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计委员会运作机理分析及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计委员会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公司治理制度。探讨了审计委员会的运作机理,总结了审计委员会的职能,并力图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其治理效应。最后提出了对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建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审计委员会作为协调公司内部利益关系而产生的监督机制,其设置的理念在于通过提高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实现对公司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以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审计委员会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前提在于其独立性。有效的审计委员会制度设计,必须在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下,从符合审计委员会制度本原及其合理定位出发,直接由股东大会选举并对其负责,履行对经营者实施审计监督的职能。  相似文献   

3.
审计委员会制度能否有效防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以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与防止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关系为视角,采用Logistic模型对2003—2007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417家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及其治理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和提高其治理效果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李治军 《经济师》2007,(6):224-225
审计委员会是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其功能包括监督财务报表、管理内部审计、监控外部审计、审核内部控制制度等。保障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发挥应有功能的措施是制定规范的审计委员会实施指南,确保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划清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的职责,加强审计委员会与内外部审计人员的沟通。  相似文献   

5.
随着审计委员会在西方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其对公司治理及防范公司舞弊方面的显著帮助也得到了印证。然而每个事物总有它的多面性,审计委员会作为一个主体,在它加强公司内部控制的同时,公司的运营成本会由于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和运作而大大提高,这也给公司带来了的负担,这样一定程度上就损害了公司股东们的利益。文章针对中美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的成本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通过中远航运典型案例分析了我国审计委员会设立的情况,以及审计委员会在公司中的运作成本和带来的效应,并得出了积极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张红英 《生产力研究》2004,(12):209-211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上市公司发展的基石,审计委员会的设立是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通过对审计委员会设置模式的比较,提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设置模式选择思路和应理顺的各种关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为了切实发挥审计委员会功能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还没有真正发挥应有效用,其主要原因是公司治理结构、监管机构以及审计委员会制度本身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应该分析这些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如何加强审计委员会监管、完善绩效考评制度、强化经济利益独立性、细化审计委员会实施细则等思路措施,以企找出推进审计委员会制度建设的根本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我国推行审计委员会制度之前的公司样本,从会计独董对不利审计意见规避的角度来验证会计独董是否影响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治理效率.本文的经验证据显示,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并配备具有会计专长的独立董事,更趋于积极规避不利审计意见.而且,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所聘会计独董的背景不同,其在规避不利审计意见上存在显著的行为差异,因而总体上我国审计委员会具有治理有效性和治理效率的差异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评分作为信息披露透明度的代理变量,利用排序选择回归从管理层持股、第一大股东、独立董事、董事会规模、公司治理会议以及审计委员会等六个方面验证了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透明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持股、董事会规模对于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公司治理会议与信息披露透明度负相关,第一大股东、独立董事以及审计委员会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以审计委员会为核心的内审监督体系的作用。内部审计应积极参与公司的风险管理,以内部控制制度为重点,加强公司各项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角度构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标,立足于沪市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实证证据,从外部审计、公司治理和公司基本特征这三个角度,实证检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审计师类型、审计委员会财会专业管理水平、审计委员会非财会专业管理水平、监事会规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公司规模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董事会会议频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系列研究为提高其信息披露质量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功能及保障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计委员会是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不同国家和机构对审计委员会的功能有不同的界定,并有相应的保障措施。保障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发挥应有功能的措施是:确保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制定规范的审计委员会章程并保证实施;划清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的职责,明确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保证由审计委员会提议选聘或改聘注册会计师;明确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审核责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审计质量的视角,以2008~2010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不同产权性质下外部审计的治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低质量审计样本与高质量审计样本相比,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降低会显著增加经理人代理成本,这说明外部审计具有治理效应,高质量的外部审计能缓解经理人代理冲突;进一步区分国有和非国有上市公司后发现,在国有上市公司样本中,高质量外部审计发挥的治理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文章检验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审计定价是否充分考虑了公司外部治理特征及其风险,并探讨了外部治理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机理。研究发现,外部治理尽管在审计定价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治理效应不太明显,部分重要的外部治理风险因素并没有在审计定价中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15.
审计委员会产生于美国30年代末引发的迈克森·罗宾斯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首先对该案件做出反映,建议上市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以提高公司财务信息的诚信,并且得到了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支持.后来,随着舆论不断强调公司对股东及社会的责任,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在监督财务报告质量、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内外部审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对同样是重要治理内容的税收规避问题却着墨甚少.本文选取2000—2014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双重差分的方法检验了审计委员会对于企业避税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与企业避税显著负相关,且在设立之初治理效果显著,后续年度则不明显,抑制作用的持续性有待提高.双重差分的结果表明,相较于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企业,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企业在设立之后对避税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本文的结论补充和拓展了审计委员会治理作用与代理避税观的相关研究,对企业实践和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叶 《现代经济信息》2013,(11):243-244
近年来,随着全球舞弊案件的频频发生和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的产生,审计和公司治理的协调运作问题更加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内部审计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在公司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现代企业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相互关系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针对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来探讨公司应如何改进和完善内部审计,使其在公司治理中的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视角的内部控制——基于审计委员会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控制在组织结构中是存在科层结构的,治理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上层建筑,是管理控制和交易控制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构建大股东、经理人以及审计委员会的三方博弈模型,本文分析了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控制中的作用机制,指出审计委员会本身的能力和素质是贯穿整个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机制设计的关键要素,以此为基础,提出完善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健全公司治理控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之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中达 《现代财经》2004,24(6):33-35,47
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的基本要素,在财务信息披露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介绍审计委员会制度的起源和在各国的发展情况,说明审计委员会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内部控制,因此与我国上市公司的监事会制度在本质上有很大不同。审计委员会只有具备足够的权威性、客观性、胜任能力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上市公司迫切需要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一)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需要1.可以弥补董事会的“功能缺陷”。在我国公司股份制改造中,董事会主要是为了满足法规要求而虚设的,对其功能、结构等缺乏正规的制度安排,未能真正履行其在受托责任关系中的基本职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可以发挥董事会对公司管理当局的监督与制约作用,能够帮助董事履行其在财务报告方面的责任,增强社会公众对公司公开财务信息的信心。2.可以改善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内部人控制是指不少公司内部管理层高层人员同时兼任董事会成员,并对公司董事提名具有很大影响力,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