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农业生态效率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农业绿色发展的表征指标之一。通过梳理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的研究热点与趋势,为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以知网数据库为基础,搜集整理1981—2022年中国农业生态效率领域的相关文献共433篇,从发文量、作者、机构基金和关键词方面进行研究。通过CiteSpace对作者共线、关键词共线、关键词聚类等进行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 (1)2011年后此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开始增加,研究热点由关注农业环境理念向计量方法和影响因素转变,基础理论、评价测度和效率应用共同构成该领域的研究主题。(2)目前还存在学者间合作较少,研究相对独立;研究对象多为全国或省级层面,对县乡级研究有待深入;评价方法上较少使用复合模型;研究主题有待创新等问题。结论 在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下,农业生态效率的研究已成为现代农业绿色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自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后,为了深入了解草原生态补偿相关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客观反映相关机构、文献、作者的科研动向和影响力,通过分析得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建议。方法 文章通过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搜索到关于草原生态补偿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1)研究领域内发文量总体呈现先增长后下降趋势,2016年达到发文量峰值。(2)作者靳乐山、胡振通、孔德帅发文量较多,杨光梅、陈佐忠、李玉新等作者发表的文献对该领域学者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总站,但作者、机构之间中心性较低,还需加强合作。(3)综合分析热点和前沿,主题词较少,研究范围较局限。(4)应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实践,加强理论研究,完善区域的草原生态补偿治理办法、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与制度体系等方面的研究。结论 拓展研究范围和深度,各地政府根据地区差异性对当地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相关进行探索完善,创新研究方法,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我国特色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忽视了生态系统功能的多样性,难以追踪生态服务价值的流动规律,从生态系统服务角度展开生态足迹研究,以期为生态足迹模型的改进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 文章基于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两大理论,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足迹模型,并以生态脆弱区——玛纳斯河流域为靶区进行了分析。结果 玛纳斯河流域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均存在年际变化,前者的多年平均值中水域(16.87)>林地(4.62)>能源用地(1.39)>草地(1.37)>耕地=建设用地(1.07)>未利用地(0.30),后者的多年平均值中耕地=建设用地(1.42)>水域(1.31)>林地(1.04)>草地(0.95)>未利用地(0.45);玛纳斯河流域生态足迹呈明显的不均衡增长,生态赤字不断扩大,流域生态足迹增速达0.48×106hm2/年,生态承载力在均值3.68×106hm2附近波动,生态赤字年均增速为-0.47×106hm2/年,其中草地和能源用地占比高、增速快,贡献了流域近85%的生态足迹;当量因子对流域的测算结果较为关键,敏感性指数结果显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CS值分别为0和1,生态赤字的CS值由1.78降至0.26,除草地生态赤字的CS值在2010年、2015年和2018年<1外,其余地类始终≥1。结论 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相比,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足迹模型具有强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多样性、生态承载力核算内容更加丰富准确、模型参数本地化增强了普适性等优势。研究结果可为玛纳斯河流域的生态建设提供依据,同时有助于完善生态足迹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乡村价值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乡村价值理论的发展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梳理现有乡村价值研究与评估方法,了解已有研究成果,总结我国乡村价值研究与评估方法的现状与不足,以期对后续研究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乡村规划提供帮助。方法 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归纳法,从乡村价值的定义与内涵、乡村价值评估方式、乡村价值评价指标的选取与生产、生活、生态、社会价值等具体的核算方式等方面对乡村价值研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1)乡村价值曾经是较为单一的生产与生活价值,而随着研究的进展,乡村价值的类别逐渐多样化,但乡村价值的划分还在持续讨论,乡村价值的定义尚未得到学界公认。(2)乡村价值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与乡村各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尚未深入进行,乡村价值理论研究有待系统性的展开。(3)乡村价值的评估方式尚处于探索阶段,评估方法受外部性影响较强,评估方法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结论 乡村价值起步较晚,研究内容丰富,但缺乏系统性,暂时未能形成完善的乡村价值理论。乡村价值评估方法略显单一,以主观评价法为主,客观地评估与核算方法研究稍显欠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有效途径。方法 文章通过文献梳理,界定农业生态产品的概念与内涵,阐述农业生态产品价值的构成与特征,分析了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挑战,探讨实现路径。结果 (1)农业生态产品是以“农业”为主体、“生态”为核心、“产品”为目的生态友好型产品,本质是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2)农业生态产品范畴是基于农业生态系统提供的生产、生态和生活的“三生”功能,涵盖了物质供给类、调节服务类和文化服务类3类产品。(3)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以实现优质优价、推进生态购买、拓展农业多功能性等为手段,分类施策,推进3类产品价值实现。结论 建议推进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标准体系建设、生产补贴制度完善等,依托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等建立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打造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样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清晰界定生态产品内涵和科学构建分类体系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基础和前提。方法 文章通过系统梳理生态产品概念和分类的已有研究,提出当前存在生态产品概念内涵界定模糊、现有分类未能满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现实需求等问题。结果 (1)在深入分析生态产品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文章将生态产品定义为以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为物质载体和保障,并辅以人类劳动而形成的满足人们美好生活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各类产品(含服务),或为了更好地促进人们供给和享有以上产品,在政府规制下形成的可实现经济价值的相关权益及虚拟化产品。(2)以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充分实现为主要目标导向,重点服务生态产品微观主体生产、核算、经营与管理活动需要,遵循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原则,创新性地构建了一套包含2个一级大类、9个二级大类、14个三级大类以及具体举例说明的生态产品多级综合分类体系。结论 研究成果可为生态产品(包括区域化综合型生态产品)监测管理、核算评价、价值实现,以及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资源与环境考核审计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文章基于文献计量总结和归纳中国草地流转的研究热点、内容、演进以及今后研究的趋势和方向。方法 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结果 (1)草地流转发文数量总体呈增加趋势,根据发文数量变动轨迹,可划分为缓慢增长期(1997—2003年)、快速上升期(2004—2009年)和波动增长期(2010年至今)3个阶段。(2)作者与发文机构中,中国草地流转研究主力队伍初步形成,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主要在团队内部,而团队之间的合作关系较弱。(3)研究热点集中于内蒙古牧区牧户的草地流转行为方面。时间维度上,第一阶段(1997—2004年)聚焦于草地流转内涵及制度;第二阶段(2005—2015年)以“草地流转影响因素”为核心议题;第三阶段(2016年至今)以研究草地流转的生态效应为主。研究内容上,主要包括草地流转特征及原因、草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草地流转综合效应研究等三方面。结论 草地流转研究从简单的定性描述到深入探讨影响机理研究,均有所突破。今后,草地流转研究应重点关注草地流转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掌握种养结合的学术动态,文章通过梳理种养结合的研究热点和历程,了解种养结合的历史脉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运用CiteSpace V信息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种养结合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进行梳理与归纳。结果 自1998年以来,种养结合领域的文献出版数量总体上呈稳定发展趋势,经历“逐渐兴起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稳定发展阶段”3个阶段。种养结合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种养结合的关键主体、种养结合的实现方式、种养结合的产业化以及种养结合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从已有文献看,种养结合实现方式发生深远的变化,从最初的“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草料”到“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养分,种植业为养殖业消纳粪污”,更加注重养殖污染的防治。结论 种养结合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根本出路。未来以“产业链”为媒介将种植业与养殖业联系在一起,通过主体之间合作实现“种养再结合”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乡村振兴对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意义重大。通过对乡村振兴已有研究回顾梳理,从文献特征、演进路径、主题热点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方法 文章将2007—2022年中国知网(CNKI)期刊中文数据库发表的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3 532篇论文作为样本,借助科学计量分析工具CiteSpace软件,对中国乡村振兴研究主题脉络和研究热点进行全面剖析。结果 (1)乡村振兴文献数量呈现上升趋势,研究历程可以分为起始发展期和蓬勃发展期2个阶段,核心研究机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合作交流,但学者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度不大,尚未形成联系紧密的学术共同体和高产作者集群。(2)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乡村治理体系的转型与创新、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联动发展机制等方面。(3)关键词聚类呈现出4个核心主题,包括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发展模式、成效测度和发展对策。结论 完善乡村振兴理论体系构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模式改革创新、精准测度乡村振兴成效、共助乡村振兴持续高速发展是未来乡村振兴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构建以补偿标准为核心的长效耕地生态补偿机制,使耕地生态补偿真正进入可操作阶段。方法 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界定耕地生态补偿及其补偿机制的内涵,分析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原则、补偿主体和对象的确定、补偿标准的核算方法、补偿方式、补偿资金管理及来源、补偿机制的运作及保障措施。结果 (1)创新性地构建了省际和省内两个层次相结合的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特别是探讨了省内农民耕地生态补偿标准弹性区间的确定方法:补偿理论值、补偿现实值。(2)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身的财政支付能力,在该区间范围内调整补偿标准,使得补偿更为灵活,既能体现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又能反映农民的意愿。结论 省际和省内相结合的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能够实现全方位的耕地生态补偿,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助推农业生态文明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退耕还林高质量发展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现状,阐释了退耕还林可持续性问题与破解思路,归纳了退耕还林工程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农户生计变化与福祉保障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提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户福祉交互耦合实现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创新路径。未来的研究需要紧密结合"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区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与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创新需要,关注退耕农户福祉改善的迫切需求,厘清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退耕农户福祉变化的内在联系,明确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户福祉交互耦合的退耕还林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生态补偿标准形成机制与对象的空间选择机制,推动退耕还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供给能力有效地转变为现实而长期改善人类福祉的能力,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土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趋势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评述了2000年以来国内外土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自2000年以来,国内外在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权衡与协同分析以及空间流动等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和进展,但在概念和内涵、方法和技术以及应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研究结论:未来土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应该在以下方面深化发展:构建更加完善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学科体系、将生态系统服务融入到全球变化研究框架、建立政策—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复杂联系。土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将会为提升人类福祉水平提供更优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区域绿地生态网络与生态功能优化研究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方法]文章以徐州示范为例,在城市研究区景观格局演变及其异质性研究分析基础上,探索城市规划区城乡绿地景观格局的优化路径;运用经济学与生态学原理,按“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理念,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优化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前提,从市域与城市规划区视角,合理配置城乡绿地生态网络景观组分,进而优化区域绿地生态网络。[结果]研究得出2005—2015年研究范围城市化造成大量耕地消失,城市建设用地快速增加,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快速推进,林地面积占比大幅度增加;地表覆被变化直接表现为景观格局的快速破碎化和景观多样性的下降,景观类型的丰富度和复杂度急需提高,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也均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重点提出了强化景观格局与过程的完整性与连通性,挖掘潜在生态功能等的区域绿地生态网络一系列优化方案。[结论]文章为研究区及延伸的城乡区域绿地生态网络构建和生态系统服务优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恶劣的生态环境和有限的资源驱动着新疆特殊生态系统服务的形成,人类又通过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费来满足和提高自身福祉,需要研究其时空变化并辨识主要驱动因素,支持区域可持续发展。[方法]文章构建了融合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量排序及服务功能强度矩阵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体系,并耦合3种关键驱动因子以评估各个因子的驱动强度,实现对生态系统服务热点与冷点变化的驱动及迁移分析。[结果]2000—2010年全疆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增加,这一时期生态系统服务的热点区大部分转变为2010—2015年的冷点区,且15年来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呈现小幅下降趋势。3个时期北疆和南疆人为干扰强度均呈增加趋势,由其驱动的生态系统服务则相应减小;南疆地区植被覆盖范围极其有限,故对生态系统服务驱动强度低;降水在北疆和南疆都能够产生高生态系统服务,但降水量的不稳定性能够使生态系统服务产生较大波动。相比于南疆地区,北疆生态系统在外界干扰下能够体现出更强的抗性和整体性,从而实现相对高效的生态系统服务输出。[结论]对关键驱动因子作用下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时空变化分析,有助于理解当地生态系统产生变化的原因,从而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中农业的生产功能逐渐被弱化,农业的生态功能越来越凸显重要作用,估算农业的生态服务价值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主要是参照谢高地提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功能价值表,即用全国生态系统的平均服务价值来估算不同区域的农业生态服务价值,这与北京的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定位及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功能定位是不符合的,因此是不太恰当的。文章以北京农业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为研究目标,在全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对北京市300多位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学者进行问卷调查,对中国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进行有依据的修改,制定出更适合北京区域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单价体系,并以此表为依据测算了2013年北京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的理论值与现实值。研究发现北京的农业生态服务价值十分巨大,文章提供了一种更符合北京生态系统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农业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可以用于已知土地利用面积的农业生态服务价值估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为精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有机农业发展与水源地等生态敏感区的生态安全维护息息相关,科学合理地对有机农业进行生态补偿,是促进水源地有机农业发展的重要激励手段,对防止水库水体污染、维护水库生态系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应用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生命周期评价以及农户问卷调查等方法,综合考虑有机农产品生产的额外成本、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环境成本三大基本影响因素,建立有机农产品生态补偿标准定量化指标体系和估算方法,确定了北京市密云库区有机板栗的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板栗相比,密云有机板栗生产的额外成本为6 000.00元/hm~2;有机板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于常规板栗,增量为4 434.50元/hm~2;有机板栗的环境成本比常规板栗低209.20元/hm~2;密云库区有机板栗生态补偿标准为3个变量之和,即1.064 37万元/hm~2。在密云库区有机板栗生态补偿额度的构成中,有机板栗生产的额外成本所占比例最大,为56.37%,额外成本过高是影响该区域有机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而有机板栗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较低的环境成本,是水库水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估算密云水库库区有机农产品的生态补偿标准并分析其构成,对进一步完善该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维护库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Restoring disturbed and over-exploited ecosystem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itigating human pressures on natural ecosystems. An ambitiou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gram, the Grain for Green Program (GFGP), was launched in 1999 in China. We selected the Loess Plateau (LP) as a case study, and evaluated ecosystem changes between 2000 and 2012 using biophysical models, observation records, and literature data. It was observed that both the warming and wetting of climate and the ecological program promoted vegetation growth and biomass production (i.e., carbon sequestration). Overall ecosystem patterns were relatively stable; grassland, residential land, and forest increased in area, while farmland area decreased slightly. Increasing precipitation throughout the study period was related to fluctuations in soil retention and hydrological regulation.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duced by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the ecological program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soil retention enhancement, which also substantially reduced sediment load. The land-use conversion 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gram promoted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but featured differences in conversion types and rainfall zones. The ecosystem changes recorded in the LP, which resulted from both the ecological program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might be temporary improvements rather than fundamental ecosystem shifts. The success of thi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the LP exemplifies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nd the necessity of adopting an adaptive management approach. However, the current assessment was not comprehensive, as it involved only three dominant regulating services, and there were still trade-offs among multiple ecosystem services. Therefor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actions and trade-offs among ecosystem services is required to explore in the context of emerging climate change, so as to suppor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hat maximizes ecosystem benefits to human well-being.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Costanza提出的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分析了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生态服务功能,并研究了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功能及其价值估算,旨在为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背景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