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要树立正确的粮食安全观,做到居安思危,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解决粮食安全的方针,推进“生产、流通、消费”三者联动,实现粮食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口粮自给应作为各级地方政府长期的工作目标。粮食安全的核心,在于人们的口粮上。江苏人民口粮的主体是稻米,只要抓住稻米,粮食安全就基本落到了实处。实现口粮自给,要严格保护耕地,坚决煞住、严肃查处乱占乱圈耕地的现象;要落实党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优惠政策,尤其要充分发挥粮食直补的作用,加大对粮食产业的资金投入,增加粮农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优化粮业结构和品种结构,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粮食发展路子,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粮食市场,让天下“粮仓”为我所用。尽快出台“粮食安全法”,依法治粮,构建和谐坚实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1 确立和谐社会条件下的粮食安全观需要考虑的因素 1.1 国际因素国际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更多是体现为粮食的外贸依存系数。所谓粮食的外贸依存系数,是指年度内一个国家粮食需求出现缺口或富余时, 假定缺口(富余)量全由进口(出口)量来实现,粮食进口(出口)量占粮食总需求量的比例。建国以来,中国的  相似文献   

3.
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我国粮食连续九年增产,但去年粮食净进口仍超过7000万吨,粮食自给率降到90%以下,突破了长期以来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的粮食安全目标。从今后的趋势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粮食需求仍将保持较高增长,而粮食增产的困难越来越大,进口还将增加,粮食自给率可能进一步降低。正确看待粮食进口增加,树立新的粮食安全观,对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内外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发生了重要转变,世界粮食安全观念不断更新,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明显,外资对我国农产品产业链的控制不断增强,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我国粮食生产、储存地区趋于集中,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减弱.数量型、粗放型的旧粮食安全观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这就使我们必须建立新的粮食安全观,包括粮食结构安全观、粮食价格安全观、粮食成本安全观、粮食流通安全观和粮食持续发展安全观.  相似文献   

5.
作为重要战略性物资的粮食,怎么重视都不过分,时时刻刻都要确立以我为主的粮食安全观。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的粮食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提出了一个综合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多因子的粮食安全评价方法,选择了人均粮食占有量和人均GDP两个指标来描述粮食安全状况。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变化可以表述粮食供给性和稳定性变化状况,人均GDP变化则可以反映粮食可获取性和购买能力的变化,两者综合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安全状况。这两个指标分别和3个空间模型(空间EPIC模型、作物选择模型和IFPSIM模型)关联。利用该方法,以网格大小为6分弧度的地理单元为评价对象,以2000年为初始年份,对未来2020年的全球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粮食供给短缺与贫困是危及粮食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到2020年,多数南亚国家和非洲国家,由于其人均粮食占有量和人均GDP两个指标值都显著降低,粮食供应不足和贫困一起将可能导致该区域存在粮食危机和饥饿风险。对于其它区域,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可以通过本区域的粮食生产自给予以满足,或通过外部购买或粮食进口得到满足,总体上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地关系特别紧张的国家里,粮食安全始终是政治家考虑的头等人事,确保粮食安全的投入也成了国家财政必须保证的一项基本支出。但由于粮食安全,对十广人居民米说只能消除不满,而难以产生诸如提升生活质量的激励效果,且超过一定安全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粮食经济》2001,(3):1-1
  相似文献   

9.
《齐鲁粮食》2002,(12):39-39
按照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要求。根据国家统计局提出的我国粮食消费标准和农业部等有关部门的研究,2010年达到小康水平,人均粮食需求量420公斤,全国粮食需求总量为5.88亿吨。2030年人均粮食需求量440公斤。全国粮食需求总量为7.04亿吨。目前,国际市场粮食供应能力每年为2.1~2.3亿吨,未来也不会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世界粮食供求形势急剧变化。保障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日益关注的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粮食生产与粮食消费大国,密切注视世界粮食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把握世界粮食安全的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对策,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是实现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一、世界粮食安全状况1995年以来,世界粮食形势十分严峻。虽然还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近期会出现类似1972—1974年的世界性粮食危机,但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世界粮食产量不会有太多的增长,因而世…  相似文献   

11.
树立农业发展新阶段新的粮食安全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发生的阶段性变化、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和加入WTO的新形势,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具体内涵进行探讨,并提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概述粮食安全的内涵及半个世纪来中国粮食供求概况和特点,阐明中国粮食供求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经加入WTO,国内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粮食购销市场化趋势明显加快,各级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职能和作用,也在不断改革和调整之中。在此背景下,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粮食安全问题显得突出和严峻。我认为:在新形势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对待和重新审视当前和今后我国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一、要客观认识和正确判断当前我国面临的粮食安全形势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不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是,2000年,粮食播种面积比…  相似文献   

14.
牧草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用粮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牧草资源丰富,在发展节粮型畜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饲料粮供应有较大缺口的情况下,加大优质牧草的生产和利用力度,增加优质牧草的供应总量,提高其在家畜日粮中的比例,补充饲料粮缺口或替代部分饲料粮,是减轻饲料粮对粮食安全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湖南进一步深化粮食企业改革发展的新模式,通过整合发展金霞粮食物流园,致力培育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极,打造辐射全国区域性粮食经济中心。同时论述了物流产业整合发展具有的重要作用及其主要优势,提出了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谋划、稳步推进,依托优势、突出主业,优化配置、对接上市等原则,并从宏观方面分析了整合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粮食购销市场化必须以保证粮食安全为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购销市场化,似乎是大势所趋。“市场化”呼声日甚,又是因为我国粮食总量近几年进入了“丰年有余,歉年平衡”的新阶段。但我国粮食现阶段的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现状究竟能够维持多久?我们是否能一直巩固和保持这种局面?粮食生产对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到底有多大?宏观调控如何把握粮食购销市场化节奏?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否则,我们又会“一着不慎,满盘危局”走入“多了想少,少了想多”的怪圈子,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在加快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的同时,必须十分关注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一、要十分重视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户粮食储备对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在对我国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动机、影响因素及作用作了归纳;在此基础上,对2002年“粮改”以来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变化及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得到的结论是“粮改”后,农户粮食储备水平的下降进一步增加了粮食总供给的压力和风险、增加区域粮食安全的风险、增加国家粮食安全的财政负担。  相似文献   

18.
粮食安全:经济乎?政治乎?到一篇《粮食安全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的文稿,仔细看了,其文所述,正是其题所示。安全的意思有安稳、没有危险或不出事故等义项。试想,人民或曰人类生活的第一要义“吃”的问题不安稳,有危险或出了事故,岂不“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记得1947年朱自清在上海《大公报》撰文《论吃饭》。文章说,我们有自古流传的两句话:“衣食足则知荣辱”和“民以食为天”。朱先生讲,这两句话“都是从实际政治上认出了民食的基本性,也就是说从人民方面看,吃饭第一。”言简意赅,道出了民食是“实际政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粮食安全忧思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粮食生产近年内不会出现安全问题,因为有充裕的粮食库存,农民种粮积极性不会骤然丧失,国外质优价廉的玉米、小麦等纷纷进入中国市场。然而福兮祸之所伏,在粮食安全的景象下,潜伏着诸种隐患。忧思一水资源堪忧水资源总量缺,全国2.8万亿立方米水,人均仅2400立方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分布不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耕地只占全国的38%,水资源却占全国的80%以上;其他地区水资源不足全国的20%,而耕地却占全国的62%,经常是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情况虽然会有所改观,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  相似文献   

20.
创新粮食安全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中国粮食的特殊性范围已基本原先的整个粮食缩减为居民的口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根据口粮的特殊性要求进行生产保证,如何根据非特殊粮食口粮的性质要求进行二路竞给,如何根据市场变化的要求进行粮食安全风险的认知与防范,就成了未来中国能否在保证粮食安全与成本优化之间进行有效平衡的创新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