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佤族先民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文化,木鼓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在佤族人民心中,木鼓既是崇拜之物,又是通神之器、通天之鼓。木鼓是佤族民族精神的象征。木鼓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这其中摒弃了不良的习俗,发扬了优良的内涵,传承了佤族优秀的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从而成为佤族文化的瑰宝。  相似文献   

2.
佤族是中国古老民族之一,也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佤族"司岗里"民俗民间体育文化是佤族历史文化的丰厚遗产,佤族传统体育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可以说每一项体育运动中都融入了佤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长期以来这些体育运动项目不但深受佤族人民喜爱,而且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司岗里"民俗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蕴含了巨大的民族文化精神和宝贵的体育发展经验。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云南佤族传统体育运动进行分析,深入探究"司岗里"民俗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并对现代体育发展有所启发,可以说这一经验的获取也是发扬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来自远古,带着神秘关于佤族,在史书中记载得并不是很多。大多数时候,佤族是和南方的其他少数民族记载在一起的,所以,对于佤族的久远历史,到现在为止我们知道的东西并不是很多。有记载说,在周秦时期,佤族先民是"百濮"的一支,被称为"濮子蛮""古喇""哈佤"等。不过,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知道,在历史的河流里,佤族  相似文献   

4.
"魔巴"是佤族社会中从事原始宗教祭祀的巫师,是佤族传统社会中的"知识分子",对传承佤文化并推动佤族社会发展起过重大作用.应历史地辩证地看待"魔巴"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5.
若你到了云南沧源,一定得去翁丁原始村走走,那才是真正意义的佤乡.翁丁的"翁"为水,"丁"为接,翁丁,意为连接之水.这里正因有几条小河相互连接而得名. 在这里,你可以听到佤族村民原生态的歌,看到佤族男女没加修饰的舞姿,喝到山泉水发酵的水酒,吃到正宗的鸡肉烂饭,看到佤族小伙与剽牛斗智斗勇的激烈场面,听到比<小河淌水>还荡人心怀的情歌……  相似文献   

6.
民居是民族文化的智慧与结晶,积淀了民族文化发展与变化的历史痕迹。佤族的传统民居体现了佤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佤族所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探求佤族传统民居深层的文化意蕴,在今天创造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新建筑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该文分析了广西各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具体性、多样性与民族性等特点的自然崇拜文化;阐述了广西各民族自然崇拜的表现形式;并从形式上和本质上分析了自然崇拜的内在逻辑即体现着人们对可持续生存的价值追求。该文以此为基点,阐述了在推进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当代实践中,传统自然崇拜文化可转为对生态建设的文化支持,传统可持续生存观"转化"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价值认同基础。  相似文献   

8.
佤族的创世神话,蕴涵和展现了世人同宗,团结友爱;勤劳勇敢,为民造福;善恶有报,惩恶扬善和诚信友善,重义轻利等伦理道德观.研究佤族创世神话中的伦理道德观,对于弘扬佤民族精神,建设佤族和谐社会,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之中,关公崇拜是俗文化兴起的产物,是社会道德情感社会潜意识孕育产生的一个道德模范,经典的三国演义为关公崇拜提供了有力的文本支撑,历代统治者的推波助澜也为这种崇拜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关公崇拜背后有着深厚的道德内涵和社会价值,它所推崇的"义"是一种超越传统血亲关系的品德。这种品德即使在今天的商业社会也有着其存在发展的土壤,这也是关公崇拜得以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郑再非 《宁波通讯》2014,(14):39-39
<正>7月5日,象山影视城首届泼水节在"大理皇宫"里举行,游客们纷纷在这里畅享了水的活力与多情,欢度别样盛夏。活动现场,泼水小丑身着滑稽服装,佤族小伙与少女尽情狂舞,在身着比基尼和东南亚风情沙滩装的领泼女郎带领下,游客们不分男女老少在激情  相似文献   

11.
狂欢节     
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保持着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摸你黑"狂欢节,佤族群众互相把药泥抹在对方身上表示祝福。这个狂欢节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加。在人潮涌动中,在泥浆飞溅中,狂欢的人们卸下所有的谨慎和伪装,一个个地袒露着自我。  相似文献   

12.
对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沧源农村佤族学生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佤族学生学习普通话在声母、韵母、声调、儿化和轻声、朗读和说话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解决的办法是:提高思想认识;掌握技巧方法,勤学苦练;改革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佤族地区人口素质现代化水平不高,低于云南省及全国平均水平,其原因是临沧市经济发展水平低、教育与医疗保障投入不足以及特殊的区位条件所造成的.因此,要提高佤族地区人口素质现代化,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佤族地区人口素质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佤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佤族的饮食习俗是佤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挖掘佤族饮食的文化内涵,彰显其独特之处,把佤族饮食开发做大做强,使其为佤族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赵公明新语     
神并非一种抽象的概念,一种幻想的东西,而是持有某种劳动工具的十分现实的人物。赵公明即是如此!人一旦有了"神"的境界,就成了圣人,譬如孔圣人就知行完备、言行至善,有了神仙的品质;人一旦被称为神,就被产生出一种带有图腾式的崇拜,不但被世人顶礼膜拜,从此可以知行自然,不再受人间万事万物的束缚。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佤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境内。佤族人民的节庆活动很多,主要有迎新谷节、播种节、新水节、“比安南尼”节、春节等。佤族的节庆活动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体育文化因子,极大地促进了佤族人民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曹寅蓬 《走向世界》2013,(21):96-98
<正>日本茶道用冈仓天心的一句话说就是——茶道基本上是一种对不完美的崇拜,就像它是一种在难以成就的人生中,希求有所成就的温良企图一样。那么,作为日本茶室中的核心所在,"釜"则承载了这一切。村田珠光曾提出过"谨敬清寂"为茶道精神,千利休只改动了一个字,以"和敬清寂"四字为宗旨,简洁而内涵丰富。"清寂"也写  相似文献   

18.
赵莉 《发展》2009,(11):148-149
崇拜鸟是图腾崇拜的一种,全世界的崇拜鸟灵有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都崇拜太阳鸟。在中国崇拜鸟几乎与太阳崇拜融为一体。在新石器时期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彩陶中,有大量的鸟纹和蛙纹。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中,发现许多双凤朝阳纹的牙雕、骨雕。同样题材南方很多地区均有发现,这与《尚书·禹贡》扬州“太阳鸟攸居”的记载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领袖崇拜是人类历史上亘古常新的话题,本文通过对胡锦涛温家宝的偶像崇拜群体"什锦八宝饭"的研究,发现网络时代的领袖崇拜模式呈现平民化、个性化等特征,这种去神化的崇拜模式与网络技术和开放的政治大环境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近代史上,尚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云南沧源佤族人民,与英、日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英勇不屈的斗争,保卫了祖国边疆,弘扬了民族精神,加强了佤族同各民族人民的联合与团结,贡献重大,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