议独董的公司未来财务舞弊风险更低。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能够识别公司的财务舞弊风险并发挥监督作用,进而降低公司未来发生财务舞弊的概率。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拓展了相关领域的文献,也增进了我们对独立董事实际投票行为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8-2014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声誉激励的视角研究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声誉与企业违规行为显著负相关,即高声誉的法律背景独立董事能积极履行监督职能,抑制企业违规行为。第二,细分独立董事职业经历后发现,相比于高声誉理论界法学学者独立董事,高声誉实务界律师独立董事抑制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作用更显著。第三,上市公司所在地的法律环境会影响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声誉机制作用的发挥,地区法律环境越完善,高声誉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越大。根据本文研究结论,可得到以下启示:第一,要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声誉机制,促使独立董事认真履职,起到有效的监督管理作用;第二,要加快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选聘制度,综合考察候选人的学历、声誉以及职业经历,聘请与企业所在行业以及企业发展方向相吻合的独立董事;第三,要加强法治建设,维护良好市场法律环境,使独立董事声誉机制更好发挥作用,促使独立董事切实有效提升企业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李腾  钟明 《保险研究》2019,(9):60-73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之一,对维护保险机构、保险消费者和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文献对一般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研究较多,但保险公司在资本结构、经营模式等方面具有诸多特殊性,所以有必要对保险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进行专门研究。本文基于我国47家股份制保险公司2016~2018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保险公司独立董事占比及其背景特征对公司盈利能力、偿付能力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占比与盈利能力呈U型关系,但对偿付能力水平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地,本文区分保险公司是否具有自发性公司治理意识和股权集中程度高低进行横截面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保险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在具有自发性公司治理意识或股权更分散的公司中显著更强。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结合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本文考察了市场环境和组织环境如何影响女性董事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女性董事比例越高,公司投资效率越低;但是,市场化程度高或组织权力分散会削弱女性董事对公司投资效率的这种负面作用。本研究说明,女性董事治理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和组织环境。本文既有利于进一步打开董事会治理与公司价值之间的黑箱,也能丰富女性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杜兴强  张颖 《金融研究》2021,490(4):150-168
本文关注独立董事任期届满后离任、但经过一段“冷却期”后再次被原上市公司返聘的现象(“独立董事返聘”)。本文以2003—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独立董事返聘对公司违规的影响究竟是基于“学习效应”的抑制效果还是基于“关系效应”的助长效果。研究发现:(1)对独立董事返聘的公司而言,相对于冷却期,返聘期的公司违规显著更少(纵向对比);(2)返聘的独立董事首任期间,公司违规要显著低于冷却期(纵向对比);(3)相较无独立董事返聘、返聘人数更少的公司,返聘人数更多的公司违规显著更少(横向对比)。研究发现支持了“学习效应”假说,即独立董事返聘抑制了公司违规,并非是规避任期规定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6-2012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辞职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选取重大财务报表重述和严重违规行为作为公司治理缺陷的代理变量,考察独立董事的提前辞职行为是否能够传递公司治理缺陷的信号。研究发现:(1)独立董事提前辞职行为的确具有传递公司治理缺陷的信号作用,即相比独立董事未辞职和正常辞职的公司,独立董事提前辞职的公司下年度出现重大财务报表重述和严重违规行为的概率会显著增加;(2)细分样本后发现,政治关系会显著影响这种信号作用,即政治关系强的企业其独立董事的提前辞职行为更可能预示公司存在严重的治理缺陷。本文不仅为监管机构建立独立董事追溯处罚机制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持,而且为学术界争议已久的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
许罡 《上海会计》2010,(10):12-14
本文以2008年年报中披露开发支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界定,实证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特征对研发信息自愿性披露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研发信息的自愿披露水平越低,公司盈利能力越强,研发信息的自愿披露水平越高。公司规模、独立董事的比例与研发信息的自愿披露程度不相关。据此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作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监管处罚对连锁独立董事异议行为的影响值得关注。文章以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监管处罚是否存在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独立董事被处罚以后,其所兼任公司异议行为的概率和频次会显著增加,即监管处罚对被处罚独立董事兼任公司的异议行为具有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上述溢出效应在独立董事平均年龄越小、兼任公司数量越少的情况下越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监管处罚可以通过削弱独立董事兼任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或会计信息质量促使独立董事异议行为的产生。文章丰富了监管处罚溢出效应视角的研究文献,同时为独立董事履职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择2011-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非执行董事的视角考察董事会独立性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执行董事能够约束管理层的负面消息管理行为,预防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但是当公司管理层权力更大、股权集中度更高时,非执行董事在预防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中的积极作用会相对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非执行董事与其他公司治理机制存在替代效应,表现为在没有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以及分析师关注程度更低的公司中,非执行董事对股价崩盘风险的预防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16.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公司治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实务界和理论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但是却鲜少有研究关注独立董事的行为。以兼职独立董事在不同公司的薪酬和行为为研究样本,分析薪酬和声誉对独立董事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个人特征之后,与Yermack(2004)、Srinivasan(2005)以及Fich and Shivdasani(2007)的研究结果一致,薪酬对独立董事的行为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表明独立董事在进行行为决策的时候,还会受到声誉、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发现:流通服务业上市公司的董事规模和董事变更幅度与公司价值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董事持股比例和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公司价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领导权结构、董事薪酬、董事教育水平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不显著。这对于提升流通服务业上市公司的价值,促进流通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涛 《河北金融》2022,(11):62-64
独立董事制度对改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水平、提升金融机构管理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有积极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独立董事制度已略有成效。基于对唐山中支辖区7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独立董事制度运行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独立董事制度存在配备不完善、独立性和专业性不足、履职积极性不高、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升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入多样化专业背景独立董事、提升独立董事履职效能、加强激励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年到2009年的公开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公司治理与企业风险组合类型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公司治理对企业风险有显著影响,其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人数以及高层管理人员持股比例与高风险组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国有股、董事会规模与董事会会议次数与高风险组合显著正相关。据此提出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2004-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高校独立董事与股价暴跌风险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高校独立董事可以减弱股价暴跌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相关关系在市场化程度高和法律环境好的地区更为明显.这说明高校独立董事对于增加公司透明度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信息透明度的角度为高校独立董事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