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化伴随大量农民脱离土地成为城市工人是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国的城市化过程具有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的特征,中国特殊的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农民有基本的土地作为保障,对于进城后受到的权益受损没有激烈的反抗行为,但不能因为农民工对社会秩序暂时构不成冲击就对其权益保障问题视而不见,这是一个同等国民待遇问题.  相似文献   

2.
影响我国农民工城市化的政策因素主要有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土地政策,就业政策。要推进农民工城市化进程,需要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户籍;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包括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改变教育二元性,促进教育公平,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明确农民的土地产权。  相似文献   

3.
1984年12月,我国《宪法》宣布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全国所有,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形成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绎过程,与国有土地相比尚存在几个亟待从法律上确认的问题。如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确立、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有偿使用、农村经营性非农业建设用地的上市流转等待,都需要从理论上与实践上探索研究,从而使我国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有一个完整的地产市场,有一个法律认可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制度改革。本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论述我国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若干问题,以求探索建立一个全新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产权制度,以维护农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不少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的"三农"问题目前已逐步演变成为"四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加上农民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工问题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6894万人,比去年增加633万人,增长2.4%。现阶段,亿万农民正脱离土地的束缚涌入城市,完成由"普通农民——流动就业的农民工——新市民"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长期以来农民的社会保障,主要是以土地为中心的非正规保障。土地不仅是一种基本的生产资料,而且还具有安全保障的作用。近几年,由于农业产业的弱势特征,以及农户对收入水平较高的非农产业就业的偏好,大批农民进城务工或经商。但是他们转移就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又使他们力图占有一份土地作“退路”。那些在城市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农民工对农业经营投资的积极性下降,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土地保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肇漳 《企业导报》2009,(10):23-25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大致可分为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三大块。农民工亦工亦农、亦城亦乡,具有"双重身份",即农民和农民工,也就相应拥有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障。这种"双重保障"之间是可以并存且互不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南地区传统农业公司化发展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减弱农民对土地过渡依赖和存在农业公司组建初期成本高、人才匮乏等困境。可借鉴裕仁经济合作社的经验,通过集中土地、发行企业债券、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等途径发展公司化农业。  相似文献   

8.
1978年小岗村率先在全国拉开了土地大包干的序幕,掀起了中国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的序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迫使在中国存在二十多年之久的人民公社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这场运动极大的激起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务工人员,农民工这个称谓就渐渐出现了。  相似文献   

9.
何伟谈农民工:一个大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待农民工有一个认识发展过程。开始将农民工视为盲流,不许进城,到处驱赶、阻截、强制遣返。2004年中央1号件,将农民工称之为城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创造了财富”。这是中央第一次肯定了农民工的作用,第一次给农民下定性,应当说这一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但是这一认识只限于农民工的经济作用,而没有谈到农民工在其他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城市社群隔离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中国改革开放后 ,一大批农民离开自己的土地和家园来到城市。农民工群体与市民群体成为当前我国城市中两大主要群体。他们之间的关系对整个社会整合与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两大群体间产生隔离现象的原因 ,危害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1.
辽阳县位于辽宁省的中南部,全县土地面积28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1万亩,现有人口59.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7.2%,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重视“三农”工作,把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加大对农民进城务工工作的规范和引导,尤其是去年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后,县委县政府以“阳光培训工程”为载体,加大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和素质,同时不断加大对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力度,使全县农民工广泛活跃在二、三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上海农村土地多重效用理论模型 1.土地对农民的几种效用的概念 在我国的集体土地所有制下,土地对农民有多重效用。经过调查发现,集体土地对本集体的农民有以下的功效:所有权的经济实现功效(直接经济收益效用)、生活保障功效、就业机会保障功效、子孙对土地的继承权功效、  相似文献   

13.
国家对农村土地进行产权上的清晰并允许承包权流转,意义非同寻常——农村的土地会逐渐集中到种植大户手里,加上更长的承包期,农民们都会放心地加大投入,粮食生产必定会迈上新的台阶;农民们和进城的农民工收入增加。必定扩大内需,有利于刺激城市工业的增长,同时又归还了农民自由迁徙的权利,将在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元化上取得更大进展。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大批农民向城市谋求工作机会出现农民工潮并持续至今。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农民工及其生活问题也日渐凸显,本文从社会资本这一新的视角出发,研究农民工问题,进而对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现状和改善措施进行研究,以期改善其生活和工作状况。  相似文献   

15.
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研究——基于土地制度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流转关键在于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我国目前比较重视土地流转,而在不同的程度上忽视了土地流转中的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随着土地流转在规模和速度上的快速发展,农民土地权益受损问题越来越严重,并影响我国今后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我国土地流转制度演变过程入手,从土地制度角度分析我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为进一步分析福建土地流转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佰仁  高金玲 《活力》2006,(6):86-86
我国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农民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作为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土地所有权也相应存在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两种类型。土地征用是发生在国家和农民集体之间的所有权转移,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权限和程序批准,并给农民集体和个人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个人收入不断增加。在广大农村,因为人口流动不再受到限制,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一方面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广大农民朋友的收入。但是在现阶段,由于身份问题和经济问题,农民工在城市还是弱势群体。在当前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提高农民工朋友的理财意识,确保农民工的血汗钱能够保值增值对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农民工进行界定,然后分析当前农民工的收入即近几年的工资变化情况,探讨当前农民工理财现状,指出了提高农民工理财意识的重要性,并对农民工理财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就业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日益融人世界经济体系的我国也造成了日渐严重的冲击,从2008年10月以来,已经有数百万的农民外出务工者由于工厂倒闭或歇工而被迫提前返乡。有关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吸收了我国就业农民工当中的75%,当一批中小企业在金融风暴中破产倒闭或者停厂歇业时,农民工就会收到最直接的冲击,农民工的就业出路就成了大问题。在金融危机造成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提升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能力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创业者(广州)》2006,(6):34-38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应积极参与农民工培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农民工培训,帮助农民完成身份的转移,目前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老百姓普遍关注的话题,被誉为“阳光工程”和一场新的“城市运动”。高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高职院校有自己独特的条件和优势,理应成为农民工培训的骨干基地。因此,高职院校应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条件和优势,积极参与农民转移就业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