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台湾,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各种商业展览活动的增多,为参展厂商搭建摊位的工作巳逐渐形成一种专门行业——展览服务业。目前,台湾约有15家展览服务公司和数家日本展览服务公司。过去,台湾厂商赴日本参展,一般由协助参展的台湾外贸协会驻日本工作人员寻找当地展览服务公司搭建摊位,由于各方面沟通不便,往往达不到参展厂商的要求。现在改由台湾展览服务公司承建,这类公司事先在台湾与参展厂商当面商讨,作出精密设计,然后派员到日本现场,以现代化的钢管等建筑材料,组合建成摊  相似文献   

2.
台塑料商敦促加速开放两岸直航台湾塑料原料商指出,台湾当局须加速开放两岸直航,否则台湾塑料原料的发展空间将日益狭窄,生意将被日韩抢走。台湾塑料原料近年内需市场增长趋缓,开拓外销市场已成为各家厂商积极经营的目标,塑料成品加工厂商大量外移,除聚氯乙烯(PV...  相似文献   

3.
在厦门富山展览城举行的第四届厦门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首次由综合展转向机械电子专业展。变单纯的出口为进出口、内外贸相结合。进出口成交额约1.5亿美元,对台出口额约占 1/3,内贸订货协议金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 本届交易会与前三届相比,更富特色: 一是对台特色更加明显。台湾参展企业有220多家,参展展位占总展位的近 1/3。参展商中以生产厂家为主,是目前国内惟一以各类生产企业为主参展的大型进出口洽谈会。 二是由综合展转向专业展。本届交易会专门展示、洽谈、交易机械电子类商品,并配套举办,“2000年厦门电…  相似文献   

4.
2006年4月,一艘装载台湾水产品的货船日前在厦门大嶝实现通关,这是自大陆15项惠台新政策公布后首次正式通过“金门—大嶝”便捷通道进口的台湾水产品。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厦门,在25年的特区建设中,在两岸经贸交流合作中一直努力发挥“探路”、“试验田”和搭建“载体平台”的作用,创造了大陆对台经贸的多项第一:  相似文献   

5.
<正>台交会是祖国大陆最早由两岸共同主办,以扩大对台出口为主、兼顾国内外市场的大型机械电子专业商品交易会。本届台交会,参展的大陆企业扩展到26个省、市、自治区;展区大面积增加,展位达到1486个,比上届净增286个;台交会台湾主办方--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组织了106家台湾本岛企业赴会,展位比上届增加40个,除了两岸知名企业外,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知名企业也前来参展。这一切,都说明了台交会正向规模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本届台交会,国家科技部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首次直接参与组织  相似文献   

6.
两岸科技合作将有助于台湾的发展台湾客坛协会近期举办了两岸科技展望研讨会。祖国大陆经济快速增长,已成为台湾企业的求生之地,机械电机、资讯电子产业、金融业与学术界代表呼吁台湾当局,以更开放的态度处理两岸人流、物流与资金流问题,协助台商利用祖国大陆资源成为国际商品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与会者普遍认为,祖国大陆经济快速发展,资讯电子厂商赴祖国大陆设厂是必然趋势,如果能确实做到两岸分工,对将有益于台湾未来发展。岛内传统机械业转产高科技产业设备台湾经济当局ITIS举办了台中南部业界相关人士参与的“2003科技产业现况与市场趋…  相似文献   

7.
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1949年起,台湾与祖国大陆中断通航几十年。近年来,祖国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与深入发展,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下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世界经贸一体化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下,经过两岸航运界多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在两岸“双向直航”上达成了一定共识,两岸直航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1.两岸海上通航历史及现状根据两岸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推进两岸全面“三通”,交通部、外经贸部于1996年颁布有关在台湾海峡两岸直接通航的管理办法,决定首先在福州港和厦门港实施两岸“定点直航”试点…  相似文献   

8.
厦门:台湾在大陆初创企业最密集地域 与台湾一水之隔,语言文化相通,对于台湾青年而言,厦门对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毫不扩张地说,目前厦门是台湾在大陆初创企业最密集地域,仅获国台办授牌的"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就有4个,包括"厦门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一品威客创客空间"、宸鸿科技有限公司及"云创智谷"等.  相似文献   

9.
陈泰生 《特区经济》1992,(12):31-32
<正> 一厦门与台湾的贸易住来大体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80年到1988年,一般是指通过两地渔民间所进行的易货贸易或小额现汇贸易;第二阶段是在1989年后,特别是厦门友利公司被国家经贸部批准为对台大额贸易公司以来,两岸贸易往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一阶段的一个特点是大额与小额贸易并存。这些年来由于台湾岛内投资环境恶化,台湾资金纷纷外流。1987年台湾开放民众回大陆探亲,台商陆续到大陆投资办厂,两岸间接贸易逐步得到了发展,厦门与台湾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日益热络起来。(1)厦门对台贸易持续增长。1991年厦门对台贸易额为3602.81万美元,比1988年增长34.5倍,年递增率8.6倍。(2)厦门输入台湾的商品基本趋于稳定。这几年来,出口到台湾主要是水泥、纺织品类、水产品(包括海衅等)、轻工产品和工艺品等,基本上各占其出口总额的1/4。(3)厦门对台贸易基本上保持顺差。1988年厦门对台贸易额全是出口值。顺差为101.49万美元。1989年厦门对台贸易顺差42.02万美元;1990年1262.36万美元1991年厦门对台贸易  相似文献   

10.
司思 《中国经贸》2007,(3):49-49
2006年,两岸经贸往来进一步密切,两岸经贸合作朝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2006年1~12月,两岸贸易额1078.5亿美元,首次突破1千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207.4亿美元:自台进口871.1亿美元。目前台湾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七大出口市场,第五大进口市场,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