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面临诸多难题。移动支付的出现为破除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不均衡、成本高、缺乏可持续性提供了机遇。本文从移动支付和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移动支付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优势,针对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推广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文章基于我国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特点,分析了普惠金融个体服务对象支付行为特征主要是:收入注重效率、支出注重安全,学习认知能力不足,信息获取能力低,风险防范需求突出.最后提出了加大移动支付推广力度、降低用户使用成本、不断整合业务功能、加强风险防控和安全管理、深化数据分析和利用等建设移动支付完善普惠金融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移动支付已成为助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一种新兴手段,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小额汇款、小额转账、农村居民新农合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实践过程中存在认可度低、终端覆盖率低、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产业跨界合作困难、国家政策支持不到位等问题。本文从农村居民、银行、通信运营商及政府等多个层面探讨了推动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2013年全国移动支付金额9.6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幅度超过300%。今年上半年到6月底移动支付金额已达818万亿,接近去年全年水平。移动金融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途径,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为我国发展移动金融奠定了扎实基础。就我国移动支付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樊爽文副司长在主题演讲中强调,虽然目前移动支付的交易量还远不及其他电子支付渠道,但其支付价值却远远超过传统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6.
移动支付的核心是提供点对点支付,其较强的"可获得性、实惠性、安全性、便捷性、适农性"等特征,已成为农村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工具,在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前景广阔。同时,在提高农村金融包容性、改善农村地区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普惠金融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为此,本文通过调研云南省移动支付及普惠金融建设情况,结合2016年-2018年全国数据,总结移动支付产业特征,研讨移动支付与普惠金融发展的关联性,探索两者之间在农村发展的影响程度,并通过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构建移动支付支持普惠金融发展路径图,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正樊爽文:目前移动支付的交易量还远不及其他电子支付渠道,但其支付价值却远远超过传统支付方式。陆书春:发展移动金融目前已经纳入国家金融创新和普惠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中,其中安全、规范、便捷是保证移动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要素。董俊峰:在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中,刚需性市场的客户粘性最强,中国银行做出了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受制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限制,农村地区基础金融设施缺乏,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金融良性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支付得到了应用和普及,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实施途径。如何有效将移动支付运用到普惠金融发展中,持续推进普惠金融建设,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肯尼亚M-PESA手机银行利用其自身廉价、安全、方便的特点,覆盖大量无法享受银行正规金融服务的低收入人群,有效促进了普惠金融发展,成为世界上最为成功的无网点银行模式。本文介绍了M-PESA业务的发展现状与运营模式,分析探讨了其兴起的原因、对普惠金融的积极作用以及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农村的金融服务供给严重不足。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支付的快速兴起,可能会极大地促进金融服务模式内容和工具的创新。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这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一个重大改革。普惠金融是适应新的经济活动的变化和经济方式的转变,并构建适合这种转变的金融体系。是要使金融服务普遍化,从而惠  相似文献   

11.
移动支付工具是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的推广普及,其日益成为向农村地区延伸普惠金融服务的渠道。但目前数字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中,支付指标主要基于传统支付工具和服务,未能量化衡量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本文以福建省漳州市县域农村地区个体商户为样本,创新设计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受理指数作为数字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有效补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农村地区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普惠金融能够缓解金融排斥现象,但是传统金融的局限性无法解决我国普惠金融供需不平衡的状况,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成为发展我国普惠金融的新突破口。互联网金融助力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具有可行性,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利用互联网助力普惠金融应发挥大数据的风险控制作用、探索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的平衡点和提高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结构和产品,发展普惠金融.而移动金融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产物,从拓展金融服务渠道、设计金融服务产品等多角度加速金融创新,助推普惠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4.
倪清 《金融纵横》2020,(7):46-51
考虑到非现金支付为消费者参与金融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文通过构建消费者跨期决策模型证明了,非现金支付通过交易促进机制、财富创造机制和信用叠加机制加快了普惠金融进程,助力实现普惠金融的包容性目标。研究发现,当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取现成本较大和投资回报率较高时,非现金支付对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和移动设备普及率的不断提高,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为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提供了助力。本文分析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发展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农村地区居民移动支付行为进行研究,剖析影响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发展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突飞猛进,伴随着3G、4G网络的逐渐普及,移动支付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移动金融的成长为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在普惠金融的大背景之下,移动金融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满足低收入群体、农村及偏远地区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移动支付的发展为应对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途径。本文对334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在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感知理论,同时增加了趣味性、外部影响、个人创新性等影响因素,最终构建影响研究对象使用移动支付意愿的理论模型。本文通过建立马尔科夫链,揭示研究对象使用移动支付意愿的总体情况,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影响移动支付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最后综合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受到各国重视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这对银行利用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经验,有助于拓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对普惠金融进行了定义,分析了我国发展普惠金融的必要性以及面临的现实制约.之后论证了大数据助力普惠金融具有的经济理论基础,对于破解普惠金融的征信难题有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