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国内外知名组展商和会议组织者由在中国东部布局重大展会,开始将目光转向西部地区。成都凭借其市场辐射能力、航空条件、会展环境、旅游资源、城市魅力,在西部城市承接国内外重大会展向西部转移中,取得了领先发展的态势,目前已逐步成为国际重大会展活动布局西部的首选城市。成都的经验是什么?成都的魅力在哪里?在此春意盎然之际,成都再出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外知名组展商和会议组织者由在中国东部布局重大展会,开始将目光转向西部地区。成都凭借其市场辐射能力、航空条件、会展环境、旅游资源、城市魅力,在西部城市承接国内外重大会展向西部转移中,取得了领先发展的态势,目前已逐步成为国际重大会展活动布局西部的首选城市。  相似文献   

3.
辽宁地区工业遗产资源丰富,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进行旅游开发可促进城市文化特色的建设。论文分析了辽宁工业遗产的形成及其文化价值,阐释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与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关系,进而基于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视角提出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以利于促进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和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会展》2015,(1):20-21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近年来,国内外知名组展商和会议组织者开始将目光转向西部地区。成都更是凭借在市场辐射能力、航空条件、会展环境、旅游资源、城市魅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在西部城市承接国内外重大会展向西部转移中取得了领先发展的态势。从去年成功举办的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到2014年的第12届米其林必比登挑...  相似文献   

5.
成都是一个知名的旅游城市,成都武侯祠作为一个四川知名的旅游景区文化内涵高,同时武侯祠又是一张宣传成都,宣传四川的旅游名片,本研究综合运用营销相关理论对成都武侯祠景区营销环境、营销市场进行分析,基于4PS理论对该景区未来的营销提几点可供参考的建议,旨在将其进一步打造成为四川旅游精品,为到成都旅游的全国各地游客提供内涵深刻的三国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6.
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但过度旅游开发导致西部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退化,甚至遭到毁灭性破坏。传统旅游开发模式往往不重视甚至忽略民族文化保护。泰文提出,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必须基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李纲 《江苏商论》2012,(4):126-129
枣庄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也是国务院确定的资源枯竭、迄待转型的城市。具有130多年历史的中兴煤矿公司留下了丰厚的工业遗产,为枣庄文化旅游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枣庄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可以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和美学价值四个方面进行定性评价。枣庄工业遗产旅游应在遗产保护整体性、原真性的基础上,适当拓印记忆拓片,贯彻慢游理念,注重体验过程,营造绿色的旅游环境。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转型和文化旅游的发展,如何更好地传承挖掘人文资源的价值,实现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城市共同面临的问题。论文以马鞍山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采石风景区采石矾片区李白诗歌文化为例,通过资源梳理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规划发展的目标、思路、策略、措施,意在通过规划,抓住发展机遇,促进采石矶片区文化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西安和成都作为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担负着西部经济、金融、商贸、信息和科教中心的重任。本文从西安与成都城市发展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入手,着重分析西安与成都城市定位,城市布局,产业发展,竞争力,最后对西安和成都城市发展趋势做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10.
吴晓  吕红波 《现代商业》2012,(33):118-119
山东省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包括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文化底蕴、宝贵的古旧遗存、现代的休闲娱乐场所等,这些旅游文化资源自身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利用价值、文化价值、休闲价值,已经成为山东省大力发展旅游业、创新旅游项目的重要物质基础。基于此点,本文对当前山东省旅游文化资源价值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以天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钰 《北方经贸》2005,(5):64-66
文章分析了天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同时提出开发的四种模式, 最后阐明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统一化战略思想, 强调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与所处城市的建设相统一协调, 并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有关成都的城市旅游形象,大部分学者单从政府角度或旅游者认知角度进行研究,缺乏政府和旅游者两个视角相结合的城市旅游形象研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网络信息收集的方法,分析了当前成都政府网站、旅行社网站对成都城市旅游形象的宣传以及旅游者对于成都城市旅游形象的认知,从旅游者角度出发,以游客对于成都的认知——景点和美食两方面设计出新的成都城市旅游宣传口号:"巴适成都景、美哉川之味",并进行了相应的网络宣传方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崔杰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1):87-88
为了使西安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西安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并对西安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西安文化旅游资源具有资源种类丰富、文化特色明显、品质高、资源价值结构呈"金字塔"状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保存完整而极具文化旅游的开发价值。但由于当地乡村对民俗文化认识不足或不到位、盲目追求现代化建设,严重影响了旅游经济效益。应重视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杜绝生搬硬套,野蛮开发,达到营造合谐社会,民族地区农村的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15.
南京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芬 《商场现代化》2008,(15):230-232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研究中我们发现,南京文化资源的转化成果并不令人满意。本文通过对制约南京文化旅游资源转化成效的因素分析,提出了提升南京文化旅游竞争力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商》2015,(36):276-277
旅游交通是完成旅游的必要条件,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全国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已经迈入旅游加速发展时期。因此评价成都旅游交通与旅游业的互动关系,明确二者的融合发展程度,在目前显得尤为迫切,是国家战略与地区旅游发展的共同需求。  相似文献   

17.
自十八大提出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和实现美丽中国后,丝绸之路凭借其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走上了做大做精文化旅游品牌的文化创新之路.本文基于文化旅游的视角,在分析丝绸之路开展文化旅游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的价值提升,从文化价值、产业价值、品牌价值、市场价值、生态价值五大价值的维度进行分析,以期实现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在十八大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非中心城市的旅游资源推广,对刺激整个非中心城市的旅游业与相关服务行业的增长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的途径,并重点阐述了非中心城市的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与与城市形象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在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并进一步提出了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川西茶馆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此文在分析其茶馆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挖掘出了茶馆文化独特的旅游价值,并以成都茶馆为例,提出要实现川西茶馆文化的旅游价值,就应当围绕其娱乐、教育、逃避、审美功能研究具体的开发模式,以达到对其深度开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