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双"活动拓宽了承诺范围,以"两委会"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引导党员作用的发挥,以党员作用的发挥促进"两委会"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以党内民主推动农村基层民主,以党内和谐带动农村社会和谐;以公开监督承诺兑现,以评议促进承诺落实.……  相似文献   

2.
党内民主是一种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制度规定,是党员的主体权利和义务,是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的保证,是实现党内和谐的前提。党内和谐处于社会和谐的核心地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其他组织所不能替代的主导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发展党内民主是执政党保持活力的前提和根本,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首要任务。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必须大力发展党内民主,最终实现“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仲组文 《当代陕西》2008,(10):37-37
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充分发扬民主,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实践,也是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团结和喈”是党的建设目标,要“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实践告诉我们,团结并不是一个深奥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领导班子团结和谐就能带动和促进党内的团结和谐,对促进全社会的团结和谐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领导班子团结和谐也是领导班子能否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的关键问题,是班子自身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去年以来,各级党委班子刚进行了换届选举,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理论命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本文在分析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区别和结合点的基础上,尝试厘清“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逻辑。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并不是同质同步的,党内和谐并不一定能促进社会和谐,党内不和谐也不代表社会无法形成和谐的局面,但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党的地位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来看,党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
党内民主是党内生活的基本政治原则和制度。新时期大力发展党内民主,一要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二要努力推进党组织决策民主化;三要支持民主和正气,打击歪风邪气;四要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民主与纪律、制度建设与提高觉悟等关系;五要创新党内监督制度,扩大党内民主监督,落实和保障党员的监督权。  相似文献   

7.
党内民主建设在整个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党内民主建设搞好了,就会带动整个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和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并进而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党内民主政治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当前应着重从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进一步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加强程序民主建设、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培养党员的民主意识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8.
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生动实践,“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战略思想的贯彻落实,都对党内民主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因此,重新认识和全面把握“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重要意义,努力实现党内民主“生命要义”认识上的与时俱进尤显突出和关键:党内民主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实现党内和谐的先决条件和根本途径;是党的先进性的决定性因素和发展动力;是党和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范成林 《理论观察》2009,(2):143-144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要“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民主是党的生命,总结以往经验,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首先夯实基层党内民主。如果执政党的基层党内民主没有搞好,将会影响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民主政治建设,更会挫伤广大基层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漠视党员权利,办事不民主的现象比较普遍,必须采取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展党内民主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有利于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促进党内和谐和团结,更好地实现人民民主,进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为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调动人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我们要发展党内民主。但在现实中,党内还存在不够民主的现象,不仅民主意识不到位,而且在具体操作方面落实民主还不得力。为了贯彻十七大的精神和充分实现党内民主,我们必须提高党员对于民主的认识,规范党内权力配置,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建立党内权力运行的科学机制。  相似文献   

11.
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生动实践,“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战略思想的贯彻落实,都对党内民主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因此,重新认识和全面把握“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重要意义,努力实现党内民主“生命要义”认识上的与时俱进尤显突出和关键:党内民主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实现党内和谐的先决条件和根本途径;是党的先进性的决定性因素和发展动力;是党和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党内民主,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让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做主。因此,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没有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党内民主就缺乏基础条件。如何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如何通过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发展党内民主?近年来,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宁波通讯》2007,(10):2-3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5年间,党内民主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从党中央到基层党组织,对党内民主建设的探索不断向深层次推进,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实践和制度化成果,为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刘宝琳 《当代陕西》2008,(10):36-37
村“两委会”换届,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可以说,抓好基层基础工作,班子建设是核心,经济发展是关键,社会稳定是基础,共同富裕是目标。因此,为了真正把那些党员群众公认、有“双带”能力和奉献精神、真心实意为党员群众服务的人选进村“两委会”班子,各级党组织在工作中应做到“三个坚持”、“把好四关”和“五个确保”,  相似文献   

15.
《宁波通讯》2009,(10):16-17
推进“阳光党务”,是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畅通人民群众诉求渠道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江北区委认真贯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要求,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实际,突出党员主体地位,坚持以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加强党内监督为重点,以建立和落实“说党务”、“亮党务”、“督党务”制度为抓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倾力打造“阳光党务”,着力构建民主开放的基层党务公开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通过提高党员的民主素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等形式,促进党内民主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党内民主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党员的民主意识不强,党员的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党内的民主制度不健全等.因此新时期加强党内民主建设需要培育和提高党员的民主意识,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完善党内民主选举制度、决策制度、监督制度,处理好党内民主建设中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党内民主建设。当前,应坚持以制度创新为牵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党员权利保障制度、逐步改进党内选举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促进党内民主建设,推动党的建设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发挥党员的主体性作用需要处理好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服从多数,保护少数,让议题性少数的党员能说话和敢说话,最终达到这部分党员有人听和话管用,意见和建议能够纳入决策范围。尊重议题性少数是发挥党员主体地位和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内核。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关键要抓好:增强民主意识,尊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和党内监督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推行党代会常任制;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