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82-2008年的26年间,上海处于理论上的人口红利期,且属人口暴利阶段.不断涌入上海的外来务工人员促成了上海的理论人口红利,且因这批人口:处于比较充分的就业状态;基本没有影响城市人口的就业;为上海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因而,他们的涌入促成了上海的人口红利效应,成为上海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张爱芳 《当代经济》2007,(19):90-91
本文针对新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所形成的人口红利问题进行深入探析,并就如何维持人口红利期以促进新疆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得益于人口红利.然而,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国际劳动力接轨等因素,使第一次人口红利快速消损.本文正以红利漏损为切入点,分析了文化、工资、年龄、保险体系、土地流转以及产业结构等六种红利漏损.不管是数量型的、质量型的还是结构型的红利漏损其实都属于潜在人口红利,并依托供需模型分析了其形成机理,最后对于潜在人口红利转化为现实人口红利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口结构变化所形成的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大量流入为新疆建设兵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支持,形成了人口红利效应,促进了新疆建设兵团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但随着新疆建设兵团人口红利的不断减小乃至消失,应在充分把握人口红利效应的同时,加强产业结构转型,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5.
6.
文章运用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论证人口数量红利的弊病及不可持续性,论述人口质量红利的重要性与其替代人口数量红利的必然性,并提出人口老龄化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口红利问题吸引了众多学者研究,其中不乏争议,主要是中国人口红利是否明显存在,中国人口红利多大,还能持续多久。罗列了有关争论的主要观点,并结合自身研究肯定了中国人口红利的存在,同时认为中国人口机会窗口期在20世纪80年代初打开,一直持续到2017年左右。  相似文献   

8.
"单独二孩"政策广受社会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普遍认为其可以延长人口红利的持续期。本文基于人口红利的三维分析框架,结合湖北省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情况,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单独二孩"政策对人口红利的影响机理,然后基于湖北省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30年人口发展的预测结果,评估了"单独二孩"政策的人口红利影响。基本结论是:"单独二孩"政策对人口数量红利效应较小,但是对人口结构红利会产生积极作用,同时可持续深化人口素质红利。要继续有效实现和收获人口结构红利和人口素质红利,应尽快实现全民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对现有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源的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9.
人口红利是近些年来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概念,该概念旨在描述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关于这一概念尚有很多混淆的认识。[1]概念的混淆可能导致当前存在大量关于人口红利计算方法的不解与对实现人口红利的条件的忽视。[2]在参考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意在进一步明确人口红利的概念以及人口红利作用的经济机理,并探讨老龄化背景下我国人口红利可能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人口红利”质疑:虚化了人口与经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红利"一经提出,就质疑声不断,作者认为不能用简单的人口总抚养比来解释复杂的人口与经济关系,人口红利不是影响经济产出的主要变量,其无法论述人口对经济影响细节,无法解释我国经济的涨落和突变,在中国无具体的人或单位收获人口红利。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我国对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多年探索和研究的重要结果,而由计划生育政策所造成人口总抚养比的下降本身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1.
2010年是中国劳动力供给的转折点,这预示中国人口红利拐点将很快到来。面对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型短缺并存、老龄化和失业并存、高资产价格、国内分配体制失衡、国际分配体系不利等问题的挑战,急需制订战略性政策措施。通过适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延长退休年龄,改善人才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增加教育投入,减少结构性失业;促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结构转型,以达到减少劳动力需求、多渠道加大劳动力供给,进而消除和降低阻碍人口红利实现和取得的障碍,充分实现未来人口红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旅游的核心包含了努力将经济、社会、文化目标相融合的观念。生态旅游由于在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双重意义,近10年来在全球许多地方蓬勃发展。但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随着旅游者人数的不断增加,对新的场所和经历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在一些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开始对当地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对野生生物、自然和人文资源造成危害。生态旅游的负面影响和成本因子不断显现,环境退化、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公平性、社会文化的改变等因素使生态旅游发展陷入困境。为使生态旅游在持续性和利益化之间协调发展,就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生态旅游赖以发展的自然环境,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郑玉刚 《经济与管理》2008,22(11):78-82
为建立良好的医生激励机制,医院有必要对医生实行动态化的考核和分配,对医生价值合理估价,完善医生分配,实施合理的价值计酬。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与传统的计件工资制相比,在奖金的分配上更有利于维护多方利益,为协调一系列影响分配的因素诸如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和医生实际贡献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动态博弈平台。通过多方对利益的追求和自发调整,最终有利于组织和谐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和人口问题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人口红利的贡献.人口转变过程的特殊性,使得中国的人口红利来得早,也去得快.如何抓住这短暂的历史机遇,如何挖掘人口红利的巨大效应,从而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这不仅是中国获得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迎接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当务之急.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消除城乡流动的障碍,提高劳动力素质,选择可持续的养老保障模式应成为促进人口红利兑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地方上贫困居民反对政府将贫困问题作为技术问题来处理的做法,但对政府做法的抵制却又使他们的处境雪上加霜.本文旨在通过调查探究个中原因.文章以哈尔滨附近某一工人村为例,通过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工作人员与当地贫困居民之间的日常交流,揭示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运作方式.低保作为党和政府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使得贫困问题变成了既可量化又可灵活界定的概念.下岗工人声言他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翁",抵制政府这样的做法.本文发现,工人的这种抵制行为,造成了政府的基层干部在实施低保政策时首先考虑的是"劳动能力"这一传统的社会主义标准,而非政府明文规定的"收入"水平.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地方制定的新的低保标准使得本应成为低保主要对象的城市下岗工人的大多数不但没有从中受益,反而被排除在了低保之外.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描述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其特征,分析了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了中国人口老龄化过快的原因,并针对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育率进入超低水平,中国的人口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口工作的目标已经从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针对新的目标,政府缺少一个相应的体制。在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一个理想的"大人口"管理体制应该是将所有管"人"的部门整合成一个部门,从而形成一个针对各类人群的政府体制,其工作对象涵盖儿童、青少年、育龄人群、老年人、妇女;甚至应该包括具有某类特点的特殊人群,如残疾人、贫困人口;以及人口登记和人口统计工作等。其功能主要是针对人口问题实行统筹决策、统一规划和全面协调。我们给这个机构起名为"人口和家庭发展委员会"。  相似文献   

18.
张宁 《经济学家》2003,(2):78-87
本文探讨了全金融的基本概念,指出了全金融运作模式和全金融产品的基本特征。作者认为,全金融具有目前任何金融混业经营运作模式或单个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强大金融功能,是世界金融未来的新形态;全金融运作模式是世界金融未来的主导运作模式;全金融产品是全金融运作模式生存和发展的微观基础,是世界金融未来的主导产品形式。  相似文献   

19.
"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中国经济"增长奇迹"源于多种因素,"人口红利"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当前,我国的人口红利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劳动人口比例和劳动力配置效率.但人口红利并非可持续.长期看,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劳动参与率将下降;短期看,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障碍依然存在,不利于劳动力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消除城乡劳动力流动障碍,是实现我国"人口红利"效应最大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企业绩效评估与薪酬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很多企业尚无可信的行业绩效考评标准和绩效考核制度,企业无法合理确定职工工资。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健全、合理地确定奖酬制度的步骤,并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