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产业结构的转型,许多城市的旧工业区逐渐丧失了其原有的经济功能,面临土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及基础设施老化等诸多问题。如何有效地对这些旧工业区进行更新改造,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文章将从改造意义、改造目标、现存问题及具体措施等方面,探讨城市旧工业区的更新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2.
3.
探讨了城市文化和创意城市的内涵,从创意产业、文化氛围、城市营销三个方面讨论了文化政策在建设创意城市中的作用,最后指出了在实践中运用文化政策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5.
6.
7.
8.
通过梳理城市发展理论,准确把握文化城市内涵。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完全符合建设文化城市的内在要求,发展城市文化产业是文化城市内涵的逻辑延伸。 相似文献
9.
文化规划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传承历史文化是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重要议题,同时也是国家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政策导向,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价值正遭到破坏。国内已有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相关研究中,缺乏从文化规划的视角探索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研究。以历史文化名镇为主要考察对象,首先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中引入文化规划的必然逻辑、文化规划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探讨,随后尝试从文化规划的视角提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基本工作框架和内容,重点探讨了其中文化体系研究、文化资源评价及文化规划框架构建方法,并以苏州市光福历史文化名镇为案例,进行规划方法的实践和总结,探索以文化为导向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0.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色彩又是最大众化的美感形式,因此,色彩是城市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心理学研究早就注意到色彩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城市色彩对居民心理的影响也已被许多鲜活案例所证实。几年前,日本东京就出现过一场市民的“色彩骚动”,不少市民面 相似文献
11.
对长春市产业空间发展现状做了简单的介绍,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长春市产业空间协调发展的方向及保障措施,认为长春市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应发挥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常规型旧工业建筑的再生改造目前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投资的一个新亮点,它具有区位、建筑本体、文脉、经济及生态等方面的优势,在改造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其功能置换、时间感和场所精神等要点,它的成功再生改造对实现我国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蔡兰英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7-12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了西部城镇化发展滞后的因素和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西部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充分发挥西部资源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长期稳定的绿色城镇发展战略;改善城镇发展的软硬环境,加大城镇经营力度;注重城镇化发展中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15.
近些年,面对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各方面的变化,以及沿海新兴工业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冲击,我省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遇到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加之国有老企业承担了大量的改革和体制转换成本,严重影响了其在新形势下的顺利发展。如何在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战略中实现我省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与全面振兴,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经济生产方式的根植性、柔性专业化和对创新环境的偏好,决定新经济产业具有在旧城区聚集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新经济产业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旧城更新动力机制由外力主导向内力驱动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旧城更新的新模式,以期更好地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政府、居民和开发商利益的多赢.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北京文化经济规划和政策实践的比较分析,揭示了北京提出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促进文化经济的融合与兴起的重要价值.认为现阶段政府在文化经济发展中主要扮演推动者角色,但要真正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中国制造的国际影响相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软实力,政府需要进一步发挥高水平的挑战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昝杨杨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20-24
具有高创新性、高融合性特点的文化传媒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战略性产业。该文以北京CBD区域为例,通过分析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产业集群效应,构建SWOT模型来探析其发展战略。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战略应包含产业的精准定位、合理规划产业空间布局、依托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加强北京CBD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北京CBD的发展软环境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20.
发挥区位港口优势建设现代物流中心——丹东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定位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沿海、沿边、沿江”的优势及甲午海战、抗美援朝等重大的历史事件背景,丹东市确立了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但是,实践证明,丹东若仅仅依靠旅游业“单腿蹦”,经济发展就不可能快,也不能稳。只有以强大的物流业为主体,依托旅游业和临港工业两条腿向前迈进,丹东才能成为真正的现代化城市。文中通过对丹东发展现代物流业优、劣势的分析,提出了丹东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定位及发展战略——发挥区位港口优势,建设现代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