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汇该死吗     
王文正 《浙商》2011,(9):38-41
所有的标语,10分钟之后全变成了讽刺!无论是双汇集团总部的“双汇,开创中国肉类品牌”,还是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下称“济源双汇”)的“诚信立企,德行天下”;无论是双汇连锁店里的“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还是冷鲜肉专卖店里的“要吃优质放心肉.  相似文献   

2.
乔国栋 《商界名家》2003,(12):18-20
2002年,双汇年产值已达到历史最高点——150亿元。2003年8月,双汇董事长万隆又荣获“中国肉类行业十大功勋企业家”称号。现在,双汇已稳居中国食品行业第二,就肉食品行业的规模而言,也绝对是亚洲“老大”。然而,尽管2002年万隆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还雄心勃勃地说要把双汇打造成百年老店,但与此同时,双汇面临的却是一个中高层领导骨干的出走。虽然,万隆面对记者表示这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很正常的人才流动,但一位从双汇管理层出走的人士称:双汇后万隆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3.
“不走进双汇。你就不知道双汇产品是如何‘炼’成的”。6月18日,漯河市双汇集团第一工业园生产加工基地大门口,一位刚参观完双汇生产全流程的庞先生说,“生猪屠宰加工到‘头头检验’后,再进行冷鲜肉分割,直至到火腿肠等熟食产品出厂。要经过一百多道工序。而且完全是在全封闭的无菌生产车间进行。”  相似文献   

4.
符胜斌 《新财富》2013,(9):74-83
经过数年的追逐,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国际终将以48亿美元的代价收购美国大型肉类加工企业史密斯菲尔德。虽然该交易还需取得一系列政府部门的审批,成败尚未定论,但双汇国际所采取的方案及相关路径设计值得后来者学习和借鉴。此次双汇国际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实际上准备了两套截然不同的方案,具体采取哪一种方案取决于史密斯菲尔德现有债务的重组情况。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案,若能完成收购,史密斯菲尔德的后续整合发展和去杠杆化,都是双汇国际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赵志永  张彬 《商》2012,(19):55-55
国际知名投行高盛入住双汇,取得双汇的实际控股权。这桩并购背后到底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双方寻求并购的动机是什么,将会给我国企业并购带来什么样的启示?本文就以高盛并购双汇为案例,分析并购带来的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6.
袁婕 《现代商业》2012,(10):31-33
逝去的2011年,对于肉制品行业的龙头老大双汇集团来说,"瘦肉精"事件让这家企业经历了一场生死浩劫;而央视十几分钟的报道,无疑给双汇全体员工上了一堂代价巨大的安全课。逝去的2011年,对于肉制品行业的龙头老大双汇集团来说,"瘦肉精"事件让这家企业经历了一场生死浩劫;而央视十几分钟的报道,无疑给双汇全体员工上了一堂代价巨大的安全课。"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中国企业收购海外食品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双汇收购smithfield公司。通过对双汇收购smithfield公司这个案例的SWOT分析得出,双汇通过并购可以拥有丰富的纵向全产业链模式运作经验和优秀的技术优势,可以借鉴到先进的管理经验。对于双汇在并购后由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整合存在的信息传递渠、沟通方式和管理方法上的复杂性和艰难性,给予我们的启示是:要做到海外并购健康发展,必须做好并购前的准备;注重并购后的整合;培养好跨国经营人才,进而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8.
《广告大观》2013,(11):88-88
@双汇: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股东大会投票通过了中国双汇收购方案,股东中超过96%投了赞成桑。交易完成后,美国最大肉食加工商史密斯菲尔德将成为双汇国际的全资子公司。  相似文献   

9.
赵晓悦 《中国品牌》2013,(12):58-60
在资本方的助力下,双汇国际71亿美元的"蛇吞象"并购案尘埃落定,双汇国际下一步的工作重心,或将不得不转移到并购后的整合和债务的偿还上73岁的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端坐在圆桌上座,他的右边是史密斯菲尔德(Smithfield Foods,SFD)首席执行官C.Larry Pope,左手的座位留给了鼎晖投资合伙人、双汇国际副董事长焦树阁(焦震)。2013年10月10日,一场容纳了300人的庆祝晚宴,在面朝维多利亚海港的香港丽兹卡尔顿酒店举办。参与双汇并购史密斯菲尔德案的核心操盘成员约20人,以Peter Blair定制领带为标志,散布在会场四处,领带的"主角"是屠刀与整猪,  相似文献   

10.
《现代商业》2011,(13):8
因"瘦肉精"事件停牌整顿的双汇,复牌后仅三天又再次申请特停,起因是被媒体质疑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披露关键承诺。现在,双汇火腿、香肠等产品虽然上架,但市场反映并不乐观,个别顾客表示短期内不会购买双汇产品。有专家认为,作为一个行业龙头企业,面对"瘦肉精"这一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双汇应诚心道歉,真心悔改,而不应以"作秀"的方式进行"危机攻关"。  相似文献   

11.
"瘦肉精"事件爆发以来,在多方媒体的追讨下,双汇最终不再"犟嘴",彻底悔过,具体表现在:自建养猪场、头头检承诺、大批销毁不合格肉食。双汇在此事件中被迫也好、主动也罢,更深刻地懂得了把消费者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在口头上喊喊而已。真如双汇领导人所描述的那样,双汇能兑现自己的诺言吗?  相似文献   

12.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经营的特大型食品集团。双汇商业公司以销售双汇生鲜肉及肉制品为主,它的主要销售渠道为双汇连锁店。目前,双汇商业公司已经在河南、河北、四川、湖北等省开设了200多家连锁店。“十五”期间,双汇商业公司将采取加盟、合资、独资等方式在全国建设2000家连锁店,形成遍布全国的肉类终端营销网络。双汇连锁店内最具特色、销售比例最大的产品是生鲜肉,为保证肉质的新鲜,双汇连锁店提出“生鲜肉不过夜,凌晨由总部把当天的生鲜肉送达各门店,未售完的晚上拉回总部另行处理”的措施。特殊的产品特点对…  相似文献   

13.
河南双汇集团是世界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其连锁店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高速增长阶段,巩固发展阶段,战略转型和组织再造阶段。双汇构建了连锁零售终端,以生鲜便利店为主要零售形态,以直营和加盟连锁方式为主,自配物流配送体系。为促进双汇连锁店发展提出应强化双汇连锁店在双汇集团中的战略地位,创新和完善连锁经营模式,提升零售技术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余丰慧 《华商》2011,(4):8-8
从三鹿到双汇给中国商业的两拳重击,不仅使得中国商业文化遭受重创,更让中国商业信誉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特别是近期的双汇瘦肉精事件,给人们带来的思考是深刻的,给双汇乃至中国商业企业带来的反思是巨大的。然而,从双汇掌门人和高管那里听到的似乎不是反思而是推脱责任。  相似文献   

15.
樊婷 《中国品牌》2010,(11):88-91
双汇资产重组持续较量的背后,实质是流通股东与当下的管理层,谁更能维护上市公司利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食品行业属于较为刚性的消费行业,虽然在金融危机中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从2009年开始,景气度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而双汇作为食品行业的重要公司,跻身中国连锁行业的百强企业,对其进行研究有一定的意义。虽然受到了"瘦肉精"事件的影响,双汇的营收及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但是这个事件也是一个机遇,如果双汇能够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克服存在的问题也能够继续发展。本文从双汇成功经验之一的连锁经营策略出发,从中分析中国食品行业的连锁趋势,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双汇商业连锁已成为双汇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年轻的双汇商业面临的竞争异常激烈,只有勇敢地去正视和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才能抵御市场的冲击和考验。  相似文献   

18.
杨国英 《华商》2013,(6):17-17
我们有必要提醒双汇,落实上述初衷,更重要的是从源头扎实抓起,而非是耗费巨资收购走捷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越来越重视。绿色食品营销在食品行业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食品企业的重视。本文以"双汇公司肉类食品"为研究对象,对双汇公司实施绿色食品营销进行SWOT分析、可行性以及必要性分析,探寻双汇公司实施绿色食品营销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测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由1958年成立的漯河市小小"冷仓",到1994年成立双汇集团,到1998年"双汇实业"A股成功上市,到2012年双汇集团实现了肉类资产的整体上市,现在发展成为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内类供应商。双汇在经历了2011年瘦肉精事件重创后,重铸了消费者信心,增强了产品竞争力,在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需求不振的形势下,双汇的肉类出口有增无减,2013年更是以巨资收购了全球最大的肉类企业史密斯菲尔德。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