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读企业文化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文化的理解最为深刻。文化被他们理解为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道”,“道”的最简单和最基本的含义就是道路:人们修道路的根本目的是减少社会运输的成本;有了道路,就加快了社会物质流动和思想交流速度。“道”还有其他含义,例如还有“道理”的含义,文化的社会含义就在于此;社会有了道理,人们遵循道理进行社会活动,就可以降低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2.
本提出了现代企业走向市场的一人重要的课题,即现代企业的社会知名度问题。本论述了企业社会“知名度”的客观性,整体性,认可性,可变性及“产品知名度”、“企业知名度”、“厂长知名度”三之间的辩证关系;现代企业知名度的主要功能-有利于产品销售、有助于企业吸引优秀人才,推动企业内部管理、使企业得到社会的合作与帮助;现代企业“知名度”的建树途径,即如何提高产品的名名度,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提高厂长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3.
企业社会责任既是对中国企业的一种“困惑”,又是一种“诱惑”。说它是“困惑”,是因为它的缺失给企业、社会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说它是“诱惑”,是因为企业一旦跨越了“门槛”,拿到了“门票”,就拥有了在市场上竞争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郭广银 《商界》2006,(11):103-103
转型期的中国企业管理伦理问题是相当严重的,这主要体现在:从社会认同模型看,转型期中国企业管理伦理处于较低的社会义务层次;从管理伦理金字塔模型来看,企业行为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是否遵守法律层面,是比较低的法律责任层次;从道德规则和道德理想角度看,在遵守道德规则方面,目前中国企业也存在着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上一期。作者提出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概念,并且从管理框架、管理目标、管理对象、管理价值和管理机制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与“股东利润目标管理模式”的本质区别,本期介绍作者“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的“3C+3T”模型。作者认为,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由两个层次构成:一是由综合价值(Comprehensive Value)、合作(Cooperation)和共识(Consensus)等三要素组合而成的3C思想体系;二是由全员参与(Total Staff)、全过程融合(Total Processes)和全方位覆盖(Total Fields)等三部分构成的3T实施体系。  相似文献   

6.
言论     
《中国对外贸易》2009,(11):10-10
“各中央企业预算管理中要继续坚持‘现金为王’的理念”;“作为一个行业,对该起合并案我们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也许东亚共同体成立的时候,实现统一关税是非常难的,这将是个不得不讨论的难题”;“中国没有操纵人民币汇率”;“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7.
迎来“竞合”时代“竞合”可以说是“竞争”的更高层次。对于中国啤酒业来说,20世纪最大的收获,就是亲身体验了“竞争”的内涵。先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50多家洋啤酒潮水般地涌来,仿佛一夜之间占领了中国市场,让过悠闲生活的中国啤酒业,首次感到了生存的压力。这种以产品为主体的竞争,可以称之为第一层次的竞争。第二层次的竞争是由青岛啤酒和华润集团所发起的“重组时代”。这种以品牌加资本为主体的竞争,是在重组平台上展开的,演绎的是“大鱼吃小鱼”的故事。而第三层次的竞争,则是谁也不吃掉谁,实现双赢的“强强联合”…  相似文献   

8.
中国前20年,已经完成了变革“诸侯割据”的地方性企业为全国到处可以流通的“中国型企业”;20年后,我们还要跟着WTO感觉走,逐步将中国型企业融入到国际社会中去,使之逐步变成按照WTO规则运营的“世界型企业”。  相似文献   

9.
在我看来,未来的商战必将是一场“文化大战”。而“文化大战”的主角则是一大批儒商。对于新一代的儒商而言:企业社会责任实在是“企业”的一个基因;所谓实践企业社会责任,乃是他们的一种情怀和使命,而不是出于一种经营上的考量。  相似文献   

10.
一、大文化——跨文化——商场现代化文化有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两大类。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以及整个人们的生活方式,故被称为“大文化”,即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所说的:“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我国文化学者何晓阳对广义的“大文化”具体地缕析为“四个层次”说:1.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2.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制度文化层;3.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  相似文献   

11.
勇于承担责任,跳出企业看社会,服务于社会,广东移动“红段子”这一创新做法值得很多企业思考与借鉴。“喝酒大家千万别喝多了,一定要坚持五项基本原则:喝酒以不醉为原则;醉了以不失身为原则;失身了以不拍照为原则;拍照了以不存电脑为原则;电脑坏了以不修为原则。”这是笔者前些天收到的一则搞笑短信,内容以香港的“艳照门”事件为依托,相信不少人也都收过,乐过并且转发过,兴许还在酒桌上、举杯前讲起过,一高兴难免又要多喝几杯了。  相似文献   

12.
在推进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工经联)最乐于向外界传达的是“3个平台”——高层次的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交流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平台;行业协会社会责任工作展示平台。  相似文献   

13.
企业作为“社会人”,其实是一个“多面体”。作为经济范畴的企业,它追求利润空间最大化作为法律范畴的企业,它要当好“企业公民”;作为道德范畴的企业,它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社会道德要求和企业文化理念,而是企业必须参加的社会实践。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企业如何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自己,指导企业的经营行为,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会计界有三个不争的事实:即“项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一支笔”的厂长和总经理是“数字出官,官出数字”;审计队伍或注册会计师队伍尚存在着“拿人钱财为人消灾”的状况。这些状态源于目前的会计环境:一是法律赋予会计人员的监督工作作用和社会现实环境的差距太大;《会计法》规定,会计机构中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之一是依法实施会计监督;但实际工作中从资本的运作到各项经费的支出都是领导“一支笔”审批,会计人员任免、晋级、聘用等切身利益均由领导决定,会计职能难以体制。二是会计的职业道德环境与某些腐败的社会道德环境反差太大。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要求人员具有明蜥客观1公正、严谋的工作作内与职业道德,要求在工作中廉洁自律、奉公守法;但社会上以各种名目公费“考察”,出国,超标招待等种种违纪违规、打擦边球的腐败现象严重动摇着会计职业环境,与上述要求形成了不能相容的反差。三是会计核算环境及方法体系上存在着疏漏。例如“存货”多种计价方法的任意选择,成了会计调整的利润的手段,某些会计人员总可以找到机会,利用核算工具编造数据对社会财富进行重新分配。四是部分会计人员素质较差。某些企业领导至今仍然把财会工作视为;、抄抄算算”, 把一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安排从事会计工作;另一方面,财政部门对信封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缺少针对性、专业性、收效甚微。对会计职能软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近年“财务大检查”违纪金额逐年上升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会计人员素质环境已经到了百整顿不可的地步。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家丑不外扬”。不少企业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常常习惯自诩自己的“瓜”如何甜,即使是“瓜”苦,或是甜“瓜”变坏,也约不张扬,然而,古今中外,也有不少反其道而行者,自揭其短,自扬“家丑”勇于把商品缺陷尖消费者面前,结果是取得了不到的宣传效果,这种出奇制胜的揭短广告,从其“揭短”的及其产头来看,大致可分以下八种类型:一、致歉揭短法;二、标榜揭短法;三、激将揭短法;四、从实揭短法;五、逆反揭短法;六、悬念揭短法;七、掺半揭短法;八、显导揭短法。  相似文献   

16.
谭娟  陈遊芳 《现代商业》2006,(12X):64-65
本文从社会角度切入,分析了服装企业“民工荒”问题从中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蔓延和日趋严重现象的原因,提出整个社会应从思想和行动上尊重民工;建立和完善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加强发挥其协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夏亦寒 《糖烟酒周刊》2005,(15):B020-B021
2005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中,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在其报告中提到:要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继续推进工业企业联合重组,并提出将选择1~2个省份做试点,进行“母子公司”模式的整合。此后的一段时间内,这“1~2个试点”曾成为很多业内人士猜度的一个热点。一方面,经历了2004年的几乎席卷所有“小企业”的联合重组之后,能轻易被重组的企业实在不多;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个企业,对于推进可持续发展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责任”,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根生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重要的是找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平衡”而且“需要落实到经营的点点滴滴之中”;  相似文献   

19.
汪力成 《中国工商》2001,(8):144-145
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以人为本”具有崭新的时代特点。我的理解,“以人为本”具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在企业资源配置中真正把人力资源放在核心枢纽位置,使人力资源配置在企业层次达到最优第二层是企业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本”,这个“本”的准确定位。使自己的能力与本职工作相适应,使人力资源配置在个人层次上达到最优。实际上,第二层是第一层的保证。而且是保证企业各种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根本。 2000年7月,我辞去了华立集团总裁职务.专任董事长。我觉得,只担任董事长,既是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的需要,也是企业长远…  相似文献   

20.
杨柳 《商业时代》2003,(242):6-7
1996年,由全球24个最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研究报告。它从经济的角度把知识视为一种可以市场化的资源,从而把“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它又以知识含量为尺度把现代经济视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全新社会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出现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将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容随之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