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已有一段时间了,对我国传统银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等业务形态,然后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支付业务、借贷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影响,以及分析了传统银行金融服务的现状,最后针对互联网金融在便捷性、普惠性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传统银行在网点布局、风控经验等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加强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信息时代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席卷而来,互联网金融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它的出现与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业的业务模式构成不小的冲击。互联网金融不断占据原来传统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银行为了维护原有的份额,不得不对其原有的业务模式进行改良,因此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其意义深远。本文首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各种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原有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的影响,通过分析找出了适合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业务调整的对策及其他辅助办法,促进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共同发展,优势互补,进而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衍生出了互联网金融。目前,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有效拓展资金需求的渠道。互联网金融,打破传统金融垄断市场模式,全面提升了资金融通效率,开创了全新的金融服务工作模式。通过分析近年来的小微企业融资情况发现,许多小微企业难以在银行方面贷款,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企业信用不足,导致银行风险加大,不能在正常下放贷款,所以对小微企业信用建设模式进行研究,探索新的信用建设模式为小微企业增信,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成功率。本文首先阐述传统金融服务影响下的小微企业融资情况,之后对传统银行以及各种小微企业自身问题进行分析,综合互联网金融优势等,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角度提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小微企业信用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金融已悄然在中国兴起。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的同时,对传统银行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基于商业银行现状,对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及如何应对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对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优势与短板;最后指出商业银行如何通过抢占移动支付端、大数据的运用及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寻找出传统银行转型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兴起并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金融,以其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迅速成为金融领域的一颗新星,给传统金融产业的战略方向和经营模式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分析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金融产业的影响,将有利于促进传统金融企业不断适应环境变化,进行产品服务改革升级,从而形成"互联网+金融"的新型战略模式,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为人们的支付带来了便利,继而使人们的宝贵时间得到了有效节省。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却给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客源、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带来了影响,继而使传统银行的发展遭受了威胁。因此,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的影响及对策问题展开了分析,以便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孙华坚 《时代金融》2014,(11):94+10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建立,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步推广,对传统银行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本篇论文概述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定义、特点、功能,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战略、客户渠道、产品设计、经营模式等方面对传统银行的影响,探讨了传统银行在改革中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互联网信息化愈发变成社会的核心,各个行业透过互联网转变了传统经济管理方式,令各行业在经济方面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的经济效益。迈入互联网信息化时期,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十分严重。通过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强化银行的工作效率,提升货币的公平交易与自律性,从而有效加快金融银行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中国金融发展已然进入互联网时代。我国的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直接动摇了商业银行三大传统业务的根基: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弱化了银行业传统的优势,因此当前解决银行的转型与改革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立足于互联网时代下,传统银行在服务、业务功能等方面逐步趋向于边缘化发展,也使得银行的价值创造以及其价值的实现方式发生了相应改变,有此一幕,也是向传统金融中介理论发起的挑战。在此大形势下,传统银行要想谋得激烈竞争格局中的持续发展,必须反复审视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加以进一步分析研究,正确且清晰地认识到技术变革为社会各行各业所带来的不同影响,从中不断探索,优化业务流程与服务,重建新的价值网络。本文将以传统银行业务服务现状为切入点,展开了对互联网金融下传统银行创新服务模式的分析,并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就互联网金融下的传统银行服务创新思路进行了相关的探讨,以期为我国传统银行的良好发展提供有建设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在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应用技术在逐渐普及。互联网金融模式也就随之兴起。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基本价值概念和功能特征的介绍分析来阐述其对银行传统业务的冲击。互联网金融模式虽然在短期时间内对银行传统业务的经营模式不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模式还是会动摇银行传统业务的盈利方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兴起,对传统银行造成极大冲击。本文总结了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和模式,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繁荣的原因。同时,对互联网金融对中美两国银行业的不同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传统银行业的战略转型进行了深入探索,认为银行在实现业务网络化,加强网络理财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健全的征信体系和投融资平台。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随之即来的便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兴起,也正是处在了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阶段。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传统的银行甚至是传统的金融业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这也是我国金融业的时机与挑战。本文就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现状,商业模式和原理,以及互联网金融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末开始,互联网在中国蓬勃发展,对人们经济社会活动的影响不断深入。互联网对银行的影响促进了以电子银行为代表的银行新兴业务的快速发展,金融通过不断的渗入互联网领域催生了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等各类新型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带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也给传统的金融模式带来了冲击。其中,银行业在在这次的互联网浪潮中受到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其发展历史、规模等不如国有银行,受到的冲击也更为巨大。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商业银行造成的影响,并且研究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经分析发现,互联网金融会对银行的盈利模式和传统服务模式产生影响。通过整理归纳,我们认为银行的转型刻不容缓,主要从经营模式、金融产品和营销渠道三方面进行转型。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倒逼银行的改革,实现互联网金融与城市商业银行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这种技术迅猛向前发展的进程中,商业以及金融业与互联网业间没有了明显的界线,各行业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并形成了"互联网金融"的实际发展模式。互联网金融的诞生对于众多行业来说可谓是一次机遇与挑战,互联网精神和技术的逐渐渗入,使金融领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文章对互联网金融的实际发展模式进行了介绍,然后又分析了传统银行业在互联网背景下受到金融模式的影响,希望传统银行能够掌握互联网金融目前的发展情况,进而平稳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传输技术和海量的数据存储及处理技术等一些关键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推动互联网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时代。B2B,B2C电子商务模式取得巨大成功,其对支付和微金融的独特需求,催生了一批"类金融"的公司和业态。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创新,正在快速蚕食传统银行的经营领域,对银行现有的业务模式产生巨大的挑战,影响到未来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投资理财产品、网络小额贷款和第三方支付的出现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巨大冲击,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客户流失不断,盈利空间逐步缩小,以传统业务为主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大潮,一些商业银行开始打破传统经营模式,依靠金融科技不断创新变革,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金融业在我国迅速发展,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支付方式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如今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如网上银行,手机支付等对传统银行造成巨大冲击,但也带来了机遇,如何实现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银行业的合作共赢是如今社会人士所关注的焦点。本文研究互联网的优势与功能,传统银行业的挑战与机遇,寻找互联网与传统模式的合作共赢方式。  相似文献   

20.
当我国"互联网+"行动计划跳出行业范畴,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候,当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的时候,直销银行应运而生,它已经成为了传统商业银行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大潮中的强力助手。本文从"互联网+"的层面上,对影响直销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可发展模式、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做了研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