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IPO盈余管理问题一直是资本市场研究的热点议题之一,本文考察了IPO企业的盈余管理方式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发行定价的作用。研究发现,IPO企业不仅实施了应计盈余管理,而且实施了真实盈余管理;IPO企业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是在发行价最大化原则下权衡的结果,当公司面临的法律保护水平较低、处于管制行业、审计师为非国际"四大"时,选择真实盈余管理更有利于提高股票发行价。此外,本文发现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应计盈余管理主要影响公司的短期业绩,而真实盈余管理将会对公司的长期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谢柳芳  朱荣  何苦 《审计研究》2013,(1):95-102
我国的创业板市场于2009年正式开启,为新创高科技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融资渠道,但由于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出现了发行价格偏高、市盈率虚高、超募率较高、风险较大等突出问题。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发布修订的《创业板上市规则》,完善了创业板的退市制度。本文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个视角,研究退市制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有显著的盈余管理行为,但退市制度出台前后期间的盈余管理方式不同:退市制度出台前,公司主要实施应计盈余管理;退市制度出台后,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显著增加,且主要实施销售操控的真实盈余管理方式,应计盈余管理显著减少。本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初步证明了退市制度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强化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监管提供有效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整赔款准备金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是非寿险公司常用的缓解融资约束的方式.在保险集团化经营模式下,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缓解融资约束.本文探析保险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盈余管理和融资约束的关系,基于2009~2019年我国非寿险公司数据,分析非寿险公司利用保险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及盈余管理缓解融资约束的效果,以及这两种行为在缓解融资约束时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保险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和盈余管理行为均能显著地缓解非寿险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且两者在缓解融资约束时存在替代效应,即不处于保险集团中的非寿险公司倾向于通过盈余管理缓解融资约束,保险集团中的非寿险公司倾向于利用内部资本市场缓解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2013~2015年经过删选的A股680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媒体关注与企业的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存在相关性,即企业受到的媒体关注越高,越倾向于选择隐性化程度较高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进一步研究发现,尤其当企业存在负面媒体关注时,随着媒体报道的增多,企业更倾向于使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文章丰富了企业盈余管理方式选择方面的相关文献,并为审计师和监督者应更加关注哪种盈余管理方式提供了新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察控股股东控制下的具有价值折损效应的多元化经营公司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问题。在对控股股东控制下的具有价值折损效应的多元化经营公司具有实施盈余管理动机的分析基础上,本文研究发现,出于成本的考虑,其实施了更高程度的正向应计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的一系列经验证据表明,应计项目操控已经不再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首选方式,多数公司更倾向于采用较为隐蔽的真实活动操控来实现盈余管理目标.本文结合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特点和表现,分析了其产生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防范和治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0~200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度越高,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在区分盈余管理的方向后发现,产品市场竞争迫使上市公司进行正向盈余管理;在行业中处于竞争优势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程度更高,且倾向于负向盈余管理。这表明,在我国产品市场竞争存在负面治理效应,从而可能激化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的现实表现及与管理者盈余管理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在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相对短期过度自信而言,管理者更多地表现为长期过度自信;短期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倾向于正向盈余管理,而长期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则更倾向于负向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盈余管理为出发点,通过总结检验,针对关于股票薪酬和股票所有权的管理层股权激励政策与盈余管理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舍的回顾与评述。我们发现.管理层薪酬与股权激励计划相关度高的管理层更倾向于在未来出售股票.因此更乐于操纵盈余,以便提高股价。本研究的贡献在于系统地总结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方案后对于公司盈余的影响,为监管层的进一步监管和上市公司推出更加完善的股权激励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盈余管理广泛存在于中国上市公司中,公司经营管理者会基于多种原因进行盈余管理。本文以2011~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检验过剩自由现金流(高自由现金流,低成长性)、审计质量和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拥有高自由现金流但成长性低的企业(过剩自由现金流)更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而高的审计质量,例如利用"十大"进行审计可以抑制盈余管理,并且对过剩自由现金流引发的盈余管理程度起到一定的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盈余管理是我国财务会计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内外对创业板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方法,较少从盈余管理的程度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这一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相对比,分别研究其在创业板IPO中的存在性,并考察其分别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了达到上市的标准,在上市前后都会采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来粉饰公司的利润。应计盈余管理与未来公司业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真实盈余管理与公司未来的业绩之间则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对比而言,两种盈余管理的方式都会使公司的未来业绩下降,但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12.
目前,针对我国濒死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基于应计盈余管理的视角,本文利用2004-2010年A股被特别处理公司的数据,考察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濒死企业状况改善的影响。研究表明,为了改善其状况,濒死企业既实施了应计盈余管理,又实施了真实盈余管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濒死企业盈余管理行为隐性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改善其状况。真实盈余管理的成本更高、对企业未来价值损害更大,这可能是被特别处理企业摘帽后二次"戴帽"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制定和完善上市公司监管政策时应该综合考虑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所产生的不同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察了企业战略定位对会计盈余管理行为选择的影响。具体而言,我们考察一家公司相对于其同行的战略差异度如何影响其盈余管理行为选择。利用2000-2014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我们发现:企业战略差异度与会计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正相关,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际"四大"审计的企业中,战略差异度对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正向作用有所减弱。本文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本文研究表明,企业战略差异度是企业选择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的研究对审计师、投资者和分析师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兴伟  李琳 《新理财》2012,(12):59-62
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层实施战略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合格的CF0并不一定必须去做盈余管理,但盈余管理却是CFO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盈余管理当作粉饰报表的工具,那就危险了。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可比性对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虽然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对应计盈余管理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真实盈余管理现象随着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而显著增加,表明会计信息可比性是管理层从应计盈余管理向真实盈余管理转变一个重要诱因。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管理层薪酬更高时,随着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应计盈余管理向真实盈余管理的转变越明显。但是在股权集中度较高、信息披露规范和监管环境趋紧的情况下,随着会计信息可比性提升,管理层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上升势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16.
大股东与管理者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导致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盈余管理的方式主要分为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通过阅读分析陕西兴化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近几年年报发现,该公司2014年与2015年连续两年亏损。2016年3月1日在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的情况下经营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因此具有较强盈余管理的动机。本文将结合行业背景与公司经营状况,通过分析财务报告识别出兴化股份在2016年实行的多种盈余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2009年—2012年我国A股的工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与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微利公司、配股达线公司倾向于少计提短期资产减值准备以避免亏损,亏损公司倾向于多计提减值准备进行盈余大冲洗,高盈利公司则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平滑,而对于当年扭亏的上市公司则不存在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扭亏的动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私有信息传递的视角,以2003-201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其相应的市场反应。统计结果显示,与其他公司相比,现金分红的公司倾向于上调应计利润即有正向盈余管理的偏好,并且市场能够识别出这类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分红预案公布期间现金分红公司股票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与盈余管理变量是正相关的。  相似文献   

19.
《会计师》2014,(14)
本文选取2009年—2012年我国A股的工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与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微利公司、配股达线公司倾向于少计提短期资产减值准备以避免亏损,亏损公司倾向于多计提减值准备进行盈余大冲洗,高盈利公司则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平滑,而对于当年扭亏的上市公司则不存在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扭亏的动机。  相似文献   

20.
内部控制、审计师行业专长、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8至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内部控制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是以替代方式还是以互补方式来发挥作用。研究发现:首先,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抑制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较小。事务所的行业专长能同时抑制公司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其次,内部控制与审计师行业专长在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方面存在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即公司的内部控制越好,越有助于发挥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