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仲裁裁决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裁裁决是仲裁庭对仲裁当事人争议的实体问题所作出的结论性意见,它与终局判决具有相同的效力。为了保证仲裁裁决的公正性和仲裁程序的合法性,仲裁裁决的既判力仍应受到法律必要的控制与审查。为了保证仲裁裁决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对仲裁裁决司法审查应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科学的划定司法审查的范围,即对仲裁裁决进行适度的审查,不仅有助于仲裁优势的充分发挥,保证仲裁价值目标的实现,还能促进我国仲裁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仲裁裁决撤销制度的存废或如何完善在我国存在着较大的争论。简单地废除该制度会有很多弊端,正确的方法应当是将受理的人民法院的确定因素由"仲裁机构所在地"改为"仲裁地"、缩短申请撤销裁决的时限、完善仲裁裁决的撤销理由、改进撤销仲裁裁决程序中重新仲裁规则、重构撤销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程序和决定的形式与效力规则等。  相似文献   

3.
阿根廷是南美一个重要的国家,是中国在南美的重要贸易伙伴.阿根廷的仲裁制度具有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特点.阿根廷各省有各自不同的民事诉讼规则,但这些规则都是相似的,都建立在共同的原则和制度之上.阿根廷法律允许当事人通过仲裁解决争议,并由法院强制执行.阿根廷仲裁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允许当事人对仲裁裁决提起上诉.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介了世贸组织的仲裁制度,论述了我国加入WTO后仲裁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WTO争端解决机制以其权威、高效、快捷、强制的特质及其国际性、独创性、专业性、复杂性和实用性,必将给入世后中国的争端解决机制带来巨大的冲击。在协商、斡旋、调解、调停、诉讼和仲裁诸多争端解决机制的具体解纷方式中,仲裁是常选的方式。检讨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仲裁制度,使之与国际仲裁制度对接与整合,将是我国入世后必须要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解决国际民商事纠纷时,国际商事仲裁以其"快速、经济"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当事人的青睐.仲裁费用对于纠纷的解决具有较大意义,一方面当事人缴纳的仲裁费用是支撑整个仲裁程序的唯一来源,另一方面仲裁费用制度对于仲裁程序的推进存在一定关联.就仲裁费用的分担而言,通常依照仲裁协议、国内法、仲裁规则或者公平原则处理.在国际商事仲裁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国际商事仲裁费用规则在很多方面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7.
仲裁与诉讼是处理民商事争议的两种形式,亦都是民事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两者关系的历史透视、异同之比较以及互动关系的剖析,进一步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利于在法律上正确设定和协调仲裁与诉讼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现行机构仲裁浓重的行政色彩偏离仲裁机构本身之属性,其设立和管理上的行政色彩不利于我国仲裁事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而作为另一种仲裁形式的临时仲裁被现行法排斥,这种立法模式使得我国与外国在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时不对等。基于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完善仲裁制度、保护当事人利益、解决仲裁形式单一化的需要,我国亟需建构临时仲裁制度。建构临时仲裁制度应该在思想观念上转变且体现仲裁的非国内化;重新定义仲裁协议规范;确立临时仲裁员制度并适时建立仲裁协会;承认现有社会团体组织之临时仲裁权。以上尝试可在仲裁机构必要协助下完成。  相似文献   

9.
公共秩序保留是拒绝承认与执行仲裁裁决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从仲裁中公共秩序的范畴入手.阐述了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结合我国的仲裁实践,分析了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我国的运用,最后本文还对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文章认为限制公共秩序的运用,从而使国际商事仲裁这一争端解决方式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0.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是国际仲裁的基础,其主要原则包括仲裁协议的人身性、强制性、书面要求以及仲裁条款独立性原则等.随着国际商事交往的发展,有关仲裁条款对第三人的效力扩张问题慢慢突显出来.以债权转让后仲裁协议对受让人的约束力问题为例,剖析赞成者和反对者的观点,可以发现,承认仲裁协议的效力扩张某种程度上在仲裁实践中是可行的,对推动仲裁制度的进步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相互协商程序是目前中外税收协定争议解决的唯一方法,但是这一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为了弥补传统相互协商程序的缺陷,国际税收仲裁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目前OECD税收协定范本中的仲裁条款、欧盟仲裁公约、国际商会的仲裁标准条款反映了国际税收仲裁的最新发展。我国在进一步引进外资的过程中有必要在税收协定中引入仲裁条款,以更好解决税收协定争议。为了维护国家税收主权,中外税收协定中的仲裁应该是一种“补充性”的争议解决方法.应该采用强制性仲裁的方式,应该赋予纳税人一定程度参与仲裁的权利,国际税收仲裁裁决只应在纳税人同意接受后才对缔约国主管当局有约束力。  相似文献   

12.
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建设具有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是国家的一项方针政策,但传统的期货纠纷诉讼方式存在许多弊端,阻碍了这一政策的落实。采用仲裁方式解决期货交易纠纷有其独到的优势,符合我国国情且与国际通行的做法接轨,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期货纠纷仲裁制度是国内期货市场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仲裁应当成为解决我国期货纠纷的最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3.
《自贸区仲裁规则》借鉴吸收了国际上先进的仲裁经验和制度,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仲裁规则。仲裁规则的实施需要国家立法予以支撑,而《自贸区仲裁规则》的先进性使之与国内立法在一些创新性制度上相脱节,引发临时措施强制执行、默示仲裁协议效力、裁决关于第三人的执行等问题。为实现国家设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形成可复制和推广的经验,就必须克服仲裁规则与现行法律相适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民社会民商事交往的日益增多,仲裁的优越性日益体现。而仲裁协议是仲裁制度中的重要内容,是整个仲裁的基础,其有效要件又是重中之重。通过对仲裁协议本质属性的分析,确定仲裁协议的有效要件及其是否有效的认定机构,并从效力角度对仲裁协议进行类型划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内容瑕疵的有效仲裁协议的补救。  相似文献   

15.
仲裁协议效力要件规则应当适当。我国仲裁法制体系中关于当事人订立仲裁协议的能力、客体可仲裁性及仲裁协议应具备的必要内容方面的效力要件规则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需要通过完善《仲裁法》中相关条文的方式予以解决。此外,我国关于仲裁协议形式要件、必须符合强制性法律及意思表示应当真实方面的法律规则也有一定的缺陷,因而同样有必要在修订《仲裁法》时予以弥补。  相似文献   

16.
仲裁是劳动争议解决的基本途径之一。通过对劳动争议仲裁组织、仲裁管辖权制度以及仲裁回避制度的问题分析,提出解决建议,以期对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投资条约仲裁是以国际商事仲裁为模板建立的,其不仅在具体规则中体现了"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特性,同时其实践中无不体现"国际商事仲裁"的价值取向。投资条约仲裁在争端主体、争议事项、仲裁庭管辖权之基础等多方面存在特殊性。为避免投资条约仲裁与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等原则相冲突,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开始了改革投资条约仲裁的努力,这些努力可以视为对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8.
在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中,调解协议书不具备强制执行的效力,成为调解程序不具有吸引力的主要原因。将调解协议书置换为可以强制执行的仲裁调解书,表面上看解决了调解协议书的效力缺陷问题,但其合法性和合理性都有欠缺。实现劳动争议处理"着重调解"的关键并不是简单地给调解协议书换个身份,而是还调解协议书本来的合同面貌,规范基层调解组织,加强社会的信用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9.
有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机构受理商事纠纷的前提,也是排除法院管辖权的依据。当事人有关仲裁协议有效性的争议将会动摇仲裁管辖的基础。本文从分析仲裁管辖的依据入手,探讨了仲裁管辖与法院管辖之间的界限,结合国际上仲裁管辖制度的最新发展,提出我国应进一步放宽对仲裁管辖权的限制,以促进仲裁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