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大学生人文素质建设的重要部分,社会的功利性、网络的生活化、外来语的大量涌入等因素导致高职高专院校语言文字环境恶劣,规范化工作迫在眉睫。领导重视、充分利用大学语文教学阵地、丰富校园高雅文化是高职高专院校净化校园语言文字环境的上策。  相似文献   

2.
外来语言强力渗透与吴语反弹扩张是目前长三角地区语言文字环境的特性。长三角地区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应首先从爱国情感教育入手,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法制化进程以及新语言的规范,营造和谐的语言文字环境。  相似文献   

3.
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语文教育的偏差以及学生主体意识的缺失,目前艺术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亟待提高。高校要加强语文教育,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艺术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浅谈师范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合格的中、小学师资的重要任务,师范生的语言文字素养对祖国的下一代乃至整个社会语言文字水平的提高都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广大师范生中应努力培养和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打好语言文字规范基本功。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词汇、语法和标点符号等三个方面对作家笔下的语言文字错误进行剖析,试图对文学语言规范化提供一点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人们对语文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人们对语言规范化、标准化的认识程度,此文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一是浙江省经济发展与语言文化发展的平衡性与不平衡性;二是浙江省实现语文规范化、标准化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三是浙江省语言规范化建设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现状的调查,发现少数民族教师在教学以外的日常生活中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率并不高,说和写的语言输出技能明显低于听和读的语言输入技能。完全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对于大部分被调查的少数民族教师而言是有难度的,并且在教学环节中少数民族教师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也存在差异。鉴于此提出促进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提高的路径与方法,旨在提高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8.
目前,北京市大兴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合作领域不断延伸,经营内容持续创新,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挥作用逐渐明显。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今后应强化服务,提高合作组织规范化水平;加强引导,提高合作组织带动能力;拓宽领域,提高合作组织进入市场能力;优化环境,形成发展合力;加大宣传,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文化强国战略下高职生语言文字素质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实际语言材料的收集、整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语言文字素质整体偏低。具体表现在: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错别字和语法错误常见、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等。针对以上表现,分析语言文字素质偏低的原因,提出高职生语言文字素质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继续加大的主渠道作用是核心;理顺高校管理体制,使各项管理规范化、有序化是保证;继续深化后勤服务体制改革,提高服务质量是保障;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工作,抓好校风和学风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要学好一种语言必须学习该语言的民族文化。无论是领会词义、运用句型、理解 语篇都离不开了解蕴涵在语言中的文化。大学英语教学既要加强语言知识教学,又要注意文化知识的导入,以增强 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俄语普通词语里有语言文化的影响,语言的词汇搭配受语言文化制约。汉俄语组词造句的规则不同,也反映出汉俄语不同的语言文化。俄语教学不仅要教学生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还要教语言国情知识。要站在语言文化观的高度对普通词汇、词的搭配和语法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3.
关于语言单极化和文化趋同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会导致强势语言拥有话语霸权或文化主导地位,从而有可能出现语言单极化和文化趋同化的趋势,对此,存在不同的态度。多元文化的存在是客观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融和文化多元化是两个并存发展的趋势。我们在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中,既要弘扬本国的传统,又要吸纳强势文化的某些优秀成果,发展多样性语言和多元化文化。目前,英语具有强势语言的某些特征,努力学习英语,对促进文化交流和发展本国经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作为语言最基本组成部分的词汇突出地反映了文化的这些特点。挖掘、传授词汇的文化背景 ,对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掌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汉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关乎中国和平发展、民族振兴的大事。大学生群体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汉语言能力培养和训练主要载体的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也理应受到重视。如何切实提升大学语文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发挥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粗略探讨英语中反映有民族文化特点的词汇.有以下几种情况:1、在两种文化中,在社会意义、感情色彩上等值的词汇;2、在一种文化中存在,而在另一种文化中不存在的附加意义词汇;3、在两种文化中,具有不同文化内涵和使人产生不同联想的词汇;4、在两种文化中,具有附加意义的词汇既能产生共同联想,又存在更细微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女性是儿童母语习得的重要他人。在覃塘壮族聚居地,儿童的母语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在与母亲和奶奶的亲密接触中自然习得,并由此确立了本民族的精神内核、思维方式和民族认同。在当下的跨文化语境中,覃塘女性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文化选择的困惑,提升她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传承能力是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而本地普遍存在的双语现象为民族语言生存与生态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8.
客体语言的使用具有宗教文化作用、昭示规范作用和社会心理作用。从特定文化的物象和事象中对客体语言加以探讨,有利于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使不同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得以共存和共赏。  相似文献   

19.
语言文字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为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语言的规范使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各方面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网络的普及,社会生活中各类语言现象不断地像潮水般涌来。对网络语言应该区别对待,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语言现象固定下来加以推广,使之广泛地为人们的交际服务,而对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成分和用法,则应该根据规范化的要求,按照约定俗成、逐渐规范和词竞众择、适者生存原则,优胜劣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逐步走向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的贫乏,是一些学生在交际过程中遭遇障碍和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语言一刻也离不开文化而存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传播和交流文化的工具。学习语言,必须辅以学习其文化,而文化导入需要遵循原则和讲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