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姚利磊 《英才》2020,(4):39-39
作为中国电信集团深化企业战略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翼支付)旨在用科技创新让更多用户体验更便捷的支付服务,面向个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移动支付服务、面向商户提供专业化的电子支付解决方案及金融科技能力。“2020年行业面临两大挑战。一是互联网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行业龙头垄断优势明显,获得流量是一项挑战;二是严监管常态化,在合规基础上进一步业务创新是另一项挑战。”翼支付总经理罗来峰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表示,流量、监管的大环境变化,以及疫情的冲击,使得一部分中小型企业将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行业龙头会进一步占领市场份额,行业市场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孙瑜 《英才》2010,(6):62-64
一边是,政策壁垒尚未打通、一边是“垄断性”巨头的争先觊觎.在电子支付牌照尚未发放的今天,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到了生死攸关的关键时点。  相似文献   

3.
北京通融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品牌名:易宝支付YeePay,以下简称易宝)2003年成立,是中国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公司。2011年5月易宝获得了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首批支付牌照。为了避开支付服务手续费的恶性竞争,2012年易宝提出“支付——金融”的发展战略,并推出“信用支付”业务,力图摆脱支付行业“红海”(在有限市场中与对手竞争),探索金融服务。蓝海”(开拓新市场、新需求)之路。  相似文献   

4.
国债利息支付的经济属性被判断为转移支付。但是.国家举债与私人举债的交易本质相同,国债是供给方的融资工具、需求方的投资工具。供需双方在资本市场上的国债买卖行为是交易行为。需求方对国债投资价值的判断对国债发行容易度起决定作用.国债收入与资本性支出和GDP呈正相关,实证分析也支持上述假设。转移支付与国债利息支付的本质和目标不同.这些因素决定了国债利息支付不属于转移支付而是属于购买性支出.这将为理性的财政决策、科学的财政支出分析和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5.
国债是供给方的融资工具、需求方的投资工具,供需双方在资本市场上的国债买卖行为是市场交易行为。由于转移支付与国债利息支付的本质和目标不同,从而决定了国债利息支付不属于转移支付而是购买性支出的本质属性。这为理性的财政决策、科学的财政支出分析和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创新支付方式提升物流效率--移动支付平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正在实施中的移动支付平台系统进行分析,从支付方式创新的角度着重探讨其应用背景、设计理念和实施方案,井根据发达国家的应用态势和中国的市场状况,分析和把握手机支付的巨大潜力及发展前景,提出了用手机支付来提升物流效率的,大胆设想。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家》2016年第3/4期特写《BAT决战移动支付:金钱永不眠》BAT在移动支付的激战正酣,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互有攻守,已逐渐形成双寡头竞争格局。2月18日,Apple Pay在中国上线,如天外来客般打破了这一市场的动态平衡。Apple Pay可能是现在技术最安全、体验最佳的移动支付手段,不用联网、不用扫码,实现秒付,首先就漂亮地赢了支付宝、微信一个段位。但好戏还在后头,占据七成市场份额的安卓系统当然不会等闲视之,三星手机支付近期将开展公测。新一轮移动支付大战正在酝酿中。第三方支付的虚拟账户体系使得资金和交  相似文献   

8.
樊融杰 《英才》2012,(10):68-69
2011-2013年中国的移动支付用户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期为48.85%,同期移动支付市场收入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期将达到100.20%。1715亿美元,全球市场;1000亿人民币,中国市场。这是业界对于移动支付产业在今年发展的一个基本预估。巨头们蠢蠢欲动。沃尔玛等多个公司在今年8月宣布组建了一个合资公司,以共同开发移动支付网络,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几乎同时,星巴克  相似文献   

9.
2010年10月19日支付宝联手60余家厂商组建安全支付联盟。 这也是国内首个无线支付领域的联盟。虽然没有号称“开放”,但对于应用开发者来说,支付宝提供了一个隐形的开放式支付平台,透明利益的分享机制或将催生新的产业形态。  相似文献   

10.
文华  孙晓菲 《新远见》2013,(12):18-22
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持续稳定增长以及网络零售市场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第三方移动支付为实现线上、线下支付业务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将成为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和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王瀛 《英才》2011,(7):110-111
互联网七巨头中,除了搜狐之外,腾讯、阿里巴巴、盛大、百度、网易和新浪都推出了自有品牌的第三方支付工具。"有名有份"之后,第三方支付市场显然将从"暗斗"转为"明争"。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公布的首批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27家单位,其中支付宝、银联商务、财付通、快钱等第三方支付企业位列其中,这也意味着多年  相似文献   

12.
汤慧 《管理学家》2022,(18):22-2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的市场交易支付手段与格局也在逐步发生变化。第三方支付产业通过更加便捷的支付手段和服务,对传统的商业银行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第三方支付企业与商业银行的竞争合作关系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关键作用。支付手段的发展能够非常显著地提升社会经济活力,促进市场交易额的提升,但是因为服务重合、信息交流不畅、违法违规行为以及竞争等原因,第三方支付企业与商业银行的关系错综复杂,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稳定环境的形成造成了阻碍。文章通过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及其与银行竞合关系的分析,提出推动双方共同发展的科学策略,推动我国支付行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搜狐公司所处的市场背景出发,按照背景介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结论推广的顺序,通过对搜狐统一支付平台这一事实案例的分析,阐述了互联网时代支付渠道整合对互联网公司的积极意义,所得出的结论符合当前互联网时代中国互联网公司渠道建设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郑细书 《中外企业家》2009,(24):146-14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支付这块蛋糕已经越来越受到各支付企业的青睐,并成为他们追逐的焦点。第三方支付是目前规模最大、问题也不少的纯互联网企业,我们将以第三方支付为切入点来分析整个网络支付市场的现状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娟 《审计与理财》2009,(12):50-51
国库集中支付是一种全新的财政资金支付管理方式,它改变了几十年来形成的、我们已经习惯的财政资金按部门和预算级次分散支付的方式,必然引起各方面尤其是预算单位的强烈反映。由于国库集中支付增加了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设立“账外账、“小金库”等现象也得到了有效地遏止,对一些部门和个人的既得利益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16.
网络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广泛应用,让网购成了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第三方支付企业积极拓宽业务领域范围,为更多行业提供便捷支付服务:第三方支付企业立足于网上购物支付,目前已经积极拓展到信用卡还款、生活缴费、教育支付、航空旅游、基金保险支付等各个领域,市场容量扩张明显,用户覆盖面增长很快。生活的各个角落几乎无所不包,网络支付的达人更是摸索出支付工具的各种门道,不过,在人们生活越来越依赖于网络支付工具的时候,支付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张广祥 《活力》2013,(4):103-103
近几年.在人民银行的统一部署下.各商业银行积极推动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大力拓展农村客户群体.扩大支付系统覆盖范围,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农村支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这其中电子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对改善农村支付环境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远见》2013,(11):7-7
快速增长的跨境交易规模,正吸引诸多第三方支付平台抢夺跨境支付的先发优势。日前,eBay旗下PayPal为减少对电子商务网站在线支付的依赖,即将推出针对实体零售店的新付款方式,PayPal宣称交易速度将因此加快。目前,中国跨境支付市场上已经形成三股竞争力量:第一类是涉足跨境网络购物、外贸B2B市场的境内第三方支付企业,比如支付宝、快钱、汇付天下等;第二类是在跨境支付市场上已成熟布局的、提供全球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个互联网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发展最快,并且最具有生命力的支付方式,已得到广大消费者与商户的认可。其中最新发展起来第三方支付方式就是微信支付,可以说微信支付促进了第三方支付的进一步发展,让网民进一步接触到网上购物与支付的方便及高效。本文主要对微信支付的产生、发展、支付方式、支付优势进行探究。微信支付现在是一种新的第三方支付方式,正在蓬勃发展,具有越来越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何正祥 《英才》2015,(4):85
第三方支付起于"线下支付",兴于"线上支付",并将迎来"移动支付"的时代。第三方支付市场爆发式增长。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23.3万亿元,同比增长3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当年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达7.77万亿元,同比增长近500%,延续了2013年增长率800%的增长趋势。第三方支付可以称作互联网金融的"源头",按交易形式可分为:线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