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因此,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2.
《企业世界》2006,(4):16-16
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在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发展积极性的同时,防止追求不切实际的“高指标、高速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正在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我国的工业既面临空前发展的机遇,同时在短期内又面临如何提高生存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巨大挑战。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带领民族工业走出困境,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为了迎头赶上世界上先进的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通过管理创新,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认真解决好管理落后的问题,努力使企业充满活力,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一、现状作为国家大中型企业的上海梅山集团(南京)矿业有限公司是1995年由原上海梅山冶金公…  相似文献   

4.
《住房保障》2006,(1):4-9
2006年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继续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加快改革和创新,转变城镇发展模式,整治村容村貌,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改善居民住房、交通和环境条件,促进社会和谐,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相似文献   

5.
王克修 《经济界》2012,(4):47-5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推动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发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只有咬定“稳中求进”这个经济发展工作总基调,才不会偏离科学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湖南房地产》2006,(3):111-114
2006年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继续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加快改革和创新,转变城镇发展模式,整治村容村貌,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改善居民住房、交通和环境条件,促进社会和谐,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相似文献   

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9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强社会建设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义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就业和再就业的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一个突出的矛盾。就业和再就业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实现社会的充分就业,对于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营造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就业和再就业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是改革持续深入进行所面临的艰巨任务。我国已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并全面实施“十五”计划纲要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在经济建设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时期,财政干部必须贯彻好“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才能够实现江总书记提出的“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奋斗目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强调实现全面小康关键在于“三农”。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在发展中正遭遇困境,加快农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一直是开展“三农”工作的重要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经济的困境,就其完善提出若干合理化的举措。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列入全党工作重要议程。在西藏自治区“三农”问题更加突出,农牧业经济效益和质量差,农牧民增收乏力,城乡经济差距在不断拉大,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更为突出。如何稳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基础成为当前西藏自治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在今后较长的时期里,西藏自治区乃至我国西部地区,加快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吸纳农牧区富余劳动力、扩大农牧民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尤其是增加现金收入、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等方面,必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提高质量与扩大总量并举,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这对做好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工作非常重要.面对宏观调控新形势,积极探索一条体现区域性、注重科学性、富有创造性的工业发展之路我国工业发展的必经途径.为此,本文论述了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县域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实现县域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湖南房地产》2006,(1):5-8
在2005年12月26日召开的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作了重要讲话。汪光焘在全面总结了2005年全国城乡建设工作以后,对2006年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汪光焘指出,按照中央的部署,2006年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继续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加快改革和创新,转变城镇发展模式,整治村容村貌,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改善居民住房、交通和环境条件,促进社会和谐,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要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李德水 《数据》2003,(7):1-1
首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旗帜总揽统计工作,关键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体制转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给统计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和新机遇.要深入分析统计工作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大胆进行统计观念创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坚决冲破那些不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思维定式和习惯模式,坚决变革那些不适应新形势和新环境的传统工作方式,坚决革除那些不合时宜的工作规章和制度.  相似文献   

15.
《重庆国土资源》2006,(1):4-8,14
按照中央的部署。2006年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继续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加快改革和创新。转变城镇发展模式,整治村容村貌,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改善居民住房、交通和环境条件,促进社会和谐,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要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陕西审计》2003,(6):1-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04年的经济工作,要从发展全局的高度,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发展潜质。尽管中国政府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强调要加快其文化产业的发展,然而效果却差强人意。该文通过借鉴韩流在我国的全面快速发展经验,从中吸取教训,进而探究分析出我国文化的发展可行之举措,以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在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品牌地位,从而推动我国经济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者认为,当前我国城市土地租赁制度建设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因此,在加快城市土地配置的市场化步伐的进程中,必须处理好地价机制形成与土地投机、经济增长、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四川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突出三个目标,一是加快西部发展高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积极推进向西开放;二是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打造中国西部经济增长极;三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实现与全国同步。实现这三个目标,需要拓展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开辟向西开放的经贸合作渠道;积极推进大交通网络建设;用足用好西部大开发的倾斜政策和优惠政策。在十二五时期,四川和重庆要紧密合作,把工作重点放在成渝经济区的建设上,使四川和重庆双双成为西部以至全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20.
财政是国家职能的重要体现,是国家政权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认识财政的本质特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转变财政、经济工作观念,把握好财政工作的正确方向,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财政工作,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是加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