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不仅促进了输入地的经济发展,也对劳动力输出地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目前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的有序供求还存在一些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完善劳动力转移组织体系;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劳动力培训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农民工回乡创业;加快制度建设,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2.
凌斌  王勇 《特区经济》2006,(4):355-357
企业资源严重不足已成为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本文以安徽省无为县为例,剖析了回乡创业这一新生事物衍生的历史和现实必然性及其对县域经济乃至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力求对拓展我国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回乡创业契机下的新农村建设主体选择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乡创业农民工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回乡创业农民工的优越性决定了其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最佳选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吸引更多的优秀农民工回乡创业,壮大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规模,使新农村建设能够顺利进行,文章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2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其中有近500万农民工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兴办现代工商企业,其创办企业总数约占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1/5。据有关部门预计,农民工回乡创业可安排3000万农民就地转移就业,每年人均纯收入可增加5000元左右。近几年来,农民工回乡创业已引起了全国各地和有关部门的关注。 大量事实证明,农民工回乡创业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对调整和提升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巨大作用。 而农民工回乡创业则是一个大题目。一方面,利益机制和对现代生活的向往,农村青年人走向城市。另一方面,农村的发展又依赖于受过教育的年轻人留在当地。从目前农村发展趋势看,农民工外出打工是增加收入的一条重要渠道,回乡创业更是前景广阔。解决好农民工回乡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各级农业、劳动、中小企业促进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协作、共同努力,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予以推动。 针对如何扶持和促进农民工回乡创业,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袁纯清,陕西省委副书记王侠,陕西省副省长赵德全、张伟、吴登昌等领导,最近,分别在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会关于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调查报告中作出重要批示,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为进一步推动农民工回乡创业,《西部大开发》杂志特别推出这组报道,以期促进全民创业的热潮。[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不仅促进了输入地的经济发展,也对劳动力输出地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目前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的有序供求还存在一些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完善劳动力转移组织体系;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劳动力培训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农民工回乡创业;加快制度建设,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6.
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不仅促进了输入地的经济发展,也对劳动力输出地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目前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的有序供求还存在一些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完善劳动力转移组织体系;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劳动力培训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农民工回乡创业;加快制度建设,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7.
如何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我认为应该重点发展县城经济,建设好区域经济的龙头,实现县城带乡村、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县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县城,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其龙头作用日益明显;1、在对外招商引资,增强县域经济的对外吸引方面,县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窗口作用。离开这个窗口,区域引力就会变得弱小。区域能对外界有吸引力无外乎是来源于政策、区位、资源、软硬环境等方面的吸引,但能够集中展现这些优势,并能形成聚合弓Z力的还是在县城。这是因为外来投资者对区域的第一印象大都…  相似文献   

8.
赖晓军 《老区建设》2013,(13):36-38
农民工返乡创业,实际上是农民工外出务工时资金、技术、管理、理念等创业要素积累到一定水平时的一种理性的创业行为。《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建设农民创业基地。兴国县作为传统劳务输出大县,如何在新形势下,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发挥好农民工群体的"人才库"、"资金库"作用,加快发展步伐,共圆振兴梦,笔者就此作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阐述的流动 ,特指农村农民工向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流动 ,包括外出打工、经商和从事其他第三产业等。据对芷江侗族自治县164名回乡创业的农民工的调查 ,发现流动对农民的技术素质、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 ,造就了一批与传统“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自给半自给型农民截然不同的具有现代素质现代观念的新一代农民。他们经过一段时间到城市和发达地区外出就业的锻炼 ,素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转而回乡创业 ,成为当地乡村各业生产、市场经济和小城镇发展新的推动力量 ,这对广大不发达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的发展具有长远意义。一、…  相似文献   

10.
做好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对促进全民创业、壮大县域经济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社会稳定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安徽省始终重视发挥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带动作用,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和鼓励返乡创业,大力组织实施“凤还巢”工程,吸引了一大批农民工带着资金、技术、项目回乡创办企业,就地、就近解决了大批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返乡创业农民工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在满足创业者资金需求的同时。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勉县模式”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3.
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安徽省始终重视发挥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带动作用,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和鼓励返乡创业,大力组织实施"凤还巢"工程,吸引了一大批农民工带着资金、技术、项目回乡创办企业,就地、就近解决了  相似文献   

14.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县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近年来,我省县域外向型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以后,县域外向型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招商引资、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进出口额大幅提升,对县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但与一些周边发达地区相比.我省县域外向型经济程度还很低,这也是制约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快县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提高我省县域对外开放水平,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适应中部崛起和东向战略的需要。它对于促进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加快县域经济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一些劳务输出起步较早的地方开始有农民工带着资金、项目返乡创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就笔者所在地方调查,农民工回乡创业情况总体而言,尚处于自发、起步阶段,创业难度大,还有不少问题期待政府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陕西省农民收入增长现状、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的八条建议:调整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把农民就业创业增加收入摆到首要位置;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农民工的素质;搞好城乡统筹,完善社会保障,加大依法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执法力度;加大投入,提升城市教育承载能力,保证农民工子女入托就学;调整利益分配,明确用地责任,切实做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创业;落实户籍改革政策,搞好均等服务,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鼓励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培养现代职业农民,促进小城镇建设;搭建平台,通力合作,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和进城未就业青年农民的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回乡创业须解决四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回乡创业总体而言,尚处于自发、起步阶段,创业难度大、环境不熟悉、缺少人脉关系和政策扶持等诸多难题有待政府相关部门帮助解决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三维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妥善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农民工就业市场带来的消极影响,应建立一套以政府为主体、城市社会为补充、兼之以农民工自身不断完善的三维对策。文章认为,政府方面应采取相关经济政策扶植中小企业,建立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网络,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并为其提供相关培训,建立健全针对农民工的各种保障体系等;城市方面则应首先从心理上消除对农民工的身份歧视,帮助他们扩大社会关系网络;农民工自身则应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的发展,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它应该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化区域经济,市场化、工业化、农产品产业化和城镇化是其四个主要发展方向。但是,就目前我国县区的状况看,全国2054个县中,只有很少县区可以达到发展高科技含量的县域经济。绝大部分县区的科技发展水平还很低,或者是基本没有什么现代科技的产业。对大多数县区而言,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根本不明显。发展高科技的县域经济目前看还普遍存在着如下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创业窘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乡创业对于普通的农民工而言,无异于是一次“跨越式发展”。但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不要刚失业走回家乡,又陷入创业窘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