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程之一。在课程中如何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围绕着这一主体,探讨了案例教学法的起源及其在法学教育中的运用,阐明了案例教学法的意义和选取案例的原则,论述了案例教学的实施手段和案例教学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教材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满足高职生对生活化知识的需求,达致课程目标的要求,促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生活化是应然的选择。挖掘生活化的教学案例、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和组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胡少波 《魅力中国》2010,(28):235-23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大学生入学后直接接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了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的针冲洼和实翅陛,结合多年的教改实践,从教学依据、教学主体和教学方法等角度进行研究探索,提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构建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搞好这门课的教学,必须同时具备"准"、"精"、"专"、"活"、"足"等五个方面的要素,即"基础"课的定位要准、内容要精、教师要专、方法要活、学时要足,这五个要素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影响"基础"课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单调、理论灌输多实践活动少、考核方式形式化、实效性差等弊端。探讨构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习共同体的意义、原则和具体策略,以期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来完善其教学过程,以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我国高校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凸显生命教育是课程实效性的内在要求,也是有效地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教育的需要。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教育与生命教育具有天然的融合性,责任意识的提升促使学生对生命不离不弃,理想信念的确立促成顽强的生命意志,人生问题的积极思考造就积极的生命体验,法律素质的提高使学生从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实现对生命的尊重。  相似文献   

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芳 《黑河学刊》2010,(9):102-10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必须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要求,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引导大学生把书本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坚持实践性的原则。体现课程实践性的特征,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规律,构建实践教学的模式,使大学生真正做到从对道德法律的认知向道德法律的实践转化,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全面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修养。  相似文献   

8.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比,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生活性,因此,应积极探索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效性的路径,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是有效体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是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0.
王璐 《黑河学刊》2013,(3):159-16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大学新生的必修课程,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使用美观、简洁、实用性强的教学课件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把握基础课教学课件的制作原则,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深入发展,将是高校教师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1.
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掌握这门课程的实践特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与实践特性相契合的教学方法,才能凸显该门课程的实践价值,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受益。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加强领导和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性实践教学,建立实践基地,并要有可靠的制度与经费保障。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道德体验,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使之内化成自己的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3.
杨小芳 《新西部(上)》2009,(7):196-196,17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实施近3年来,教学实效仍待提高.从教师自身角度来讲,应切实提高理论修养和对教材的驾驭能力,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加大教学评价考核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高校政治理论课课改后,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独立的政治课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法律教学却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课时数少,课程内容过于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案例使用率不高,实践教学处于困境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升本课法律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明确教学的重心,提高案例使用率,也可以尝试教师角色丰富化、改革考核方式等。  相似文献   

15.
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必须大力推行教学改革,以教学理念的转变为先导,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搞好课程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这门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归纳分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中几种主要的教学方式,认为讨论研究形式的误堂实践教学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新境界,演讲形式的课堂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辩论形式的课堂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学事例分析、情感体验的课堂实践教学有助于升华学生的人生观,践行形式的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和谐视域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使大学生和谐成长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终极目标。作为高校政治理论课重要组成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了实现课程目标,需要站在和谐的高度上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和谐贯通,营造集政治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和谐教学氛围,做到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性教学和谐相辅,考核方式与其他教学改革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18.
积极探索与改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的主要途径。从主体性、发展性与选择性3个方面总结与归纳了课程教学理念,提出对话式教学、专题性教学与案例式教学等具体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9.
慕怀琴 《黑河学刊》2013,(7):163-164
自2006年起,教育部要求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全面改革。此次改革不仅在内容上进行了一些重大调整,而且对担任该课程的教师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尤其是在高校教学中,如何提高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一直是一个难以破解的困境。通过对讲授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潜心揣摩和认真总结之后,现将这些问题和思考提出,为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规律,提高其教学实效性,起到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如何把这门课讲好,使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这门课的老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从教学方法上做一些适当的改变,诸如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实践教学法、辩论会等方法,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