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农村经济》1996,(12):11-13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基本形成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农村集体资产已经形成相当规模。到1995年底,全郊区乡村集体企业和村队集体经营收入为1084亿元,占整个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0%。乡、村、队集体经济固定资产原值已达486亿元,净值362亿元,成为上海郊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实现广  相似文献   

2.
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群众几十年劳动积累的成果,也是农民一项重要的财产权。上海郊区农村集体经济发育较早,从八十年代初期乡镇企业堀起,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拥有相当规模的集体资产。据统计,截止2002年底,郊区农村集体净资产总量为443.7亿元,其中:属于镇、村、队集体经济组织的净资产为192.5亿元,占43%;属于集体企业的净资产为  相似文献   

3.
上海郊区社队工业的基本情况上海郊区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社队工业也有了很大发展。1970~1978年,每年平均以递增28.7%的速度猛增。1978年全郊区社队工业企业共有4,656个,从业人员51.3万人,总收入达15.8亿元,占人民公社三级经济总收入的46.8%。社队工业的发展,对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业生产,支援农业现代化建设,增加社员收入,扩大农村亦工亦农的  相似文献   

4.
正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闵行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迅猛,积累了大量的集体资产。2015年末,闵行区农村集体资产总额约1000亿元,净资产总额250亿元,在全市各郊区(县)中排名前列。其中,村级净资产150亿元,约占全区农村集体净资产的60%。由于发展理念的时代局限性,闵行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对地区经济转型、社会治理、公共安全、人口调控等都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已成为制约闵行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东莞市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重塑集体经济主体,进一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90年代初期,建立了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在原农村管理区(现村委会)一级设立经济联合社,村(现村民小组)一级设立经济合作社,并以经联社和经济社为载体,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到2002年底,全市经联社、经济社两级集体总资产达623.4亿元,总负债15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4.4%;经营纯收入总额56.6亿元,纯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村164个;农民人均纯收入7907元,其中,人均集体经济分配1889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9%。为加强对集体资产的管理,我市于1998年成立了农…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上海郊区的农村股份合作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据有关部门统计,至1994年5月底郊区农村已组建了1800多家股份合作制企业,股本金总额达34亿元。随着股份合作制企业试点范围的逐步扩大以及农村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就其发展态势来看,股份合作经济的组织模式将取代目前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真正体现合作经济性质。根据市场经济“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特征和要求,笔者  相似文献   

7.
牡丹江市1989年农业总收入20亿元,人均收入730元,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比较缓慢。1989年集体经济总收入仅2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10%。集体经济的实力和地位比较软弱。  相似文献   

8.
<正>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中,巩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对于维护农民财产性收入、保障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确保农村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强村富民是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础。但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发展村级经济不能因循守旧走老路,而必须以改革的魄力、创新的思路,走出一条适合各村实际的发展路子。发展村级经济必须情况清、方向明。据上海市农村经营管理站年报统计,至2013年底,上海郊区农村集体资产为3844.6亿元,其中,镇级2754.7亿元,占71.7%,镇均22.0亿元;村级1054.6亿元,占27.4%,村均0.6亿元;队级35.3亿元,占0.9%。在农村集体总资产中,经营性资产3325.8亿元,其中,村级569亿元,占17.1%,村  相似文献   

9.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新的发展。据全国农村合作经济统计资料显示,1996年全国村级集体经营总收入达15618亿元,是1991年的5.8倍,占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7317亿元的ZO.20;村级直接经营净收入村均为4.l万元,是1991年的2.8倍;在农民人均所得收入中,约有5%的收入是来自村级集体经营收入。但从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来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集体经营收入比重呈徘徊下降趋势。村级集体经营收入占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1991年为17.6%。1992年为20%、1993年为22…  相似文献   

10.
《上海农村经济》2013,(4):25-26
近年来,闵行区在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正确处理好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等多种关系,以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为手段,既促进了集体经济保值增值,又让农民获得了财产性收入,创出了一条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利益的新路子。至2012年底,全区已有53个村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工作。2009年—2012年,全区农民分红总额分别为1.09亿元、1.40亿元、2.08亿  相似文献   

11.
南翔镇位于嘉定区东南部,是嘉定区"一核两翼"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翼.在城市化进程中,南翔镇牢牢抓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这一关键,一方面,通过强镇带动村富;另一方面,通过改革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12年,南翔镇镇、村两级集体总资产分别达33.5亿元、7.23亿元,净资产分别达28.4亿元、3.65亿元;镇财政收入15.2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82元,比上年增长11%.经过几年的探索,南翔镇已走出了一条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致富农民的新路子.他们的做法是: 一、构建村级经济发展"造血"机制 南翔镇历来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并且注重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造血"机制,促进村级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建立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社区型综合性经济组织。它发端于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孕育于互助组、形成于初级社、定型于高级社、强化于人民公社时期。1978年改革以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主要分为人民公社解体初期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等阶段。  相似文献   

13.
王宪章 《农村展望》1990,(12):35-35,31
家庭联产承制的推行,确立了农户作为农村社会经济细胞的地位,重新把农业生产的着眼点建立在劳动者对个人利益的关心上,初步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有效结合。牡丹江市郊区农村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超常速增长趋势。1984年以来,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7亿元,增长了11倍;人均收入达到1,100元,增长了2.5倍。与此同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中的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脆弱,已经无法满足农民对社会化服务的渴望。如何使村级集体经济走出困境,并不断发展壮大?笔者就牡丹江市郊区农村的实践提出了两点看,谨供商榷。  相似文献   

14.
路桥区是全国市场经济发育最早的地区之一,10多年来,全区已经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格局。1995年,全区2.3万余家工业企业中有90%是民营企业,136.4亿元工业产值中有80%是民营企业创造的。但是,路桥农村集体经济并没有因为市场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而削弱,反而得到不断发展。1995年,全区301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8977万元,村均达到29.8万元,其中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有141个村,占总村数的47.8%,收入在百万元以上的有18个村。回顾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程,我们主要有以下体会: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需要,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在市场经济发育的最初时期,一些人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就是各显神通,农  相似文献   

15.
<正>闵行区现有涉农街镇11个、市级工业区1个,行政村111个,镇经济联合社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136个。2023年底,全区农村集体总资产1356.78亿元,净资产322.02亿元。总收入107.31亿元,总支出93.70亿元,净收益13.61亿元,几项指标位居全市涉农区首位。全区共有97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了收益分配工作,分配总额达8.14亿元,受益成员21.45万人。一、运行态势分析从总体来看,闵行区农村集体经济充分发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机遇的辐射效应,在落实乡村全面振兴推动下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从内部肌理分析,闵行区集体经济运行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东莞市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重塑集体经济主体,进一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90年代初期,建立了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在原农村管理区(现村委会)一级设立经济联合社,村(现村民小组)一级设立经济合作社,并以经联社和经济社为载体,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到2002年底,全市经联社、经济社两级集体总资产达623.4亿元,总负债15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4.4%;经营纯收入总额56.6亿元,纯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村164个;农民人均纯收入7907元,其中,人均集体经济分配1889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9%.为加强对集体资产的管理,我市于1998年成立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2001年升格为副处级单位.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7.
1993年郊区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据统计,工农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比上年增长33%;国民生产总值实现338亿元,比上年增长31%;出口创汇完成117亿元,比上年增长37%;地方财政收入超过40亿元,比上年增长18%;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650元,比上年增长19%。郊区农村经济所以能快速发展,主要是农村各级组织认真贯彻了年初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了县(区)域经济综合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营管理》2003,(7):36-37
广东省东莞市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重塑集体经济主体,进一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90年代初期,建立了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在原农村管理区(现村委会)一级设立经济联合社,村(现村民小组)一级设立经济合作社,并以经联社和经济社为载体,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到2002年底,全市经联社、经济社两级集体总资产达623.4亿元,总负债15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4.4%;经营纯收入总额56.6亿元,纯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村164个;农民人均纯收入7907元,其中,人均集体经济分配1889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9%.为加强对集体资产的管理,我市于1998年成立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2001年升格为副处级单位.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刘家疃村位于山东省莱西市夏格庄镇东南,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近年来,该村大胆创新求发展,一心为民谋福祉,整合农村各类资源,激活农村经济要素,争赢村级集体经济的"改革红利",建成村级产业实体,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新突破。2017年,村总收入达到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8万元。一、转变思想、调整结构,积极探索致富之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营管理》2000,(7):31-3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区农村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农民收入增加。至1999年 ,全区村级集体资产总额增加到17.87亿元 ,所有者权益13.9亿元 ,当年收入在百万元以上的村26个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59元。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放在农村工作乃至整个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 ,不断适应新形势 ,提高新认识 ,采取新对策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放在全区农村工作和整个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位置来抓 ,及时研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对策措施。每年的区农村工作会议、经济工作会议都把发展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