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环境污染已成为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核心问题并且密切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首先从企业角度对企业绿色创新模式的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绿色创新模式的纵向研究是从单个企业的绿色创新角度探讨,而横向研究是从多个企业的绿色创新角度探讨。而后从政府角度提出应建立健全绿色创新的外部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回顾已有的企业规模的研究,大多属"以点概面"的研究,很少有研究是从整体角度入手。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宏观层面入手,观察并研究了工业企业纵向规模、横向规模及企业整体规模的时间序列变化趋势,意于找出企业纵向规模、横向规模变化分别对企业规模的影响,并通过截取2003-2010年全国31个省、市及自治区的经济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这期间全国范围内单位企业的生产函数符合规模报酬的递增条件,同时企业的纵向规模变化与横向规模变化共同影响着企业规模发展,其关系分别为企业横向规模变化与企业规模变化正相关,企业纵向规模变化与企业规模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整合了大量基于交易成本和能力理论关于创新影响纵向一体化研究的文献,在对比两种理论分析的逻辑与不足的基础上,从成本收益分析与权变匹配机制两个角度对两种理论的融合进行了文献整理。并且基于战略视角对未来研究的方向提出了两条研究思路:一是创新与纵向一体化之间的横向互动机制研究,二是创新战略的资源配置机制的纵向战略延伸研究。在研究中强调了创新战略与组织结构匹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企业兼并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企业兼并理论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按照兼并从产品和产业联系分为横向兼并、纵向兼并和混合兼并三种类型,从新古典企业理论的规模经济、市场势力和福利角度去分析横向兼并,从新企业理论的交易费用、资产专用性、不完全契约角度解释纵向兼并,从风险分散、通用资产利用和范围经济角度解释混合兼并,并对三种兼并形式的动机、效应及其效应的实证检验进行综合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创新的目的是获取超额利润,利润最大化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机,总成本最低是企业竞争能力的具体体现。所以,企业在进行战略决策时一定会把利润最大化放在决策的首位,基于此,我们从研究探讨合作研发发展趋势发现未来研发必然会向研发企业化方向发展,引入了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组织形式———RJVs模式,这种模式以技术攻关为企业聚集的最初动力,通过研发创新促进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扩张,呈星云形态驱动区域企业集聚地运转,促使区域创新主体进行整合,使得企业通过市场运作,自主投入,自主创新,实现企业研发创新带动产业经济发展,通过产业经济发展实现企业集聚并最终驱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跨国并购成本的构成、成本的优化方法和成本优化策略的角度,归纳和总结了前人关于跨国并购成本的研究,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阐述跨国并购的成本构成,包括决策成本、交易成本、整合成本、机会成本和制度成本;运用价值链和控制成本驱动因素的方法对成本进行优化,进而提出了以价值链为主线的控制各部分成本的优化策略,给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提供成本优化的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现阶段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徐晨光教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研究》,体例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由基本原理到方法论、由理论到实践的顺序,用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探讨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环境、载体、形式、效果评估等问题.是一部充分论述思想政治工作贵在创新的力作.  相似文献   

8.
晁华 《全国商情》2007,(8):27-29
企业的发展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有不同的类型.本文仅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把企业的发展模式划分为率先型技术创新发展模式、模仿创新发展模式、孵化创新发展模式、合作创新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型创新发展模式以及能力移植型创新发展模式,对这六种技术创新发展模式的定义、特点和优缺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定位,并对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模式的发展完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两高一剩"企业作为我国粗放型发展模式伴生的经济存量,能否创新升级是我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两高一剩"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创新能力与企业升级两个角度考察政府创新补助的激励效应,探索源于企业、产业和要素市场差异的激励效应异质性,及政府创新补助在产业绿色发展中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创新补助总体上有助于"两高一剩"企业创新升级,但异质性特征明显,政府创新补助在要素市场扭曲地区充分发挥了"支持之手"的作用,而在资本密集型"两高一剩"企业中呈低效率激励。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创新补助有效地缓解了企业创新升级渠道对我国产业经济绿色发展的阻碍作用。通过提高监督检查力度、甄别企业类型及所属地区环境、区别发放政府补助,可有助于政府创新补助的高效配置,加速"两高一剩"企业创新升级。  相似文献   

10.
绿色GDP:基于核算进展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我国绿色GDP理论与实践的最新进展,对绿色GDP核算所需要的数据基础进行了研究和评估.研究表明,当前的绿色GDP核算进展是阶段性的、探索性的,仍处于从观念创新到政策实施的过渡阶段.基于这个判断,本文进一步从技术和政策两个角度对中国绿色GDP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选择科技创新核心“专利”为对象,通过对陕西专利自身纵向调查以及与其他省市的横向对比,发现陕西专利结构合理、整体增速较快,但转化能力不足、存续时间较短、企业主体地位不强,与其他省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严重制约了陕西科技的未来发展。为此,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联合相关利益主体,针对专利从研发到转化整个市场价值链进行系统布局,提高陕西省科技创新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2.
由于科技力量日渐雄厚,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深化,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企业运营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从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过度。因此供应链已经成为当今企业之间竞争的兵家必争之处。采购管理对于供应链管理而言,长期以来都是一个重中之重的组成部分。因此,要在供应链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理。本文着重于供应链的管理模式,研究探讨了管理模式基础上的采购管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权证价格数据的分析,实证考察了经典权证定价模型--谢尔顿权证定价模型在中国权证交易市场的适用性.主要通过横向考察和纵向考察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既有对多支权证在单个交易日走势的横向比较,又有对单个权证在多个交易日走势的研究.以数据事实分析中国权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不确定性风险的增大,技术和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技术创新正在成为企业未来增长的主要源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基于横向联盟技术创新模式和纵向联盟技术创新模式边界的补缺联盟技术合作创新模式,因其研发和掌握了涉及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可以随时整合在产业链相同节点或在产业链上下游节点之间的企业资源。  相似文献   

15.
夏诗园  郭金龙 《西部金融》2022,(4):14-19+78
近年来,我国绿色保险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绿色保险产品种类持续创新,在有效防范气候变化风险、减少经济波动带来的负面冲击等方面发挥了作用。本文简要探讨绿色保险内涵、特点及积极效应,梳理绿色保险发展现状,从强制保险模式、任意保险模式和“任意+强制”模式三个方面探讨发达国家绿色保险发展实践经验,基于我国发展现实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保险配套立法、加强对绿色保险宣传、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开展绿色金融专业培训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饭店企业的并购活动开展比较晚,但是当前表现比较频繁。所采用的并购模式主要是横向并购模式和少量的混合并购模式,纵向并购模式极为少见。基于行业成长性特点和自身经营实力的考虑.国内饭店企业比较适合采用横向模式进行并购。目标饭店的选择、品牌结构的选择和文化整合是实施并购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胡润百富榜中100名富豪所从事的行业分布来看,零售业位居第三位,可见目前零售业的繁荣。本文是从纵向描述了零售业态的演变过程,从横向描述了目前我国区域间的零售业态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18.
学者们多从自主创新和垄断优势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对跨国公司自主创新的理论进行研究,而将两者结合起来分析却比较少见.文章作者在分析韩国跨国公司的自主创新现状和特征的基础上,得出了几点启示:合作创新与模仿创新宜并行;合作创新或模仿创新是自主创新的前提;与发达国家不同,后发国家的自主创新多集中于过程技术创新;独资是自主创新企业的常用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方燕 《大众商务》2022,(6):91-93
为探究绿色信贷政策对环保企业技术创新情况的影响,将以绿色信贷的概念界定与环保企业的理论关系角度入手,探究出绿色信贷是如何影响环保企业技术发展,并从中介效应的角度对绿色信贷促进效果进行研究,得出几点技术创新路径,然后从融资约束的角度对绿色信贷政策进行探究,明确绿色信贷下融资问题对环保企业技术创新 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集群企业知识创新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集群企业知识创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也是产业集群获得持续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本文从知识创新的角度出发,阐释了集群企业知识创新的概念,并运用超循环理论,系统地分析了集群企业知识创新的超循环机制和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