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随着中国开放经济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内陆经济崛起成为重大新特征,并对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内陆区域中心城市是内陆经济崛起的极核,加快开放,发展内外源相结合的空港经济,培育投资与创新相结合的增长动力,是内陆区域中心城市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发展重要途径。洛阳作为典型的内陆区域中心城市具有区位交通优势独特、民航发展步入快车道、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和历史人文底蕴深厚的特点,但也存在着综合交通枢纽网络没有形成、机场规划建设标准与航空枢纽定位相差甚远、机场管理体制不顺、港区管理体制不顺、创新驱动不足等瓶颈。顺应规律,提高枢纽定位;纳入各级战略规划,提高建设标准;提高空港产业集聚区战略定位,培育临空经济增长极;强化组织领导;扩大"洛北空港新区"管理权限;提升规划和建设水平;开展精准招商;强化政策等是提升经济开放水平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从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到扩大内陆沿边开放,中国在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进程中,区域开放战略正朝着更加协调的方向稳步推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中国的区域开放平台更加多元,区域开放内容更加丰富,区域开放成效更加凸显,广大内陆沿边地区已经站在了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潮头,中国全面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从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到扩大内陆沿边开放,中国在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进程中,区域开放战略正朝着更加协调的方向稳步推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中国的区域开放平台更加多元,区域开放内容更加丰富,区域开放成效更加凸显,广大内陆沿边地区已经站在了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潮头,中国全面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4.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构建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打造品质西安,初步形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已经成为西安市政府"十三五"规划的一个总目标。本文在分析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欧亚大陆桥上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建立"内陆开放新高地"的优势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安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总体构思和要求,最后具体提出要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必须要简政放权、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等几个方面的举措。  相似文献   

5.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东西双向全面开放的新阶段。选取2013年与2017年我国36个大中城市进出口额占经济总量的百分比作为经济开放水平指标,并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中向西开放政策对中西部内陆城市经济开放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建设前,我国中西部内陆城市经济开放水平低于东南沿海城市44.5个百分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我国经济整体的开放水平受外围环境影响下降了17.5个百分点,但向西开放促进我国中西部内陆城市经济开放水平提高了11.2个百分点,最终我国中西部内陆城市经济开放水平仅下降6.3个百分点。"一带一路"建设有效促进了我国中西部内陆城市的经济开放水平,从而缩小与东南部沿海城市经济开放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简称重庆保税港区)是国务院于2008年111月12日批复成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全国唯一的"一区双核""水港+空港"的保税港区。2019年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对重庆保税港区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文章从重庆保税港区具备的特殊优势入手,充分分析了重庆保税港区创新打造的"保税+"现代产业体系如何助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并对下一步抢抓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助推内陆开放高地迈上新台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声音     
我们将把扩大对外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协同推动沿海、内陆、沿边开放.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创办沿边经济特区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促进区  相似文献   

9.
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表示,我们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  相似文献   

10.
内陆开放背景下重庆主城区空间重构及其驱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年份的统计数据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全面分析了内陆开放背景下重庆主城区的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内陆开放以来,重庆主城建成区向外扩张以连片蔓延和大规模跳跃式扩张为主,扩张过程规整有序;扩张速度和扩张方式与经济发展及内陆开放政策呈现时段性一致。(2)重庆主城区土地利用总体数量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工业用地比例下降和商业服务设施用地比例上升;各类用地空间布局变化表现为工业用地郊区化迁移和园区化整合,商务办公用地由中心高度集聚向多点、多核分布转变,住宅用地在主城边缘连片蔓延或在飞地工业用地周围扩张,各类用地规模和空间布局演变具有明显的内陆开放时段特征。(3)在内陆开放背景下,经济发展和制度环境变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内陆城市空间重构驱动力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主动开放战略,以开放提升活力,以创新增强动力,以改革释放潜力,依托国际大通道建设,推动昆(明)——保(山)——芒(市)——瑞(丽)经济带不断向外拓展延伸,创新开放合作模式,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全方位推进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强化产业发展支撑,完善开放合作平台,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互联互通、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贸易投资和金融合作、农业开发和扶贫、旅游和人文交流等为重点,打造内引外联、特色突出、经济高效、绿色生态的经济走廊,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为西部内陆型城镇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以四川省江油市为例,基于人口—产业—空间的三维分析角度,分析了制约西部内陆型城镇的三大动力困境:人口红利异地释放的"要素流失陷阱"、产业发展路径依赖的"锁定效应"、空间无序杂乱的"混沌格局",并提出了破除动力困境的发展路径:人口就地城镇化优势的再造路径、本地根植性产业体系的重构路径、竞争性空间格局的重塑路径。  相似文献   

13.
王迅 《活力》2014,(18):8-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的发展战略。我省作为内陆边疆省份,有着毗邻俄罗斯的独特地缘优势,是我国改革开放格局中的重要一点,也是我国对俄罗斯及东北亚开放的重要区域,在全国沿边开发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黑龙江省外汇局抓住国家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的难得机遇,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现有的中俄合作基础,积极研究探索沿边开发开放的外汇管理改革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改善政策环境,增强沿边开发开放的服务能力,搭建中俄经贸合作的实践平台,寻求外汇政策的创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中西部内陆腹地作为我国发展的战略回旋余地,结合城市群正成为区域发展重要空间载体的趋势,关注重塑其产业链空间布局和供应链组织网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以下简称"双链")稳定性与竞争力,是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基于"双链"视角,探讨区域协同发展与"双链"稳定性提升的内在逻辑,分析以成德...  相似文献   

15.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先后经历有限开放、扩大开放、全面开放和深化开放四个阶段,区域经济格局也从计划平衡发展演变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协调发展。新发展格局下,原有对外开放模式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亟须开展新一轮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新发展理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理念,本文从“更大范围-市场开放-全国统一大市场、更宽领域-贸易开放-产业协同发展、更深层次-制度开放-区域治理模式”三个维度构建新发展格局下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中部崛起战略是我国继东部沿海开发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又一个加快中国经济崛起、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战略.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六省)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优势,在我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借鉴东部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发展集群经济,走产业集群化道路,是实现中部经济崛起这一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业界已经越来越取得共识,国际内陆港作为我国广大内陆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内陆地区开发和开放的重要模式、载体和推手,是实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基础设施。内陆港大发展、新丝路大繁荣正当其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的要求,为内陆开发开放带来了重大的战略机遇,也为中国陆港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加强国际陆港之间的  相似文献   

18.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重庆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Y型交叉节点,在对外开放格局和国家区域发展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支撑价值。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推进,重庆市的交通基础设施仍然有巨大的需求提升驱动力,应遵循国家对重庆市的战略定位,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重庆内陆国际交通枢纽,使其具备跨区域枢纽转换能力和跨区域辐射能力,高效承载国际化、大区域、大流域的产业、资源和人口的交流。打造西部内陆开发高地,需要正视以重庆市为交通中心的通道短板,破除辐射内陆、辐射丝绸之路、承载区域经济中心等三个维度的互联互通障碍,构建高效便捷的对外运输通道。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我国内陆地区开放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更好地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我国内陆节点城市需要在城市功能方面做出积极响应。通过构建城市功能响应指数,对我国内陆节点城市功能响应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功能响应状况特征明显:一是响应程度总体不高;二是在城市和区域间存在明显分化。从城市来看,在10个内陆节点城市中,成都和重庆的城市功能响应程度最强,其次为武汉、西安、郑州,西宁垫底。从区域来看,西南地区整体较强,西北地区偏弱,中部地区中等;三是五大城市功能子系统的响应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站在“一带一路”十周年的新起点,我国内陆节点城市要积极主动作为,在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融入全球开放大局,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在推动丝绸之路数字化、绿色化和创新发展中提升节点城市功能。  相似文献   

20.
特定体制框架下的路径选择使资源型区域不同程度地陷入"资源诅咒"困境,长期依赖资源产业体系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粗放模式难以为继,开放条件下借助外商直接投资(FDI)推动主导产业升级是破解区域发展困境的关键。从产业链的视角切入,以山西作为资源型区域的典型代表,利用1992—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考察外资流入对山西煤炭业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山西省技术创新作为FDI与产业升级的中介变量,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即FDI流入山西后,通过促进区域资源产业技术水平提升,最终实现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