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口原木传带大小蠹Dendroctonus spp.风险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实施封山育林和西部大开发以及家居装潢的迅速发展,木材进口量剧增.据最新统计显示,1999年全国进口原木和板材超过1000万m3,比进口木材最高年份的1998年多300万m3,2000年全国进口木材又超过1200万m3.进口木材历来传带疫情严重复杂,据对1979~1999年我国检疫截获情况的不完全统计,各口岸在进口木材检疫中截获了926种有害生物,可以说进口木材是我国进口大宗植物产品中传带疫情最严重的产品.因此,对进口木材传带有害生物进行风险分析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中俄木材贸易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材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近年来我国木材加工业尤其是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木材资源需求大幅增加,国内供给不足使我国不得不大量进口木材。2012年我国进口原木3789万m3,进口锯材2063万m3。由于俄罗斯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世界五分之一的林地和四分之一的木材蓄积量,加之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连读多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口木材来源国。然而,近年来,俄罗斯为发展本国木材加工业,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大力引进外资,实现木材的就地加工,并大幅提高木材出口关税,限制原木出口,使中俄木材贸易和林业合作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绥芬河木材市场和企业的实地调研,根据中俄木材贸易的新动态,对中俄林业合作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口木材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进口木材的品质、数量以及材种等方面的不合格欺诈案例屡屡发生,使得国内进口商蒙受巨大经济损失。据统计,近三年来,江苏作为全国最大的海运进口木材集散地,共计进口各类木材2235万立方米,发现材积短少、品质低劣等不合格木材1891批次,涉及货物损失3353万美元。  相似文献   

4.
一、木材进口情况2002年初以来,绥芬河市木材进口量猛增,截至4月末,累计进口原木193万立方米(海运、陆运总合计),同比(2001年1-4月份进口96万立方米)增长102.8%,进口总值12533万美元,同比增长100.34%,占进口总值(30766万美元)的41%,占进口总额(40390万美元)的31%,同比增长18.75%。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通过海运进口的木材量大增,但是,陆运进口总量还是大大超过海运。二、木材销售情况随着木材进口量的增加,木材销售的行情却并未见涨,但也没有大幅下跌,陆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木材的贸易格局与市场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木材贸易始于19世纪60年代,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状况,时至今日,我国木材贸易仍是以进口为主的单向补缺型贸易。这也决定了我国对国际木材市场的强烈依赖。然而,对世界木材资源的过度依赖,势必会对国内木材产业的发展带来风险。本文通过对我国木材贸易的商品结构、市场结构以及世界木材市场贸易流向的大量实证分析,考察了我国木材贸易发展格局和主要贸易国市场份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木材贸易的市场策略。  相似文献   

6.
中俄木材贸易发展很快,俄罗斯是我国木材进口主要国家,中俄木材贸易具有很大的地缘优势与资源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国原木进口价格波动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木是木材加工的重要原料,近年来其进口价格持续上涨.在描述我国原木进口价格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定性分析影响原木进口价格的主要原因;接着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定量研究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原木进口价格受到世界原木出口价格和上期进口价格的显著影响.从长远来看,我国应该加快建设木材战略储备基地、促进原木进口多元化、建立木材价格预警机制,以缓解木材供需矛盾,降低原木进口价格风险.  相似文献   

8.
过去的十几年间,我国木材进口迅猛增长。木材的大量进口一方面缓解了国内的需求压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因此,研究我国木材进口迅猛增长的根源意义重大。在分析我国近年来原木进口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利用逐步回归法定量分析了导致我国木材进口快速增加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93-2008年间,国内木材产量、家具和木材制成品出口以及汇率因素对原木进口量变化的作用最为显著,成为此期间影响原木进口量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新千年开始,广东的木材市场表现得较活跃,主要体现在吞吐量大,木材价格相对稳定,进口木材始终占领了广东木材市场的半壁江山,但是,广东林区生产的木材,由于径级、质量和树种单调等原因,销售形势一般,价格普遍偏低,进入新世纪后,广东的木材消费量仍将继续增大,进口木材仍然将是威风八面,各种材种之间的价格,有升有降,但总体仍较平稳,广东各林区生产的木材仍受外来木材的冲击,价格难有较大提高。现对今年的木材消费和资源形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木材及其产品进口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木材进口国,大量进口木材不仅会对木材供应国的环境承受力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我国在世界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形象。森林作为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木材的进口规模和水平、以及能否实现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林产品贸易不仅与世界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息息相关,而且与全球的生态承受力紧密相连。本文通过探讨木材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分析木材贸易的环境影响,并提出了为促进木材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黑龙江省对俄林业合作基本情况(一)黑龙江省对俄木材贸易现状木材贸易是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对俄木材贸易中占有重要位置,占中国对俄进口原木总量的1/3以上(见图1)。黑龙江省对俄木材贸易实际上是一种单向贸易,即主要自俄进口原木,反之甚少。  相似文献   

12.
见天 《市场周刊》2004,(34):39-39
在全世界都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近三年,我国会对不可再生资源和不易再生资源在政策上给予控制。据中国木材流通协会副理事长高志华介绍,目前一些木材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也对木材的出口进行了一定控制,比如我国木地板的原料就100%依靠进口,原材料的来源在数量上的控制必将引起市场价格的浮动。  相似文献   

13.
原木进口:多元化的纠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保呼声日益高涨和木材主产国出口政策逐渐收紧的情势下,促进林业的良性发展才是破解我国原木进口困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禁伐天然林 木材市场升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东平 《中国市场》1998,(11):20-20
<正> 今年,由于国家为了保护森态环境,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决定对重点地区天然林全面禁止采伐,大力调减木材产量,加之国家加快住宅和基础设施建设,及洪涝灾害恢复家园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使木材市场供需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木材资源缺口加大,需求量上升,价格上涨。 一、木材市场形势分析 1、产需尚有缺口。 今年全国总产量为4936万立方米,比去年下降了3.1%。预计全年总需求量为5920万立方米,比去年增加1.1%,供需缺口为984万立方米。全年进口木材  相似文献   

15.
木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之一,我国森林资源匮乏,但国内需求量较大。为解决这一矛盾,近几年我国从国外大量进口木材,进境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在大量进口木材的同时,也极有可能将检疫性林木害虫带到国内。为切实履行把关职责,有效防止林木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人,保护我国森林、生态环境及旅游资源,扬州检验检疫局于1999年下半年起督促扬州港逐步设立木材检疫的专门场地和检疫处理的专门区域,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2001年6  相似文献   

16.
郭萌 《市场周刊》2006,(3):44-44
截至2005年11月底.我国进口木材原木总量已达到2677.61万立方米,金额价值为293866万美元。分别比2004年的2401.97万立方米和256223万美元提升了11.48%和14.69%;进口锯材为548.59万立方米。金额价值为137065万美元。与2004年的554.78万立方米,金额价值为127013万美元相比,数量虽然减少了1.12%,金额却增加了7.91%;薄板进口数量为10.15万吨、金额10964.4万美元。与2004年的10.46万吨、995831万美元相比。同样也是数量下降了2.96%,价格反增10.1%;  相似文献   

17.
末末 《商业文化》2006,(9):74-75
从人造卫星看下去,整个日本是条绿色的长龙,日本人一棵树都不砍!可是日本人也得用木材,办法就是进口。日本人把买回去的木材削成筷子.供一亿一千万人口使用.但没有一根筷子是丢弃的,全部收起来,再磨成纸浆.卖给中国。国内报刊杂志用纸的纸浆几乎全部是我国东北的木材.不过是在日本人的嘴巴上面转了一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郭萌 《市场周刊》2004,(10):41-41
我国上个世纪末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的这几年,国内木材资源供应一年紧似一年,而进口木材的形势却越来越红火(详见下图)。通过上列我国进口木材的五大主要品种:原木、锯材、薄板、胶合板和纤维板等2000年至2004年进、出口数量变化,我们便不难分析出如下几个事实:  相似文献   

19.
囿于我国木材长期供需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等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木材节约代用工作。经过各方面的积极努力,我国的木材节约代用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发展木材节约代用的任务仍然艰巨。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建国60多年来木材节约代用工作的发展和政策导向,分析了我国木材资源和木材节约代用取得的相关成就,提出了木材节约代用的发展思路,这将对木材节约代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郭淑芬  聂影 《江苏商论》2010,(10):15-17
运用供应链理论对当前制约我国木材流通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发展障碍,进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认为:我国木材流通效率低下的根源在于木材供应链的缺失;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木材流通主体的培育与壮大、木材流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联合库存制度以及流通主体的利益共享机制是提高木材流通效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