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提出蚕-沼-桑的循环经济模式。阐述模式的构建并对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运用盈亏平衡分析方法对种桑养蚕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对蚕-沼-桑循环经济模式进行了效益评价;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猪-沼-猪”技术是一种利用低成本生态喂养生猪,用猪粪生产沼气、沼肥(沼液、沼渣),再用沼液作饲料添加剂喂猪的生态养殖模式,该技术既能生产能源。又能促进养猪业降本增效,实现有机肥的良性循环利用,是促进农、牧、能源综合利用、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值得推广。现将“猪-沼-猪”技术、增重原因及注意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猪-沼-鱼-鸭-草”生态种养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农家之友》2007,(10S):70-70
今年广西上思县掀起了一场沼气池建设的大会战,建设6000座沼气池。由于沼-5.池的形状极象土制的地雷,因此该县群众都笑称这是“家家户户挖坑埋雷,村村寨寨用气做饭”。通过沼气池建设,该县还进一步推进“猪-沼-蔗”、“猪-沼-果”、“猪-沼-鱼”等模式的沼气综合利用工作,形成农村“改厨、改厕、改圈”的良好氛围.也为林木资源保护、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打下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富川瑶族自治县城北镇党委、政府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以示范推广“猪-沼-菜-灯-渔”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为主线,在全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农产品品质好价好热销,农户增收。  相似文献   

6.
“猪—沼—鱼”技术及其增产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沼-鱼”技术是一种利用猪粪产沼气、沼肥(沼液、沼渣),再用沼肥喂鱼的生态养殖模式,该技术既能生产能源,又能促渔降本增效,实现有机肥料的良性循环利用,是促进农、牧、渔、能源综合利用,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值得推广。现就沼肥养鱼技术、增产原因及注意问题介绍如下,供参考。一、沼肥养鱼技术(一)鱼苗培育1、池塘清整:排干池水,曝晒池底,清除杂物与淤泥,修整池塘。2、药物消毒:放养前7天左右,用药物清除野杂鱼、病原及害虫,可每667m2用生石灰50-75kg化水全塘泼洒。3、加注新水:清池后加注新水,一般夏花培育池水深调整为0.5-0.6m,鱼…  相似文献   

7.
在湖南省石门县壶瓶山下磨山村养殖大户覃晓玲的猪场,你闻不到一丝臭味,看不到一滩污水。该猪场实行“猪-沼-果”的健康养殖模式,对周边生态环境无污染。每年不仅可出栏上千头无公害生猪,还可收获2000多公斤施沼肥的“无公害”茶叶。目前该县实行健康养殖出栏的生猪已达40万头。  相似文献   

8.
<正> 此模式是先养殖一茬罗氏沼虾,然后利用空闲池塘,增养一茬青虾的养殖生产方式,生产技术水平是:亩产罗氏沼虾100kg-150kg,青虾30kg-50kg,亩年效益为3000元-4500元。  相似文献   

9.
“鱼-沼-猪”模式巧 生态养殖效益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随着绿色能源沼气建设的迅猛发展,许多养殖户在原猪—鱼生态养殖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沼气能源产业,但是在沼液、沼渣应用于提高池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上存在着疑虑,如何把"鱼-沼-猪"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效的科学生态链、  相似文献   

10.
思南县自1993年被列入全国50个之一的生态农业建设县以来,先后在大坝场、凉水井、孙家坝、思唐镇、许家坝等乡镇推广了猪——沼——稻、猪——沼——果、猪——沼——菜等生态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生态农业建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发展农村沼气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延长了食物链,完善了循环缺口。在以猪——沼气  相似文献   

11.
福建厦门集美区采用“赶猪出城区,引猪进林区,绿化荒野岭”的生产模式,不仅实现畜禽养殖污染物从达标排放到生态型零排放,还使沼气、沼液、沼渣利用率达到100%,走出了种养结合、生态养猪、循环经济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以沼气工程为纽带,以猪-沼-果模式为代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畜牧业,同时,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调整林业种植结构,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江西实践证明,以猪-沼-果为模式的生态林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结合小中甸水利枢纽综合利用规划,对“以电代柴”规划的内容和方法、经济效益和经济合理性、电价承受能力及其实施的保障措施等进行探讨,为我国实现小水电“以电代燃料”,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发展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经济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4.
“四位一体”大棚种养模式就是把沼气池建在塑料大棚内,大棚为菜园、猪舍、沼气池创建良好的环境条件,粪便入池发酵产生沼气,净化猪舍环境,沼渣为菜园提供有机肥料,使猪与菜之间交换CO2与O2,并可保证沼气越冬产气。  相似文献   

15.
以国内外特大型城市的极端天气事件和“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为指导,分析极端天气下特大型城市外部水资源、能源、粮食压力突出问题,得出极端天气下特大型城市“水资源-能源-粮食”安全风险具有复杂性、安全系统具有脆弱性的特征;极端天气短期内激发了特大型城市资源需求,加剧了资源供应中断的风险,从而影响特大型城市资源安全。指出应通过“硬件”治理(韧性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治理(“点-线-面”多主体协同治理)两个方面的安全风险韧性治理路径,应对当前极端天气下特大型城市“水资源-能源-粮食”安全风险治理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位于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竹泉山.村的益阳市蔷禾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猪-沼-鱼(菜)”循环经济产业模式种植蔬菜。常年种植蔬菜品种有10多个,其中主打产品为:菜心、藤蕹、白菜薹、芥蓝、叶用红薯叶、紫背天葵等。其中常年种植菜心340亩,一年八茬生产菜心。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灵山县陆屋镇通过实施农村小型沼气建设、农村能源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该镇通过采取示范引路的工作方法,在每个项目村选择经济条件较优、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的农户率先示范,“以一池三改”为主要建设内容,建设标准以国家标准为要求,争创县镇一流。对做得较好的示范点,授“予示范点”“、生态家园示范村”称号,并挂牌宣传。目前,全镇涌现出“百池村”13个,富久村、罗屋坪村、莲塘村等8个村,还实行“了猪——沼——果“”、猪——沼——粮”、“猪——沼——鱼”等沼气综合利用模式,成为生态家园示范村。沼气燃亮陆…  相似文献   

18.
猪要壮,人要富。寨沙镇大岭脚屯的党支部书记,今年45岁的汉子刘桂保,多年带领全屯规模养殖外二元杂母猪,推行“党群致富联合体”的饲养模式,加上自己的养殖方式,大建沼气池,实现“猪-沼-果”生态循环发展,使得全屯人均纯收入由从前的不足1000元飙升到今日的7000多元。  相似文献   

19.
《农家之友》2009,(5):30-30
天峨县云榜村兴隆屯的岑永声是下老乡移民.两年来,他在县农业局扶持引导下.积极探索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鸡(猪、兔)+沼+鱼+菜(葡萄)”的生产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当地新农村带头致富的领头人。  相似文献   

20.
农村能源以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通过沼气工程和秸秆气化工程,产生沼气和秸秆气等生物质能和沼渣沼液、生物质碳、醋酸等副产品。把农村能源工作比作一支乐曲,服务“三农”工作就是这支乐曲的主旋律,江苏省农村能源工作,就是要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唱响服务“三农”工作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