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李湖江 《中国西部》2014,(24):74-75
<正>行走在教育的大道上,教师应该果断地继续前行,把教育当成是一项事业而不是职业,让自己身上的优势与教育进行对接,在努力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尽情地享受教书育人这一过程,让自己的职业生命始终流淌着一种幸福的热流。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虽然外在力量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我"始终是最重要、最值得关注的一个词。所以,教师的专业成长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努力实现四个"自我"。走上讲台,积极认可自我价值由于种种原因,教师选择了现在的这个职业,但是由于薪资待遇、社会地位等一系列的原因,有些教师并不是非常认可自己现在的职业。在这里,笔者要说的是,教师既然已经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一职业,就应该安  相似文献   

2.
方英 《现代乡镇》2006,(10):9-12
认同与职业认同在对认同的研究中有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对和认同相关的社会结构的研究;另一个是对内在的自我证实的过程研究(Sheldon Stryker,Peter J.Burke,2000)。前者可以称为社会认同,指的是一个人关于他属于一个社会类别或群体的理解,在这个社会认同形成机制中包括自我归类和社会比较两个重要的过程;后者可以称为个体认同,这种认同将自我归类为一个独特的实体,明显的不同于其它的个体。对于职业认同的把握,我们可以相应的从这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一个是职业的社会认同,是指社会大众对某一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功能的理解;另一个是职…  相似文献   

3.
贺静  李兴军  王玉玺 《理论观察》2023,(11):142-148
身份认同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和高校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研法获取数据,着重分析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认同特征及其与形象认知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认同呈现差异性与积极姿态,个体认同、角色认同及阶层认同等维度趋于中庸型认同,情感认同维度偏好进取型认同;形象认知与自我认同整体上呈现弱关联,不过,高校和大学生形象认知与个体认同呈现较强关联,中庸式形象认知形塑平凡认同,高阶式形象认知形塑精英认同。这些结果表明,在个体化转向语境下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可能被高估或社会放大,他们认同平凡生命姿态,却也向高阶认同暗自奋进,营造高校和大学生高阶形象是强化积极型身份认同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网络虚拟交往是网络交往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青年人际交往形式的发展。网络虚拟交往中,青年形成的自我认同的力量、自我认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网络虚拟交往中青年的自我认同出现了危机:青年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相分离、青年虚拟自我与社会关系相分离。提升网络虚拟交往中青年的自我认同,必须确定青年自我认同的标准、引导青年树立正确认识网络的观念、积极正确地利用虚拟网络交往。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局部认同危机是指人们对政治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持一定程度的怀疑态度.《叫魂》勾勒了一幅因底层民间社会的"叫魂"事件而引起的自上而下的"全社会恐慌".这种恐慌实质上反映了意识形态局部认同危机.文章将从民间社会、弘历皇帝及其官僚阶层对恐慌事件所做出的反应来探讨"盛世"背后的意识形态局部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6.
自我认同是人在内部与外部能量交换的过程中产生了自我经验,同时通过自我反思,形成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跨越的过程。自我认同表现为对理想自我的占领,对理想的职业形象、生活形象的自我塑造。成人经常处在再社会化的过程中,处在自我再认同之中。我们深入探讨成人的自我认同有重要意义,自我认同是个人成长的源动力,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7.
刘婷  李若衡 《特区经济》2014,(10):148-150
受传统户籍制度与现实工作生活影响,农民工到底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的边界模糊,属于被边缘的群体,引发了农民工自我认同与身份认同危机。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技术素质的提高、年龄结构的变化,他们更加渴望融入城市主流生活并享受与城市人群同等的各项社会权益。积分入户政策从制度上肯定了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路径与各种社会权益,是中国户籍改革的一大进步,既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市民化的实现,还可有效解决农民工身份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8.
消费社会成为现代社会的特征,多元社会下传统的、稳定的自我认同结构被改变。消费社会成为自我认同的新方式,但其具有的脆弱性也日益暴露出来,对个体的自我认同产生新的危机。危机背后的出路是什么?具有稳定性、深刻性的常人社会似乎是弥合消费社会下个体认同碎片化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9.
学习者在英语角内外交际模式的变化与他们的自我认同变化呈正比.某种交际模式的使用,体现交际主体对相应的自我认同的接纳;在交际模式发生转变的同时,交际主体对自我的认同也会发生变化,即:在社会语言学影响与支配下,自我认同与交际模式是内在与外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并以英语角为焦点,从社会语言学角度透视外语学习和外语学习者自我认同构建的相互关系,使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关注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0.
职业认同感是人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达成组织目标的心理基础。敬业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职业认同各维度与敬业精神的各维度均存在统计意义上的相关关系;自我认同和关系认同对从业人员的精力投入影响作用明显;职业认同四个维度均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效能起作用;自我认同、关系认同与组织认同在从业人员的职业忠诚方面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类认识的发展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发展过程。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王国,受主客观条件束缚,无法驾驭多种教育因素。自由王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理想境界,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政府要营造教师成长的社会环境、教学环境,国家要制定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法律政策;教师要具备敬业精神、对学生和对自己职业负责的责任心,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论,对教育实践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继续迈向新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12.
毛文静 《发展》2010,(4):147-147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毫无疑问,当前的课程改革进入了反思阶段。  相似文献   

13.
在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中,其重要的发展途径就是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的能力,而职业认同在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中提供了相当大的推动力。通过增强专业认知、加强专业生涯规划、完善专业能力评价体系、加强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等途径,促使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提高,借此来提高专业能力的主动性,明确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方向,也使幼儿教师专业能力评价更具有科学性,营造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氛围。  相似文献   

14.
舒亭亭 《老区建设》2013,(16):56-57
面对时代的要求和自身职业发展的迫切性,高校外语教师只有增强元认知能力培养,加强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培养终生学习意识,不断利用元认知知识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提升自身素质和专业地位,使自己的职业得以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校思政教师职业认同的主流是积极的。但少数教师也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职业意识模糊、敬业精神不佳以及对职业环境评价消极等问题。应对措施有三:一是思政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理想信念教育,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二是思政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强化职业意识;三是改善思政教师职业发展外部环境,为其工作和生活提供客观支持。  相似文献   

16.
薛萍 《西部大开发》2011,(4):117-117
“研修”是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历史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决定历史教师不是“一次性的专业教育”就可以成绩斐然。历史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应通过“研修”的途径来促进自身职业的进一步专业化。“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不仅是历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新轨迹,而且也是提升新课程历史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的强弱,不仅关系到免费师范生对自我职业角色的认识与定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我培养意识,而且直接影响到高师院校能否培养出优秀的教师,提高我国未来的教育质量。通过问卷法、访谈法等方法对陕西师范大学部分免费师范生进行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在专业、家庭居住地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年级上呈现显著差异。要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策略建议,为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新文化,它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他们的肩上。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多样化的影响及片面的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下,部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产生了一定的认同危机。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并积极找寻对策,增强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认同,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自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农民来到城市务工,身份与职业上出现不匹配,从身份意义的维度侧重于是农民,从职业意义的维度侧重于是市民,"第三种人"的模糊的自我认同对农民工城市发展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群体的成长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建设大业,同时每个大学生个体的成长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和谐幸福。在现代社会中,高校、家庭、社会需要通力配合、协同育人。本文从人格发展理论中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危机入手,分析家庭教育如何采取适当的策略,以便帮助大学生顺利度过这一人生发展阶段,实现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