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了人民银行三大职能,与国际大多数央行的最大区别在于有金融稳定职能,并以法定形式明确下来。人民银行作为金融稳定再贷款的发放机关,承担起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职责。如何完善央行的法定职责,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金融稳定再贷款产生的历史背景,金融稳定再贷款的发放、使用及管理等问题做出了论述,分析了金融稳定再贷款使用的正面效应及存在的难点,提出了加强金融稳定再贷款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1997年以来,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以发放紧急贷款、风险处置类再贷款和地方政府向中央专项借款等方式向被救助和处置的高风险金融机构提供金融稳定再贷款,用于兑付自然人债务和外债合法本息,弥补股民保证金缺口。金融稳定再贷款作为央行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的主要手段,具有决策时间短、资金到位及时的特点,有效帮助了陷入严重支付危机的中小金融机构摆脱流动性困境,保护了高风险金融机构自然人债权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国内外央行再贷款和最后贷款人制度在经济金融运行中的作用日渐显现、但也备受议论的现实。本文在对我国央行再贷款制度进行回顾、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央行再贷款制度及其功能的定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完善和拓展再贷款制度及其功能的政策建议,以充分发挥好最后贷款人职能的金融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为解决金融领域中的风险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央行再贷款是最重要的措施。我国的央行再贷款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再贴现贷款有很大不同,多数是信用再贷款,少数是由地方政府担保的抵押再贷款。到目前为止,央行不良再贷款到底有多少?我国官方文件上并没有公布。本文根据官方统计、书报刊杂志等资料进行研究,认为我国目前央行不良再贷款数额应该在2.4万亿以上。  相似文献   

5.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为解决金融领域中的风险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央行再贷款是最重要的措施.我国的央行再贷款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再贴现贷款有很大不同,多数是信用再贷款,少数是由地方政府担保的抵押再贷款.到目前为止,央行不良再贷款到底有多少?我国官方文件上并没有公布.本文根据官方统计、书报刊杂志等资料进行研究,认为我国目前央行不良再贷款数额应该在2.4万亿以上.  相似文献   

6.
维护金融稳定是中国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为了维护中央银行债权和资产安全,有效地发挥央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中国人民银行将发放的用于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的再贷款划分为金融稳定再贷款。按照现行再贷款分类,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向中央银行借款;用于救助高风险金融机构的紧急贷款;用于退市金融机构个人债务和境外债务兑付等其他风险处之类再贷款;用于兑付人民银行自办金融机构个人债务的再贷款;“再贷款考核月报表”中列入“其他再贷款”项下的各类再贷款。金融稳定再贷款作为中央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是中央银行对高风险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提供资金融资和救助的主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新疆首例全额收回紧急再贷款的个例分析,试总结管理度有效回笼紧急再贷款的方法,一是逐步完善有关金融稳定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二是尽快退出操作性较强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解除风险警报的指标体系;三是明确央行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法律变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为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央行持续发力,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用好用足各项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其中,再贷款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在调整信贷结构、引导资金流向、调控基础货币方面,为县域经济金融健康发展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欠发达的县域地区实践中,央行内部(企业)评级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瓶颈制约政策有效性的全面发挥。本文以喀喇沁旗为例,分析在县域地区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和央行内部(企业)评级政策执行中的难点,为货币政策在县域地区发挥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市场退出与金融稳定的两难冲突一般而言,对有问题金融机构的支付风险处置路径有自我化解(股东注资或市场融资)、存款保险、再贷款等措施,其中最后贷款人机制和存款保险是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转轨过程中许多有问题金融机构风险自我化解能力不足,我国尚未建立起存款保险公司这样的市场化风险分摊机制,以及再贷款形成央行大量不良  相似文献   

10.
《金融会计》2014,(2):11-17
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其负面冲击至今还严重影响着全球的实体经济。在这场危机中,各国中央银行都不遗余力地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多国中央银行作为整个金融体系的“最后贷款人”,采取了向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以维持其流动性的措施。然而,出于政策性目的的再贷款往往与中央银行资产收益性的要求发生冲突,存在债务人不能按时偿还再贷款本息的风险。部分国家的中央银行存在低息或无息再贷款,也蕴涵着相应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流动性水平下降,资金风险敞口扩大,再贷款的违约风险也相应增加。因此,对贷款对象收取抵押品是防范中央银行风险的重要内容。本课题主要通过研究国外中央银行的抵押品政策,提出人民银行防范资产风险的可借鉴措施。  相似文献   

11.
郭红亮 《武汉金融》2006,(11):29-30
近十年来,为处置和化解问题银行、证券公司、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金融财务公司的风险,中国人民银行给问题金融机构发放了数额巨大的再贷款,大部分尚未收回。随着人民银行自身的改革,汇达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推进,再贷款债权的维护成为央行维护国家利益,严格央行资产管理的重点。然而客观上,当前央行再贷款维权仍处于一个摸索和研究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维权误区、问题和困难,影响了央行维权的进展和成效,亟待重新思考、研究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央行支农再贷款专项资金对有效缓解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资金供求矛盾,防化农信社经营风险,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支农再贷款操作效率与安全应成为央行高度关注的问题.基于这一观点,本文在对支农再贷款运作绩效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就下一步支农再贷款风险预期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担保机制、强化调控与管理、建立农业风险规避体系等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抑制流动性过剩,维护货币稳定、金融稳定成为央行调控的主基调,本文旨在对目前货币政策实施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在政策选择上的两难困境进行分析,提出减轻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以及加强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雷萍 《西安金融》2006,(12):15-16
维护金融稳定是中国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近些年来。人民银行通过发放金融稳定再贷款,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金融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为金融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但金融稳定再贷款的使用和管理,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隐患。本文结合陕西省内金融稳定再贷款的发放和管理进行了分析,并就切实加强金融稳定再贷款管理、确保人民银行资金安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央行支农再贷款专项资金对有效缓解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资金供求矛盾,防化农信社经营风险,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支农再贷款操作效率与安全应成为央行高度关注的问题。基于这一观点.本在对支农再贷款运作绩效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就下一步支农再贷款风险预期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担保机制、强化调控与管理、建立农业风险规避体系等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中国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在必要时救助高风险金融机构、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运用金融稳定再贷款,支持地方政府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金融稳定再贷款分为五类:地方政府向中央银行借款;用于救助高风险金融机构的紧急贷款;用于退市金融机构个人债务和境外债务兑付等其他风险处置类再贷款;  相似文献   

17.
信息汇聚     
正央行:首列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5月初,央行首次提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原则,强调需要坚持底线思维,加强规范管理,促进以创新为动力的这一新型金融服务业态在可持续的轨道上健康发展。央行指出,一切金融创新均应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有利于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央行对流动性的调控,避免因某种金融业务创新导致金融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央行还特别指出,互联网金融的发  相似文献   

18.
陈斌辉  李婷 《中国金融》2020,(24):67-68
<正>央行评级拓宽了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型金融机构向央行获取流动性支持的渠道,有利于激发其向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动力央行内部(企业)评级工作(以下简称"央行评级")是根据人民银行再贷款对质押品风险管理要求,通过系列规范化的评级操作对金融机构的部分贷款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将符合标准的信贷资产纳入再贷款的合格质押品范围,保障央行债权安全,防范金融机构道德风险,有效解决中小金融机构合格质押品相对不足的问题,引导其扩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19.
全球流动性的规模、结构、流向和币种构成等变化将对全球经济金融发展格局和金融稳定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在对全球流动性概念进行厘清和界定的基础上,分别从理论机制和经验分析的角度探讨不同维度全球流动性对通胀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差异化影响,分析主要国际货币在全球生产和金融循环体系中的跨境流动对全球金融稳定的影响。结果发现,央行流动性是全球流动性的核心,跨境流动性主要影响他国债务和金融市场稳定,私人资产和跨境流动性的顺周期性变化将放大央行流动性对经济金融体系的影响。欧美等国际货币发行国可以将货币超发成本转嫁给其他国家,经济呈现“高全球流动性、低通胀和高金融资产价格”特点;工业出口国和大宗商品出口国货币跨境使用较少,金融资产价格除受本地流动性影响外,还受跨境流动性影响,波动较大。实体经济货币活性下降、资金分流金融市场、私人非金融部门加杠杆空间下降、新兴经济体出口价格低廉等因素共同作用,弱化了发达经济体央行流动性对通胀的影响。当前全球流动性面临拐点,我国面临的输入性金融风险加大。对此,应搭建系统、全面的流动性统计监测框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和政策储备,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20.
支农再贷款政策实施以来,对增强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促进"三农"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内外部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如何加强支农再贷款的管理和使用,进一步提升和增强支农再贷款的政策效应,发挥支农再贷款在引导和扩大"三农"信贷投放中杠杆作用,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基层央行重点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