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五岔路村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985年以来,该村的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粮食产量在1985年创造了108.12万千克的历史最高产量之后,1986年便迅速下降到 101.09万千克。1987年和 1988年粮食产量虽然相继回升到了105.46万千克和102.18万千克,但没有超过1985年的水平。1988年的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减少 32800千克,下降了 3.11%。从1980年到1985年,粮食产量以14.76%的平均速度增长。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该村农业生产存在的两个极其重要的有利因素。一个是这几年自然灾害少。1980年到1985年,该村自然灾害面积为370亩,成灾面积为140亩;二是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1980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为 209千克,1985年提高到213千克,提高了1.19%,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38%。  相似文献   

2.
1988年5月中旬,应苏联港口城市纳霍德卡市的邀请,大连市经济代团对苏联远东沿海边区所辖的纳霍德卡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即海参威)、乌苏里斯克市进行了考察和经济合作洽谈。通过考察、洽谈以及出访前后所查阅的有关资料,我们对苏联改革政策、苏联远东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战略和经济现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深感研究探讨并发展同苏联远东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是大连对外开放的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一、大连与苏联远东地区有着广泛的合作领域  相似文献   

3.
徐翔 《经济纵横》1990,(7):40-44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吉林省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农村社会总产值有较大增长。1980年吉林省农村社会总产值为64.03亿元,1988年增长到245.73亿元,增长了2.84倍。(二)农业总产值有明显提高。1980年吉林省农业总产值为48.27亿元,到1988年达到140.91亿元,增长了1.92倍。(三)粮食产量获得了空前的增长。1980年吉林省粮食产量仅有859.5万吨,1982年突破1000万吨大关,1984年又突破1500万吨,1988年粮食产量再创1693.2万吨新纪录。1988年粮食产量比1980年提高了97%。主要农产品每亩产量从1980年的163公斤,提到1988年的330公斤,增长102%,平均每一人口占有粮食722公斤,居全国首位。(四)农村中非农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吉林省农村工业总产值1988年达到61.89亿元,比1980的8.22亿元增长了6.53倍;农村建筑业总产值1988年为17.66亿元,比1980年的3.4亿元增长4.19倍;农村运输业总产值1988年为11.69亿元,比1980年的1.35亿元增长  相似文献   

4.
一、新的尝试 大同市南郊区试办农业合作保险,现已三年。三年的农业合作保险,是在改革中诞生,在探索中完善。1987年,在小南头、城关、马军营三个乡搞了“限额赔付,节约返还”的农业保险试点,收取保费12.3万元。因灾害频繁,当年支付赔款11.6万元,为支持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1988年,在全区范围内试办  相似文献   

5.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从属于第一产业的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其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而近几年最突出的问题是结构性失衡。在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已经经历了30年,转型效果显著,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的农业生产能力,基本满足了我国国民对农产品的需要。而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必定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发展面临必须同时满足保障农产品供给与改善农业环境两个条件的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农业供给侧改革指出了一条明路。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下,有机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则为我国农业经济持续,高速而稳定发展提供了根本性保障。  相似文献   

6.
该文在简要描述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改革特征的基础上,着重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CAP改革背后的逻辑,并据此得出一般性的结论:一国所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其面临的农业问题性质也不断转换,由此决定了农业政策的目标和政策措施也必须不断调整,且调整方向是WTO所倡导的自由化和市场化。最后,文章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农业问题性质,简要分析了我国农业政策的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一、导言(一)研究背景和意义。2008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2012年党的十八大要求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我国农业经营模式要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经营模式是以一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农业生产形式。新中国成立  相似文献   

8.
一、波兰农业的宏观财政经济状况 波兰农业正步履艰难地向市场经济过渡。除了客观因素(近三年中发生两次干旱)外,应在波兰经济转轨上寻找答案。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要求放宽商品交换和农产品价格政策,并减少对农业的补贴。随着近年的变化,波兰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关系呈恶化趋势。据波兰中央统计署透露,1993年波兰农民的实际收入比1988年下降了大约60%。在同一时期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型农业税收体系构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现行的农业税收制度存在很多问题和弊端。2000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并未触及问题的根源,农村税制的改革不可避免。通过对农村税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提出以农用土地使用税、产品增值税和农业所得税为主体的新型中国农业税收体系构想。  相似文献   

10.
纵观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改革历程,一条主线就是农业经营体系的改革和完善,经历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下的农业经营体系、人民公社化的农业经营体系、双层经营体制下的农业经营体系、城乡一体化下的农业经营体系四个阶段。"三个坚持"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论断,为当前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奠定了改革基调,也指明了发展方向。结合农业经营体系改革中的实践问题,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需要注重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多种形式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支持多种经营主体融合发展以提升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并进一步优化财政政策支持的方向和方式。  相似文献   

11.
法国政府已经开始1988—1989年度的农业普查工作。这是本世纪以来的第5次农业普查,前4次分别于1929年、1955年、1970年和1979年进行的。这次普查工作将于1989年3月结束,即在1990年将要开展全国人口普查的前。一年完成,结果将于1989年6月公布。普查将作为制定未来农业发展政策、方向和管理措施的基点,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在2016年我国中央又提出针对农业的农业供给侧改革.目前,我国的经济处于迅速发展的趋势,农业作为我国基础产业,对于农业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以苏州市的农业改革为例,提出苏州农业改革的背景、必要性以及改革的方向、途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当前问题和政策抉择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林毅夫一、当前农业问题我国经济改革开始于70年代后期的耕作制度变革,1978-1984年,我国农村从生产队制度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转变带来了粮食和其它农产品产量惊人的增长,这一改革的成功推动了农村...  相似文献   

14.
2017年,中央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但要深刻理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仍需科学把握如何坚持用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全面把握"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的含义,深刻把握"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曾福生,李明贤农村实行改革以来,我国农业经营形式变成了家庭经营,农业家庭经营的性质如何,它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农业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或者说在农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农业社会化,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探讨。一...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面临的“三农”问题本质在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它是我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农村改革相对滞后。农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造成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本尝试从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理论视角来探求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7.
农业、农价与治理通货膨胀温桂芳一、改革以来农业问题对市场物价影响的原因分析改革以来尤其是80年代中期以来,之所以发生多次因农业问题而导致市场价水平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主要由于下述原因:一是农业增长方式不能适应情况的变化而转变,对农业的投入明显不足,导致...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7,(9)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农业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促进整体经济改革的稳步推进,为此需要金融的全面支撑。文章分析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现实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6,(10)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业领域改革的重要战略,福建漳州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选择漳州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具有先行示范的意义。文章以漳州为样本,分析当前农业供给体系的困境,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路径。  相似文献   

20.
刘云里 《经济纵横》1991,(2):37-38,50
<正> 一、增加农业资金投入关键在于不断缩小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提高农业比较效益1988年以来,党和国家推行了向农业倾斜的政策,许多方面都在探讨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但效果都不够理想。例如增加了农业贷款的投放,却加剧了农民超前消费的现象。很多研究成果表明,大量资金从农业流向非农业,从农村流向城市,其直接的原因是作为农业投资主体的农民的自身的土地投资意识低、农业本身吸收资金的能力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