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国有企业效率不高、垄断行为突出、法制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国有企业改革已刻不容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这就为更多的民营企业可以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可能。但是,民营企业究竟以何种形式或途径参与到国有企业改革,却莫衷一是。本文从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出发,以民营企业的视角,重点探讨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的途径方式。 相似文献
2.
盛宗申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7,(2):59-59
国有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后,国家仍要保留一批国有大型企业,以克服市场弊端和满足国家与社会需要,但绝大多数国有企业要与非国有企业融合,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将主要通过“质”而不是“量”体现出来。届时,我国的经济结构将呈现如下状态:l、国家独资掌握量少质高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不脱离政府,服从政府规定的社会目标,它们将主要采取承包、租赁、委托代理或接受国家特许的方式经营:2、一部分竞争性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国家通过控股、参股等形式对其施加影响:3、众多的中小企业政府不再直接经营,而改为… 相似文献
3.
从产业组织视角看,中国已经形成了国有企业相对集中在上游,而众多民营企业分布在下游的纵向产业结构,因而上游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影响下游民营企业的发展.通过建立纵向产业结构模型,笔者发现当对上游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时,下游民营企业的成本将会降低,生产规模得以扩大,经济绩效得以提升.从整体看,上游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下游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5.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针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亏损状况严重、企业负债过高、社会负担沉重、技术设备老化等问题,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在抓重点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基础上,深化体利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优化重组企业资产、激活融资结构,使其变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民营企业参与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视角,提出民营企业参与地方国企混改能在更广和更深程度上检验我国市场化程度高低、市场机制完善和市场平等机制构建的效果。当前,民营企业参与地方国有企业混改还存在政策制定的挤出、资源要素配置不均衡、国资监管体制强约束、制衡机制缺失及民企自身竞争力不强等困境。对此,应在顶层设计中加强平等机制的构建、优化资源配置、改革国资监管体制、构建制衡机制和做强做优民营企业,从而促进民企更好参与地方国企混改。 相似文献
7.
购并是搞活国有企业,推动国企改革的重要形式,它起源于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购并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本集聚,能对企业产生救助和壮大的双重作用,更是优势企业占领市场的捷径之一。本文从购并的产生、发展、实践等方面论证了它的可行性、优越性和外部条件,为国企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思考李海青,琚华琴近些年来,非国有企业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而国有企业的发展却出现了停滞,甚至后退的现象,国有企业在国有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拿工业部门来说,国有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978年为77.6%,1985年... 相似文献
9.
10.
11.
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是一项高风险资本经营活动。体制风险、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和文化风险的产生具有客观性。建立趋同的价值理念,辨证认识民营企业,依法规范并购活动,实施人性化并购,是防控企业并购风险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2.
过去的2000年,我国国有企业的困难 状况得到明显好转,整体盈利水平较往年有了大幅提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国有大中型企业用3年时间摆脱困境的目标基本实现。成绩是可贵的、来之不易的。然而,我们看到,经营的改善主要是来自于国家政策的倾斜扶持。国有企业普遍性的经营亏损、资产流失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抉,政府仍然对国企过多地干预和补贴,而企业经营者违法乱纪的行为仍然时有发生,禁而不止。国有企业的体制缺陷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市场经济和国有经济多方面的矛盾冲突在短时期内还没有改善的迹象。 一、国有企业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13.
由于宏观形势的好转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国有企业经过近几年的改革与脱困,形势好转,国有经济运行出现了走向良性循环的重要转机.据测算,200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比1999年增加的1377亿元利润中,有48%来自于宏观环境的改善,23%来自于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扭亏脱困政策的直接效应,企业改进自身工作、加强管理对经济效益提高的贡献仅为29%.但因脱困基础尚不稳固、产权关系转变还不到位,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中国入世后,外部环境日益趋紧,企业发展将直接面临国际竞争压力.所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的国企改革步伐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15.
关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几大问题的思考郭跃进产权制度改革是近几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可是,纵观近几年来的关于这个问题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笔者发现仍然有许多问题没有从理论上完全解决,因此在人们的认识上以及改革的... 相似文献
16.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乃静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6,(4):53-54
Technoeconomics&ManagementResearchNo.41996我国国有企业从改革两权分离到承包制,从破三铁到股份制改造,从现代企业制度到最近的抓大放小、拍卖租赁,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希望达到增强企业活力、阻止亏损面扩大的目的。但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最近我国国有企业亏损面进一步扩大,盈利水准大幅度降低,去年全国国有企业亏损面在40%以上,比前年扩大四至五个百分点,总亏损额超过四百亿元人民币,比前年增长别%以上,实现利润下降20%左右。亏损领域由工业发展到商业、外贸、金融领域。事实表明,国有企业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 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有十多年的历程了,不可否认所有的国有企业在不同程度上都获得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企业的活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就国有企业的基本制度结构来看,与改革之前相比并没有实质性变化。企业改革严重滞后状况同经济体制其他方面的改革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复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在民主与法制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极大地改善了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法律保护.与此同时,党的十六大也提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尊重和保障人权.其中,公民参与我国的法制建设则作为政治参与环节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关于扩大公民法律参与途径的主要问题已成为社会公众和司法理论学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20.
<正> (一) 关手国有企业的实现形式问题。几年来我们围绕着改革工作的实践,先后提出“企业的自负盈亏、是在利益和占有财产两个方面的承担盈亏责任”、“产权不是所有权,是所有权的实现形式”、“承包的对象是资产”、“应从利润承包转向资产承包”,并设计了全员资产承包(即两段式承包)模式,构造了从利益和占有财产意义上进行盈亏自负的程序,开展了试点。这一切努力的目的只有一个:探索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模式。8年过去了,我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