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对塑造大学生中国气质、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都具有重要作用。剖析高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大学生主体意识不强、课程设置欠合理和诸多复合因素的实际影响,提出高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课程建设、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整合传统文化资源等具体措施,以期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春风化雨、文化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徐晓芳 《中国市场》2012,(52):96-98
本文将以高职文秘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例,来探究地方文化课程与它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促进机制。由于地缘性的优势,地方文化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提高高职文秘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浙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既有绵长的优秀传统又有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浙江文化的一些优秀传统和现代创新元素可以提高高职文秘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崔寅 《商场现代化》2010,(10):174-175
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传统道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精神力量。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商科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道德、特别是优秀传统商业道德教育,对于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地方红色文化相融合,深度挖掘和利用好地方红色文化,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地方红色基因和中国革命文化传统。同时,也能够丰富高校思政课的理论内容,使思政课更加鲜活,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5.
鞠淑范 《中国报业》2012,(8):226-227
随着信息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本文提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与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融合在一起,增强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从而使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主阵地之一,必然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国商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传承优秀中国商业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和创业意识,培养和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创业驱动力,增强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通过以"中国商业文化"课程教学实践为例,从该课程开设目的、内容、设计理念等出发,具体探讨教练式团队学习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和所取得的成效,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应用教练式团队学习教学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文化精神的构建起着重要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达到培养大学生形成一种健康、高尚、文明的文化意识、文化理念,实现在其内心深处对文化精神的感动和认同的目的。在构建大学生文化精神的过程中,通过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宣传教育来实现对大学生文化精神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品牌》2015,(4)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积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流长。对于中医院校大学生来说,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有利于其对中医药基本理论的理解。因为中医药基本理论便是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医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从三个方面选择内容:一是在个人价值追求方面以"德"为核心选择内容,二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方面以"仁"为核心选取内容,三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以"合"为核心选取内容。  相似文献   

9.
永州具有独特的人文资源,其中舜文化是中华道德伦理文化的源头,中华文化的优秀人文精神在永州得到了充分彰显。湖南科技学院紧紧围绕办学特色,树立传承优秀地方文化的理念,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学校把利用地方传统文化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纳入了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成立专门的地方文化研究机构、建立一批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具有地方传统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建立多样化的德育教育基地、开展富有人文特色的纪念活动和文艺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思想。通过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培养具有人文品格的优秀大学生来推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多次讲话中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目标是育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同时,使大学生能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经过长时间检验了的,对我们广大人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很多问题,教学效果始终得不到增强,对此将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融入进去具备很大的必要性,它不仅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的资源,同时对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将具有很大的意义;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高校的思政教学的途径,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政教学的质量,最终培养出具备良好品质和健康心理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引导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探讨了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以及用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与途径等方面,对引导大学生通过传统文化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历经千百年岁月淘洗流传下来的经典诗文,不但是汉语言文学的典范和精华,更是蕴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组织大学生诵读语言凝练、意存高远、富有哲理的经典诗文,有利于学生增进语文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记忆潜能.培养好学精神;有利于大学生陶冶高雅情操.提升人生境界;有利于开拓心胸志趣,锻铸坚强意志;更有利于把传统优秀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学生幼稚的心田,让学生成长的根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一直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并要求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以精神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地方理工高校以其自身特殊的学科氛围所呈现出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较弱,如何在自媒体时代下,发挥教育"立德树人"的本质作用,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涵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地方理工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用典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大学生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大学生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习近平用典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坚持契合性、适度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可采用故事教学法、视频教学法、探究法以及竞赛促学法等教学方法将习近平用典中的“理想信念、立德、法治、实践观、群众观”等方面的内容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思想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但这不仅是一种继承,更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理论实践和思想内容上的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优秀传统伦理道德,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有着对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宝贵素材。我们搞现代化建设,向现代文明推进,不应当以丢掉传统文化这个根基为代价,应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伦理道德精华,使之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接轨。  相似文献   

18.
岳喜玲 《品牌》2014,(8):171-171
先秦儒家思想是中国正统传统思想的源泉,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其中,感恩教育思想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型期,社会道德问题日益凸显,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大学生,承担着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他们的道德教育直接影响着民族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先秦儒家的感恩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启示进行详细探讨,并从传统的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中汲取精华,以改善当代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状况。  相似文献   

19.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人们的智慧结晶,在今天仍然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合理使用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减少当前鱼龙混杂的外来文化思潮对高校学生的影响,促进当前大学生思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念一致。  相似文献   

20.
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呈现出许多令人担忧的状况.本文梳理了当代大学生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大学生道德素养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