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现行许多工业企业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其好处是计算方法比较简单,便于操作,计提的折旧额在会计期间内相等,可以保证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有一定的盈利水平。但它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它没有考虑企业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无形损耗影响,不能正确反映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的实际效率,影响了企业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因此,按照稳健性原则的要求,工业企业应对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1.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条件下,企业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不仅客观地存在着有形损耗,还存在着由于技术进 相似文献
3.
平均折旧法主要是指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产量)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最简单且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旧费用。在各使用年限中,固定资产转移到产品成本中的价值都是相等的,折旧的累计额成直线上升的趋势。 工作量(产量)法实际上也是一种直线 相似文献
5.
固定资产折旧作为费用和利润的调节器,一直受到企业与社会的重视,而其中的加速折旧法因其更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也同时受到理论界的关注。本文主要讨论使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会计利润以及税负的影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采用该折旧法的必要性,以及我国现阶段推广、采用加速折旧法的可行 相似文献
6.
7.
论限制使用加速折旧法苏州大学孙哲近年来,理论界对是否应放开对加速折旧法限制的讨论十分热烈。不少专家学者认为目前可以允许所有企业都实行加速折旧法,其理由可归纳成以下几点:1.由于科技进步等原因,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缩短了;2.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按直... 相似文献
8.
快速折旧,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企业少缴了税金和利润;但如果从宏观经济来看,国家财政并未减少。因为我国的国民经济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有活力的细胞。快速折旧保证了企业的经济利益,国家不会因为其生产能力的扩大而挖它的老本。企业少缴的那部分利润和税金可用于更新改造。再者,由于企业提高了折旧就会增大营业成本,减少盈利。而企业为了不降低获利水平又必须想办法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采用快速折旧有利于企业采用先进技术,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后两者属于加速折旧法。与平均年限法相比,加速折旧法的特点是前期折旧多,后期折旧少,从而导致前期纳税少,后期纳税多,这就是税收滞后作用。本文从案例分析入手,实证了利用加速折旧法导致税收滞后这种纳税筹划在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依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是不能计提折旧的;即使提取了折旧,也不得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但是,进入2003年以后,国家税务总局对企业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作出了很大的政策调整。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法〔2003〕45号)第二条的规定:首先,企业在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时,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其次,企业在经营中使用捐赠的固定资产后,可按税法规定计提折旧,… 相似文献
15.
我单位是一个市级工会事业单位,由于工作关系,某企业要求我们为其提供纳税担保,但税务机关说我们不能作为他们的纳税保证人。请问,什么是纳税保证人?我们作为事业单位也是纳税人,为什么不能为其他企业提供纳税担保呢?究竟有哪些纳税人不能作为纳税保证人呢?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成本理论认为,成本是商业价值(C+V+M)中的(C+V)部分,即商品生产中耗费的物化劳动和人力资源的货币表现。那么,对于企业来说,产品利润低了,采取一切手段压缩成本,利润是否就能涨上去呢?下面,参考迈克尔·波特分析框架,试进入工业企业内部的基本价值链中的有关环节,浅谈一下企业成本管理的误区与解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1994~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等方法检验了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收敛性,并通过子样本进行收敛回归分析,探讨了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2003~2015年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于全国范围以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农民收入差距皆具有"正向收入分配"的作用,且在不同地区,效果也存在差异,说明存在其他因素导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产生"逆向收入分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笔者曾在《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年第5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如何利用财务数据识别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以下简称“识别欺诈”)的文章。随着文中所涉及的上市公司2002年年报的披露,笔者对案例A公司的剖析结论在该公司的年报中得到了印证。但笔者又发现了一些新的线索,特撰写此文予以跟踪剖析。 A公司2002年年度报告的实际状况该公司年报披露后,由于连续两年亏损并被连续出具保留意见,目前已经被*ST处理,即被警示退市风险处理。从该公司2002年年报中我们可以发现如下信息:2002年度,增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7,604,250.46元,转回跌价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