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影 《经济论坛》2005,(15):74-76
四川省成都市是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的“三中心两枢纽”(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科技中心,交通枢纽、通信枢纽)城市,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有利条件和突出优势。成都规划了四大物流中心作为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依托,它们分别是成华、武侯、双流、国际物流中心,其中,成华物流中心是国家铁道部规划的亚洲最大的集装箱节点,其作用在整个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都不可小视。本文通过对这四大物流中心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成华物流中心的优劣势,结合成华区的具体区位条件,分析成华区如何以物流中心建设为契机,发展物流及相关产业。  相似文献   

2.
首先,按照新的功能定位,加快城市新区建设。区域经济的发展,必先明确功能定位。我们雨花台区地处南京市南郊,区委八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要求,全区要抓住江苏省加快城市化进程、南京市“南延东进”的机遇,把雨花纳人都市发展区,以城市新区、产业发展基地和生态环境调节圈为功能定位,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经济结构、壮大综合实力。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充满发展活力、与主城合理分工、相互呼应的新区。雨花台区“十五”明确提出。要逐步把  相似文献   

3.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中心城市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经济规模应比较可观,整体实力应比较雄厚,国内生产总值在所属区域中应占有相当的比重,人均GDP应该高于区域平均水平,这是中心城市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发挥其作用和效能的经济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逐步实行财政包干新体制(“分灶吃饭”)和市领导县的新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心城市的发展开始受到重视。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逐步形成以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  相似文献   

4.
刘霞 《江南论坛》2009,(7):12-13
随着无锡城市扩大和中心南拓,南长区由无锡的“南大门”变为“中心城”。南长区已到了由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向实现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发展时期、由城市化向城市现代化跨越的转折时期、由工业经济为主向服务经济为主转型的关键时期。审视南长区作为无锡中心城区的功能定位,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把南长区建设成为现代化中心城区。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1,(8):F0004-F0004
<正>2011年7月29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主办,成都市博览局、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和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在成都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是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工业基地。成都工业经过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了38个行业大类、184个行业小类的比较完整的具有一定实力的工业体系。近年来,成都市通过大力调整优化工业经济结构,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快推进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重大产业化项目、国有企业改革,使全市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7.
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表明,中心城市日益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和引擎;甘肃区域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关键在于如何做大做强兰州这个中心城市;基于“大视野”,构筑“大产业”,形成“大市场”,建设“大都市”,完善“大交通”,打造“大中心”是将“大兰州”建设成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西南城市贫困的特征,原因与反贫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作为九.五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课题(建立西南城市居民最低硪活保障线及其保障机制研究)的分报告,中心是针对西南地区特殊的经济、历史、社会发展背景,深入地分析并论证了西南城市贫困的特征及形成原因。并就如何解决或处理好“西南地区贫困面广,贫困人口比重大,与区域发展落后,地方救助能力低”这一特殊困难或矛盾,提高反城市贫困的社会效果,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思路。以期能给决策部门制定解决西南城市贫困的可行方案提供现  相似文献   

9.
彭浩  陈新 《经济研究导刊》2013,(31):243-24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污染、空气污染、环保产业发展等备受关注的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成都市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当前成华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及存在问题,探讨成都主城区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成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新亚欧大陆桥是宝鸡经济起飞的“跑道” 宝鸡市位于陕、甘、川、宁四省区结合部,处于四个对称省会城市西安、兰州、成都、银川的中心位置,是国家“一五”、“三线”时期在关中西部布局的老工业基地,是国家规划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是新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除郑州、徐州外的第三个交通大十字。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区县功能定位中,房山被确立为首都城市发展新区,将成为未来北京西南的经济重心、北京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成为北京疏散城市中心区产业与人口的重要区域。房山将以新功能、新定位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加快建设畅通、绿色、亮丽、宜居的现代化新房山,为北京经济发展服务,提高房山人民的福祉。  相似文献   

12.
从国际经验看,全球经济控制中心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依托于大型枢纽机场。从世界级城市的发展经验看,伦敦、东京、纽约、香港、新加坡等城市都是从依托海港“大进大出”,发展到依靠机场“快进快出”,在航运和贸易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上升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商务中心。本文分析北京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对胶州临空经济的定位、发展提出了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发达国家开启“再工业化”道路,推动全球价值链进入深度调整期,西南民族地区制造业也因此遭遇“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低端、生产网络发展不均”等“低端束缚”风险。究其原因,外部环境恶化、攀升动力不足、分工边缘化趋势明显是造成西南民族地区制造业绿色发展困境的重要原因。为“摆脱束缚、实现攀升”,西南民族地区需在“十四五”期间抓住制造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契机,构建“战略—技术—市场”三位一体发展路径,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经验。  相似文献   

14.
梁湘 《财富时代》2022,(7):132-133
<正>成都“三城三都”的发展规划由来已久。早在2017年底成都就提出了“三城三都”三年行动计划,要在2018-2020年按步推进、落实完成世界文创名城、世界旅游名城、世界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国际音乐之都、国际会展之都的“三城三都”目标,世界文创名城的建设放在了成都“三城三都”计划之首,以文润城。由此可见,文化在成都城市建设规划中的战略地位。2022年开始迈入下半年,“三城三都”的规划理念也已然成为成都这座城市的发展精髓。今年成都已经成功招引了世界冰壶巡回赛(WCT)亚太总部、A8网文影视基地、中国唱片西南总部、  相似文献   

15.
成渝经济区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成都、重庆两个特大中心城市,在没有次一级的中心城市支撑下,造成了对本区域的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的"虹汲效应",内江、自贡等成渝经济区的中部地带发展陷入了"塌陷"的境地。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方向是推行"多极多点"发展战略。由于内江、自贡等城市之间独特的条件和基础,推动内自一体化发展成为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的首选。  相似文献   

16.
课题组 《经济论坛》2010,(4):103-106
河北省省会城市石家庄市是冀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当前,其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发展的第三产业、得天独厚的科教优势、“三年大变样”及“作风建设”的成果都为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供了条件。石家庄要增强中心城市实力,加强辐射,促进石家庄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2年,根据国家重点中心城市建设战略,宁夏回族自治区确定了建设“大银川”,以中心城市城市化带动全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加大了银川市城市建设力度。本文试图就“大银川”建设与宁夏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如何实现“大银川”建设与宁夏县域经济发展的双赢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5月27日成都市出台国内首个由中心城市出台的物联网产业规划--<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2012年)>.规划提出,到2012年,成都将打造立足西部、辐射和影响国内外市场的中国物联网产业高地,产业规模达3D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来临,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化趋势成为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最明显的特征。人们已经认识到,城市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有专家指出,逐步实现适度城市化将有利于我国社会就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好转。 城市是国家在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和国内外交往的中心,城市功能的发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的建设管理却是一篇难写的大文章,是国家的“形象工程”;搞好城市建设管理,可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搞好城市建设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  相似文献   

20.
肖晓  余倩雯 《新经济》2013,(26):95-97
五凤镇位于成都龙泉山山脉中段东麓,沱江沿岸,距成都47公里,是成都市唯一一个山地古镇.清代中叶曾繁华一时,是连接成都与重庆的重要码头.由于历史的原因及交通工具的变迁,五凤镇沉寂在龙泉山中数百年.随着成都市创建“现代国际田园都市”及“国际文化之都”战略的实施,五凤古镇重新唤醒了世人的关注.本文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视角,分析了五凤镇发展文化产业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建设乡村文化社区、出版文化刊物和树立文化品牌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以期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助力当地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