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造成全世界成千上万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破产倒闭,失业人数猛增,由经济危机带来的各种政治和社会问题将考验各国政府的应对能力,也对中国经济金融平稳运行产生了较大影响,分析金融危机形成原因,对加强我国现阶段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白山市作为资源转型枯竭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煤炭行业贷款集中度较高.煤炭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及突发事件导致煤矿停产整顿,企业经营困难,煤炭行业整体资产负债率高达90%以上."去产能"政策清理"僵尸企业"使白山市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继续恶化.煤炭企业贷款清收困难,煤炭行业风险向金融机构转嫁,需采取有力措施解决.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掣肘正常运转,"过桥资金"应运而生,可以有效破解续贷过程中"资金真空"难题,金融机构和企业均乐观其成,也受益匪浅,但其生命力有待实践考验.  相似文献   

4.
"大而不倒"理念的危险暗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的理念和问题"大而不倒"学说假定政府不允许大型公司(特别是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破产,原因就只是因为它们的规模极大。在金融领域往往存在着规模大而且内部关联密切的若干机构,所以"大而不倒"尤其与金融机构相关联。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因为担心一个公司破产后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及其对基础部门或者经济整体造成的不良后果,西方主要国家政府普遍将国有化方式作为救助大  相似文献   

5.
一是金融机构自我加压.巧借金融机构"一把手"的权威性.本着"抓关键,牵住牛鼻子,最终使金融机构自我加压"的原则,要求各金融机构必须成立由其"一把手"任组长的业务推广应用领导小组,如业务推广应用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人民银行国库会计部门不找金融机构业务承办部门,而是直接找会融机构的"一把手".……  相似文献   

6.
再论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小金融机构在对中小企业融资上的"小银行优势",之后探讨了当前我国中小金融机构未能给予中小企业足够金融支持的原因.作者认为,中小金融机构仍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最佳方式,并大胆地提出了通过立法限制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地域和发展规模及限制其为大企业融资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宏观背景下,中国银监会出台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贷款新规,新规涵盖了各类贷款业务,初步构建和完善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 "实贷实付"作为贷款新规的核心内容,对银行和企业的经营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CAFTA的启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关系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中国企业应借此机会加快走向东盟国家的步伐,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意义重大,本文对"走出去"的背景以及金融支持的力度进行了分析.分析后发现中国现在仍处于对外投资不足,金融未有效支撑国内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局势.国家应出台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对外投资,金融机构也应积极到东盟国家设立分支机构,为企业"走出去"铺路.  相似文献   

9.
目前,常有这样一种情况:某行业(系统)的各分支机构,如果总部(总公司)在某一金融机构开户,则分支机构也全部在该金融机构各分支机构开户。原来是某行业(系统)的总部(总公司)被某金融机构营销,其下属的分支机构也必须在该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开户,理由美其名日“方便资金回笼”,通俗讲叫“对口开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05年,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迅速深化,当监管机构逐步把定价权转移到金融机构手中时,不同领域的金融机构几乎同时遭遇了"定价困境":缺乏足够的数据、足够的经验、足够的激励约束、足够的投入等,来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