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由城市南部采煤沉陷区治理改造而来的南湖生态城,已成为唐山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四廊、百园、百路"等景观,构筑起由市中心向外放射状的绿色生态走廊;绿地、绿树包围着整个城市……人在绿色里、情在自然中,唐山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宝地"。2016唐山世园会总体空间布局围绕"一轴、八园"的架构形式,以"凤凰展翅"为主骨架,融合自然水体水岸景观。  相似文献   

2.
站在生态批评视域下赏析《李尔王》的"自然观"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它能够体现整个环境系统内部的微妙联系,进而使人想到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在《李尔王》中,"自然"是它的关键词,文章是以生态批评的角度去挖掘正文的两种自然观,并以"荒原"意象揭示其中的含义,表述荒原的文化符号和内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的最初决裂,以及后来人对自然逐渐取得优势的过程,未必对人类解放带来进展,人类对自然的支配,迫使人类遭受空前深重的压迫。文章认为,《启蒙辩证法》中这种生态自然观在马尔库塞及学生莱斯那里,获得了"内容更精确、条理更清晰"的发挥,为以后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作为伟大的革命导师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立者,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恩格斯的重要著作《自然辩证法》中蕴含着深邃的生态思想,不仅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解,对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自然辩证法》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主要表现在推动形成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培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等方面,这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5.
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指导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水平,推进节能与绿色建筑,通过节源节能,缓和人口与资源、生态环境的矛盾,实现建筑与自然共生、人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6.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从寻求和谐的生存、敬畏自然的生存、降低资源消耗的节制性生存三个层面书写了独特的生存理念,引导人们真正实现从征服自然到善待自然伦理道德观念的转换,也从哲理的高度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7.
薇拉·凯瑟以童年的经历为题材,创作了内布拉斯加系列小说。《我的安东妮亚》是其公认的代表作。运用生态批评理论探讨小说中的人与自然﹑自然与两性的关系,不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凯瑟笔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而且对于保护当今日益恶化的环境也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认识消费模式的演变,绿色消费是必然发展趋势。绿色消费是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消费观,既强调消费的重要作用,又强调消费和再生产其他环节与环境的动态平衡,有利于取得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理性认识绿色消费,努力发展绿色消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从女性生态主义的视角,探析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揭示自然和女性的密切联系,以及作者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女性生态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
《力量》通过对比白人和印第安人对待环境和动物的不同态度,揭示了白人对待自然和动物的忽视和漠然,显示出巨大的生态危机,意在表明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文学家和思想家,爱默生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虽然他的哲学不成体系,但他仍是按照一定的方法来发展自己的哲学的。从爱默生《论自然》等主要作品中,我们可以总结爱默生对于自然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看法,从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解读他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2.
莱易斯持"人类中心论"的观点,在《满足的极限》一书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要求,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透视绿色理论。他的"真假需求"到稳态经济的构想,再到构建生态幸福观理论和易于生存的社会理论,启示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中,一定要根据我国国情构建稳态经济模式,合理使用科学技术,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文章通过分析莱易斯的稳态经济思想和生态幸福观理论,论述如何构建一个"较易于生存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与老子都不从现实存在着的事物去解释自然, 而是从"自然对现实事物的贯通方式"去体悟自然。他们认为自然更多的是指对万物本然状态的持守, 因而要求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 应抛弃自己的强作妄为,自觉履行人对自然的伦理责任,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学中较早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家,自然的人化和人与自然的协调是他写作的基本母题。他深受中国传统万物有灵思想的影响,认为大自然的万物和人类都是平等的,他赞美大自然,常将自然人格化,在作品中寄寓自己的情思,同时对现代城市文明反人性、反自然的弊端深感忧虑。作家对人类文明的疑虑和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关注,隐含了作家对当下人类困境的忧虑和对东方"天人合一"观的怀念。  相似文献   

15.
《还乡》和《边城》分别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和中国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作家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尤苔莎和翠翠。她们是大自然的女儿,具有自然的外貌,自然的脾性,甚至连命运也和大自然的季节变换交相呼应,大自然的和谐美好铸就了女性美好的精神追求。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小说所反映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揭示作家渴望建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一、生产力的定义关于生产力的定义,学术界有不同解释。主要有:(一)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跟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相结合而构成的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现代汉语词典》)(二)指人们同他们利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那些自然对象与自然力的关系,即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它表明某一社会的人们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政治经济学辞典》)(三)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表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的关系。(《辞海》)上述几种定义都可以揭示生产力的内涵,但是不够统一、完善。因此,我想给生产力下一个新的定义…  相似文献   

17.
当下的"全球问题"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彰显紧张状态.而环境生产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两种生产"理论的发展,将自然主体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并与人类主体一起被确立为环境生产的"双重主体".环境生产中的主体性研究,为解决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更好的促进人类主体和自然主体有机的交融,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客观描述的方法介绍了"生态与美国文学"文库。以"文学与自然"为主题的文库由自然文学、生态批评、超验主义文学和相关重要学术期刊等构成。文库将在与中国文化的互动中,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诸多的传统文化中,道教提供了完美的生态智慧,把人和天地自然摆在同一层面,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主张以平等眼光、敬畏的态度善待自然万物,遵循"道法自然"、"守道而行"的行为规则,实现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道教的生态智慧为现代社会、自然、人的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是生态旅游独特的精神视野和风景,为"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0.
绿色消费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取向,在消费活动全过程贯彻绿色低碳理念的消费行为。促进大学生绿色消费既是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文章以川西北生态示范区高校为样本,对在校大学生绿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总结分析大学生绿色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营造绿色消费氛围、健全绿色消费机制等促进大学生绿色消费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