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中介语僵化概念是由Larry Selinker(1972)首先提出的。他指出:“语言僵化现象是指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中的一些语言项目、语言规则和系统性知识趋向于固定下来的状态,年龄增长和学习量的变化都对改变这种状态不起作用。”作者以中介语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四点建议来试图改良在中国语言环境下的外语教学从而避免或推迟僵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中介语僵化概念是由Larry Selinker(1972)首先提出的.他指出:"语言僵化现象是指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中的一些语言项目、语言规则和系统性知识趋向于固定下来的状态,年龄增长和学习量的变化都对改变这种状态不起作用."作者以中介语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四点建议来试图改良在中国语言环境下的外语教学从而避免或推迟僵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过渡语与过渡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渡语是当前被研究得比较多的论题之一,然而目前与之紧密相关的过渡文化理论的研究却是少之又少,到底过渡文化和过渡语有什么联系,我们能否用过渡语理论来解释过渡文化,过渡文化的特征是什么,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对过渡文化和过渡语作了比较,并力求在过渡语理论的基础上对过渡文化理论作进一步的阐述。笔者对过渡文化下了定义,并就这个新的概念作了具体的阐述以及共时和历时的区分,认为过渡文化具有三大特征。过渡文化概念的提出,对于文化习得模式的探讨,对于文化课程的设置,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语言僵化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语言僵化的发生机制入手,分析了语言僵化现象产生的内因和外因,通过对学习者由于语言僵化而产生的错误进行分析,提出激发学习动机;减少母语干扰和提高对目标语文化涵养三条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僵化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普遍现象,但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针对僵化现象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对比在实验前后的调查结果,探索建构主义学习论能否有效缓解或解决中介语僵化问题,从而为解决语言僵化现象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赵永平 《发展》2009,(11):144-145
“意义形式兼顾”的教学理念体现了形式和意义的完美结合,提供了二语或外语教学的合理理论阐释,代表了二语或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意义形式兼顾”的概念、理论和实现方式,并探讨其在我国外语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语言学习者能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学双方充分调动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去参与理解并做出语言和非语言的反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运用体态语、手势语、副语言和环境语等进行非语言交际,对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徐杰  国春燕 《理论观察》2014,(5):119-120
中国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轻源语言文化、重目标语文化现象,这导致外语教学越来越脱离文化传承的本质功能,形成了源语言文化的"失语"现象。中国外语教学中源语言文化失语现象由来已久。根源在于在长期的外语教学实践中,教育体系中缺乏母语语言文化的传承输出意识,教学环节中缺少包含母语语言文化的传播媒介,教学实践中施教者忽略源语言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本文拟从以上三个方面探查中国外语教学中源语言文化失语现象根源。  相似文献   

9.
当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文化内容成为外语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在外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导入目标语国文化内容,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今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孙继铎 《魅力中国》2013,(20):223-223
摘要: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本文以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为依据。探讨体裁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提高语篇的教学地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生态学理论和工具性学习动机的新观点——生存观为基础,详细介绍了武汉理工大学近年来所探索出的生态外语教学成功模式,并尝试性地提出了生态外语教学论。生态外语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四种生态类型:以"通识"型人才为导向,增强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底蕴;以外语交际能力为基础,提倡"一专多能";以本校强势专业为依托,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以首批国家级大学英语教改试点为契机,推行"分级"和"板块"教学。它们的共同点就是维持了就业市场、学生和外语教学方案的动态平衡。生态外语教学论以生态学和生存工具性动机为基础,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标准,以及时动态调整外语教学方案为手段,以始终保持三者之间的平衡和持续发展为目的。生态外语教学论对理工类大学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介绍,分析二语习得的各家假说及其在所持的语言教学观。二语习得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大概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虽然诞生较迟,但其实践是早已有之,甚至在二语习得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假说对外语教学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衔接和连贯是篇章语言学中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衔接是语篇中不同成分实现语义连贯的重要手段,连贯体现语篇的“可读性”.因此,衔接关注语篇的结构形式,连贯涉及语篇的语义内容.本文通过揭示阅读中的衔接和连贯现象,指出在外语教学中传授衔接和连贯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孙盛囡 《黑河学刊》2012,(10):100-101,190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社会外语教学日益普及,社会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才提出了全新的全面要求,这对高校外语专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高校外语专业必须从"单一外语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向"外语教学与人文通识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转变。日语专业教学有其独有的基本规律与特点,在日语教学中,努力进行文化课程建设是外语专业内人文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高明 《魅力中国》2009,(29):180-180
委婉语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它的形成是各种社会因素和语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委婉语这面社会折射镜中,可以了解到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正确地运用这种语言形式,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进而有益于各项社会工作的开展。此外,委婉语对外语教学有启发意义,语言教学越来越重视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英语课应该适当注意了解委婉语,以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现实感。  相似文献   

16.
外语教学也被看作是一个文化学习的过程.外语教学中要导入目的语成长起来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全面了解语言文化的能力及其对语言外知识的敏感度,在全球化背景下能够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型人才.在整个外语学习中,文化定型(Stéréotype)是一个不得回避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文化定型的定义、特征及来源,以便更清楚地了解它在外语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在最后一部分中,着重分析一下文化定型给外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语用标记语是交际主体主观上对所陈述命题内容表达的态度,观点和意见等。从语用标记语的语篇功能角度对《失语症者逍遥记》进行分析。在《失语症者逍遥记》中,语用标记语有重要的语用功能:连贯功能、理据功能、凸显功能和过渡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盛婧 《魅力中国》2010,(14):174-174
随着各国间交流的不断增加,使用何种教学方法使二语习得得到最佳的效果。成为外语教学的关注点。本文主要针对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和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的任务教学法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思维和认知的工具。隐喻能力的提高对外语教学意义重大。隐喻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密不可分,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丰富外语课程设置和实现外语教学目标。本论文旨在通过对隐喻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界定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探讨构建促进二语习得的新型的、三维的、高效能的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二语习得领域,石化现象是外语教学和学习中研究的热点之一,此概念经Selinker1972年首次提出后就引起了国外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成为应用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针对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口语学习情况展开实地考察,得出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口语石化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此尽量减少或避免口语石化现象的发生,最终提高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