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多样性保护视角下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决定城市生态系统稳定的生物多样性境遇每况愈下,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维持城市生态安全与生态稳定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对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稳定城市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采用系统保护规划方法(Systematic Conservation Planning,SCP),通过计算市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不可替代性指数(Irreplaceability),对哈尔滨市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了评价与构建,根据城市生态安全需求对格局进行了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建立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结构方程的城市生态系统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戈  尤涛 《城市发展研究》2013,20(1):108-112
各省市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大多提出了"生态省"、"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须对其城市生态系统进行评价,然而目前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评价方法繁多,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城市生态系统的评价结果往往存在差异,有时甚至相差悬殊,且这些方法都具有变量能直接观测、观测没有误差、变量之间只有单向的因果关系等假设条件,现实往往难以满足。因此,为了更为准确的评价城市生态系统,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可参考的评价标准,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在评价方法上进行创新。首先建立了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全国210个地级城市数据,在运用结构方程识别重要影响因素的同时,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效度和信度分析,各项检验指标均达到要求,证明模型拟合较好,并对各地级城市生态系统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排序,最后对东、中、西部城市生态系统发展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兰州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定量评价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选择了适合评价兰州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型,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度三个方面对兰州城市生态系统进行了评价,并对兰州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生态城市评价体系对比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思想起源于工业化初期的城市发展,但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建设却一直没有融合于传统城市的发展之中,从而使城市形态远离生态健康.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在我国出现了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与评价、城市生态化研究与评价、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及生态城市发展研究和评价等研究热点,并衍生出不同部门、不同侧重点且带有行业特色的诸多生态城市概念,形成生态城市研究的多元化格局,也出现了生态城市管理的混乱现象.鉴于此,在对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及其评价体系对比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城市整体人类生态系统,以实现生态城市综合功能为目标,提出生产功能、服务功能、聚居功能、健康安全、管理与影响5个层面共15个指标的生态城市评价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一、生态位的概念及形成原则 在生态学中,生态位是指在生态系统和群落中,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相关联的特定时间位置、空间位置和功能地位.生态位这一概念既表示生存空间的特性,也包括生活在其中的生物的特性,如能量来源、活动时间、行为以及种间关系等.生态位概念不仅指生存空间,它主要强调生物有机体本身在其群落中的机能作用和地位,特别是与其他物种的营养关系.因此,在自然界中,亲缘关系密切、生活需求与习性非常接近的物种,通常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或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栖息地中、或者采用其他生活方式以避免竞争,如昼夜或季节活动上的区别、食性的区别等.  相似文献   

6.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SOM)的碳动态研究已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对海陆交错带的相关研究则较少。本研究选取位于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高桥三个天然红树林群落土壤剖面,采用C同位素方法测定了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结果表明,地表100cm土壤碳库分别为: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群落碳库量较大,达673.2Mg/ha,而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秋茄(Kandelia candel)群落为371.9Mg/ha,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群落为325.2Mg/ha。有机质分解过程、植物根系分泌物和凋落物的差异、潮汐作用、群落演替阶段以及生物干扰等,都会对红树林土壤的碳动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生态园林建设已经成为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一般认为,节约型生态园林植物景观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园林的观赏性,能创造怡人的景观:二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改善环境的生态效应,调节小气候,维护生态平衡:三是具有生态结构的合理性,包括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造结构,能与环境一起组成和谐的统一体.这三方面的内涵宗旨在于美化城市环境,净化城市空气,从而满足城市居民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不断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生态形势日益严峻,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正实现从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的提升,传统的植物造景概念与内涵已经不能适应生态时代的要求.为了确保节约型生态园林建设的质量,需要对考虑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予以严格控制,从而增强节约型生态园林建设的有效性.如何将生态的内涵斌予到植物造景中,如何构建绿地生态效益的生态园林成为园林景观设计者不断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何君 《民营科技》2014,(9):106-106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再加之绿色城市及生态城市理念的形成,河道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在传统的观念中河道功能单一,其生态和资源功能处于被忽略的状态,所以需要针对河道的现状,对河道的结构、社会服务功能等进行重新规划,打造健康、生态化的河流。从传统河道整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加强河道整治的具体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生态功能需求的演进及城市森林景观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何生态系统都具备一定的生态功能,生态服务功能概念的提出则反映出政府部门、商业界和普通民众的生态功能需求的提升,期望维持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功能过程的完备性.目前,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的快速扩展过程中,城市人居环境也面临着新的生态问题,城市森林具有减少或净化污染物质、美化环境和游憩等生态服务功能.如何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来调控森林景观要素,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是目前许多城市建设特别是森林城市、生态城市或园林城市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今天,企业组织间的关系正在发生着重要的转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更多地将组织看作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组织生态系统是由组织共同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它常常跨越传统的产业边界。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共生创新成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种群生态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企业群落的总体生态位与共生成长的关系,并且着重探讨了渐进式和突变式变异对共生成长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