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如果一个大国内部区域差异过大,那么统一货币政策的传导就会出现区域效应。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差异性势必对货币政策效果的传导构成一定的掣肘效应。文章以最优货币区为理论出发点来判定我国是否存在货币政策传导的区域效应。对1990-2011年的数据实证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对货币政策响应的时间最早,幅度也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典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意味着相同程度紧缩性货币政策效果显著强于扩张性货币政策,本文通过构建四类货币供给方程全面测度中国货币政策冲击,藉此验证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存在性及表现形式。研究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当期正向货币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力度大于负向货币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力度;但滞后两期和四期负向货币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力度则分别大于相应滞后期的正向货币冲击的影响力度;考虑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整个时段,紧缩性货币政策比扩张性货币政策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3.
效应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本运用时差相关系数法和脉冲响应函数法对我国1993—2001年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效应时滞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无论是对经济产出还是对价格的影响均是存在一定的效应时滞的,中央银行应提高对货币政策效应时滞的预测能力,为前瞻性货币政策决策提供准确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4.
葛檬 《商业研究》2006,(16):166-169
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典型的政府制度安排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是中性的。转型时期中国经济逐步市场化的过程中,政府大量运用以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其效应尚无法准确地传导。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地研究货币政策是否中性及其效应边界。  相似文献   

5.
运用VAR模型对四大经济区的货币政策传导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证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效应存在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任培政  朱梦  韩骥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2):170-171
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在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合理运用货币政策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在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上存在严重的短期行为,这些短期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已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探讨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时滞问题的重要性。运用var模型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效应时滞进行实证分析,以求得出的结论对指导我国货币政策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持有股票是否能够预防通货膨胀,这要依赖于股票市场是否存在费雪效应。目前,研究费雪效应的文献一般将股票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主要考虑时间因素和通货膨胀本身的特点对费雪效应的影响。除了考虑时间和通货膨胀因素外,本文还按照金融资本和总资本比率的高低来选择不同的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费雪效应与股票所在的行业之间的关系。经研究,本文得出费雪效应与股票行业存在显著的联系,即费雪效应一般只存在于金融资本比率不太高的行业。  相似文献   

8.
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财富效应与Q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艳 《商业研究》2005,(9):20-23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已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一条重要渠道。货币政策实施后,股票市场将产生财富效应从而影响消费支出,产生Q效应从而影响投资支出,进而影响总产出。但由于我国股票市场仍存在诸多问题,财富效应和Q效应均不显著,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传导效率较低。为提高传导效率,应逐步发展并完善我国的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以及脉冲响应函数,选用1985年-2009年的年度数据,对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区域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存在显著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经济环境、金融机构发展程度和投资产出水平上的差异是影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关键因素。因此,我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区域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时滞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西方货币理论的基础上 ,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应时滞进行实证研究 ,得出我国货币政策无论是对经济产业还是对物价水平均存在一定的效应时滞 ,我国货币政策的价格时滞效应长于产业效应时滞 ,不同的货币供应量效应时滞不同等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了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区域效应,介绍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指出了我国货币传导机制的现状,针对当前在实施货币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政策调整的建议,希望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研究了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区域效应,介绍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指出了我国货币传导机制的现状,针对当前在实施货币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政策调整的建议,希望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3.
李春丽 《中国市场》2014,(16):49-50
货币不仅仅在国际间会产生区域效应,在一国内部对货币政策也会产生不同的区域效应,本文将在对货币政策含义的分析和回顾的基础之上,将我国(仅指我国大陆)划分四个区域,并分析其对货币政策的不同反映。  相似文献   

14.
基于扩展的乘数渠道理论,本文运用协整方法分析了中国国库资金与货币供应、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具有均衡关系,并构建SVAR模型研究中国国库资金对货币供应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国库资金对货币供应量M1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均衡效应。国库资金的增加虽然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但在政府支出财政乘数效应不断形成的作用下,其仍然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正向推动作用。鉴于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比国库资金变动的综合效应更为强烈和持久,国库资金的业务操作必须考虑如何适度避免对货币政策形成干扰。  相似文献   

15.
徐平 《价格月刊》2010,(9):55-58
通过采用广义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概念,把货币政策透明度分为:目标透明度、决策透明度、信息透明度和行为透明度,并论述了中国人民银行从1984年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实践,最后分析了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效应并运用宏观经济指标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效应,得出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有助于货币政策效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张晶 《价格月刊》2007,(3):38-40
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问题,相关的实证研究都采用了非约束性VAR模型。在考虑到这种计量模型存在的局限性和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检验的特殊性后,本文采用更具有优势的面板模型,对我国1978~2005年间的货币政策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上的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证明在95%的置信度下,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7.
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在金融危机时期和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不同经济阶段实行了适度宽松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了经济复苏和稳定了经济增长。但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调节和中介目标的传递,以及使最终目标朝中央银行合意的目标区间移动的有效性程度,即货币政策传导效应较低。本文在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次贷危机爆发后,以美联储为代表的许多国家货币当局纷纷采用逆周期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本文以2004-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货币政策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存在风险传导效应:宽松货币政策下企业风险管理效率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增加;紧缩货币政策下企业风险管理效率提高,银行信贷风险降低。经济下行时期货币政策的风险传导效应强于经济上行时期的风险传导效应。  相似文献   

19.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及政策效果大小在于其传导渠道是否通畅。信贷渠道理论从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引发的信贷市场代理问题入手,强调银行等金融结构的信贷数额变动对货币政策传导的真实效应。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在我国表现抢眼,很多研究证实了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占据主体地位的依然是信贷传导机制。然而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实证层面,理论上鲜有建树,后期研究应着力于构建能够考察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经济模型和动态效应,为货币政策决策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20.
赵娟 《消费导刊》2012,(5):92-93,96
本文以我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为研究对象,将股票市价总值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一个目标变量,把货币政策的直接工具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两个自变量,通过对时间序列建立向量VAR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因解分析精确地度量系统中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和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的互动效应,但这种互动效应是比较微弱且不稳定的。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不显著,货币供应量对股价的影响显著。最后,根据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目前状况,提出提高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