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丐 《中国西部》2012,(32):66-85
蒲江古属蜀国,建县始于北朝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称广定县。蒲江有一条大河,因沿河盛产用于织席或做灯芯的蒲蔺(蒲草)而被叫做蒲江。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取“江以草为名,县以江为名”,而将广定县改名为蒲江县,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2.
王正荣 《中国西部》2012,(13):92-95
“产城一体”注重城市载体和经济内核的融合发展,通过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动态调整,有利于实现产业互动、生态人居和城乡统筹发展。这正是“两化”互动发展在蒲江的具体落实。——中共蒲江县委书记施跃华  相似文献   

3.
王鑫 《中国西部》2014,(45):24-25
蒲江餐饮最大特色就是浓郁的乡气息:鸡是深山林地放养的"跑山鸡",鱼是湖中河里自然生长的鲜鱼,羊是青草饲养的生态羊……在蒲江所品尝到的各类特色菜肴的主选原料均是纯天然"土货",因而具有肉质细嫩、鲜香浓郁、野味浓厚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 《中国西部》2012,(31):32-33
蒲江始终坚持“生态经济立县、绿色产业富民”发展理念,坚持走一条结合自身实际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也是一条全民参与的发展道路。其中,蒲江本土出生的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简称成都新朝阳),就在身体力行,从公司成立近30年来,就一直致力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保障每—个家庭餐桌的健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7月,骄阳如火,热情的阳光伴着记者一行从成都出发,经绕城高速上成雅高速,不过一小时,就抵达蒲江县,清新的空气和洁净的街道迎面而来。车在蒲江域内行驶,正在打造"中国西部茶都"的成佳镇,成片的茶园葱翠如茵,茶香清溢;复兴乡万亩猕猴桃在阳光下摇曳着身  相似文献   

6.
蒲江,川西平原西南边缘的一块碧玉,四川省唯一的全国生态示范县。虽然距特大城市成都仅70公里,但至今令人惊叹地保留了极为完好的生态系统。那里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达45.5%,四季繁花似锦,鲜果溢香,绿水盈野.空气清新,有“天然氧吧”之美誉;那里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食品、生态人居名符其实,加之社会安定,民风淳朴,人与自然和谐相生,开发与保护有机并存,堪称中国西部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典范。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沿成雅高速赶往蒲江,40分钟的时间里,满眼春色让人应接不暇:黄灿灿的油菜花铺满乡  相似文献   

7.
王鑫  王静 《中国西部》2014,(45):44-49
据考证,蒲江最早的农业活动可以追溯到四千年以前。这块气候温润、土壤肥沃、水资源条件良好的大地,经过蒲江先民的辛勤耕耘,成为古蜀早期农业文明起源和发展的中心区域。期农好年业的以文大前。据明地,考起这证,源经块和过气蒲发蒲候江展江温最的先润、早中民的心的土农区辛壤业域勤肥活。  相似文献   

8.
罗晓庆 《中国西部》2013,(22):46-48
去年,蒲江踩着全市"五大兴市战略"的步伐,道路发展规划的思维发生了质的改变,用"两轨两高五快"的规划快速交通网络骨架替代原有的"两轨、两环、四纵六横"的规划思路。蒲江正站在更高的位置来谋全局。未来十年,蒲江将借力交通,旅游产业、农副产业等将在更立体的空间里得到广阔发展。  相似文献   

9.
胡宏  马君豪 《中国西部》2012,(22):61-65,60
蒲江始终坚持“特色化、追赶型”发展,走的是一条民富县强、共同富裕的道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只要我们真正在为老百姓做实事、办好事,我们的工作就会有强大的支撑和不竭的动力。唯有如此,坐在县委书记这个位置上,我才心安理得。——施跃华  相似文献   

10.
<正>蒲江,因盛产的高端猕猴桃品种"金艳"而享誉世界。这里拥有与"世界猕猴桃之都"新西兰特普克相似的生态气候条件,是猕猴桃规模化、商品化种植的宜产区,是未来的"中国猕猴桃之都"。2013年,联想旗下现代农业品牌佳沃的强力入主,不仅带来的业界影响深远,而且对于蒲江这个多年来从发展现代农业中获益良多的成都远郊县,更将带来具有革命性的产业影响。在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看来,"联想务农"也是实现"产  相似文献   

11.
王鑫  王静 《中国西部》2014,(45):30-35
古哲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人自古就对山水有一种特殊的情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与人的"品格紧密相连,好的山水能让人赏心悦目,陶冶性情,而位于成都西南部的蒲江,则将石象湖之秀、西来古镇之幽、成佳茶乡之灵囊括其中,实属罕见。行游蒲江,不妨在一盏香茗、一杆鱼竿中,静静感悟蒲江这座山水之城的闲情与雅趣。  相似文献   

12.
胡静 《中国西部》2012,(22):50-59
一个地处成都远郊的小城,在城市发展中不盲目追求效益,不急功近利在经济指标上一味追赶,而是立足自身实际筹谋未来,抓住“以人为本”的核心,创新理念,以长远的眼光谋划可持续性发展。蒲江,一幅城美民富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13.
王鑫  张籍匀 《中国西部》2014,(45):26-29
六合鱼的吃法也很特别,装在一个大洗脸盆端出来,用一个大勺舀到碗里吃,入口麻辣鲜香、酸爽滑嫩,让人又麻又辣,直呼过瘾。另外,鱼头还可做成鱼头豆腐汤,一解口中麻辣,可谓"一鱼两吃"。啰嗦血旺是蒲江县一道著名的特色菜肴,制作好的啰嗦血旺汤汁红亮、麻辣鲜香、滋味浓厚,是一道值得一尝为快的蒲江名菜。  相似文献   

14.
秋千 《中国西部》2013,(19):56-57
四川蒲江,成都的南大门,这里拥万顷森林,覆盖率高达50.05%,枕三大湖泊,俨然成为成都平原上的"天然氧吧"。蒲江以良好的生态资源为支撑,以全产业链的高效生态现代农业为基础,以生态型、低碳型的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以生态休闲的旅游业为新增长点,以"宜农、宜游、宜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2013,(22):42-42
编者按:2013年6月,中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聚全球目光于一身,精彩演绎财富故事,成为当前"全球经济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城市"。成都西南远郊小城蒲江,依托自身的自然条件,多年来坚持"生态立县"的战略,发展现代农业及关联生态产业,生  相似文献   

16.
胡宏 《中国西部》2012,(22):3-3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进入《中国西部》杂志记者视野是一个巧合,本社一记者到该县一多年未去的远房亲戚参加婚宴,回到杂志社后把蒲江描绘成了人间仙境:外出打工农民90%回流了,昔日泥墙草房变成了一幢幢独院别墅,田野山岭要么是葱葱郁郁的茶树,  相似文献   

17.
1992年12月1日,農歷冬月初八,這是中國農村傳統風習中“宜室宜家”的日子。當我挎着相機來到成都蒲江縣西來鎮大田村七組“火娃”李進玉家時,眼前是喜氣洋洋的吉慶場面:幾百名鄉親前來祝賀,十多家報社的記者前來采訪。縣、镇干部為“火娃”作主婚人。我撳開快門拍下了“火娃”與新娘岳文芳對咬喜糖的鏡頭。到此,我五年來追踪“火娃”  相似文献   

18.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切实增强成都"五中心一枢纽"支撑功能,这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成都市的奋斗目标。蒲江,作为成都市的一份子,本着小县也要有大作为的理念,充分发挥自己的生态优势,坚持绿色发展,集中打造以生态工业为主导、以生态旅游业为支撑、以都市生态有机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成都加快建设西部经济中心贡献蒲江力量。  相似文献   

19.
涂薇 《中国西部》2005,(5):38-41
我们很幸运,在茶香撩人的季节来到蒲江。俗语说“三月三,茶出山”,清明前后正是新茶上市的好光景。此时的蒲江,风轻,水碧,草木苍翠勃发,满目是春天特有的清新与明丽。无茶不成仪,殷情的主人就着醉人的春光为我们沏上春茶,一时间茶香缭绕,但见细嫩青翠的茶芽在杯中极优雅地摇曳着身姿,载浮载沉,说不出的灵动与飘逸。我们捧着那一杯香茗竟好似捧着一泓碧绿的春水,徐徐饮之,只觉口甘神爽,唇齿留香,一股清洌之气直润心脾。好茶!主人自豪地说,这便是产自成佳镇的“雀舌”。  相似文献   

20.
黄远,2002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毕业至今一直在蒲江县蒲江中学担任语文老师,2009年开始担任蒲江中学教务处副主任一职.作为学校中层领导,出生于1979年的黄远老师似乎有些太年轻了.记者最开始跟黄远联系是在QQ上,"小豆·黄老豆"的昵称让人忍俊不禁,不知不觉也被他的快乐情绪感染了.这个乐呵呵的年轻教师教学水平却一点也不含糊,带了4届学生,出了2个县理科状元,1个文科状元.由他负责的2013届学生,创造了本科升学率75.6%的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