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13—2019年长江经济带的绿色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析两系统的发展态势,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σ收敛方法分析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度以及收敛性。结果表明:样本期间,长江经济带的绿色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2017年进入初级协调阶段,并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下游、中游、上游依次递减的格局;两系统间耦合协调度的差异先是小幅波动,然后开始缩小。地方政府应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绿色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特征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选取绿色发展、经济质量、创新能力、人民生活、开放合作五个维度28项指标构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08—2017年长江省域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区域间的发展均衡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处于稳步提升状态,但是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呈增长趋势,但是增长幅度不大,整体处于耦合协调的过渡区间,且具有省际差异。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下中国对外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进入全新的阶段,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共同构筑了中国内外联通的格局体系,其内在结构关联集中体现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独特的策略性作用。在这种策略融合的视角下进一步审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一方面,以国际性、开放性、多元性著称的粤港澳大湾区正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优势也是"一带一路"由"倡议"走向"行动"的关键资源。具体的,这种独特优势体现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先行一步"的创新优势和"协同竞争"的分工优势三个方面。新时代下,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是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首次被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标志着粤港澳地区的分工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的角色及历史使命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寻求新的分工协作空间,探索更加均衡的发展模式,最终实现"为市场生产"向"为市场竞争"的内生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战略融合。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长江经济带2000-2015年绿色技术效率、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指数进行测算,并分别对绿色技术效率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采用层次聚类和变异系数方法对测度结果进一步剖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大部分省市绿色技术效率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耦合协调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是省际差距在不断缩小;绿色技术效率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耦合协调结果明显较好,但是省际差距在不断扩大;从区域分布的角度来看,长三角地区的耦合协调水平最高,其次为长江中游地区,最低的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长江上游地区。  相似文献   

5.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0~2016年数据,分析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对二者的动态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和空间差异进行综合衡量和评价,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升,经历了由不协调到协调发展的状态转换,当前处在耦合协调发展的中级阶段;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低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制约作用。未来应进一步强化区域间的协调与合作,推动上、中和下游之间区域物流的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促进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0—2019年11个省市的数据,在采用改进的熵值法测算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异质型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能够有效促进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跨越门槛值后,促进作用减弱;市场激励型与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且前者的抑制作用更强,但其不具有门槛效应,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表现为单一门槛效应,且跨越门槛值后,抑制作用减弱;另外,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可以通过影响区域科技创新水平间接作用于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而科技创新在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不具有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7.
基于淮河经济带的发展特征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选取数字信息基础、信息和通信产业发展、数字化应用、创新能力四个维度15项指标构建淮河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并以2012—2018年淮河经济带省域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淮河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区域均衡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淮河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整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各地区之间有明显的差距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耦合协调度也呈现出上升趋势,淮河经济带数字经济整体处于失调区间,并且各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京津冀150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构建综合交通可达性和区域经济评价模型,借助耦合协调度测度方法,探讨交通可达性与区域经济的交互作用,以期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借鉴。结果显示:京津冀县域交通可达性形成以京津石为中心的高值区域,基本向山区、南部平原递减;县域经济水平地区差异较大,京津唐廊地区县域经济水平较高,燕山—太行山区、冀中南平原县域经济水平较低;交通可达性与区域经济具有高度耦合特征,协调度差异较大,形成高度耦合–高度协调、中度协调、勉强协调、轻度失调、中度失调等5种耦合协调类型,74%的县域单元属于高度耦合–轻度、中度失调类型,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京津唐廊和石家庄等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区域。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2007—2016年京津冀、东北三省旅游业和环保产业耦合协调度进行研究.实证分析表明:从区域层面看,京津冀旅游业和环保产业的耦合协调度从中度失调衰退转为初级协调发展型;而东北三省旅游业和环保产业的耦合协调度从轻度失调衰退转为勉强协调发展型.从产业层面看,京津冀旅游业和东北三省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2016年达到初级协调发展型;而环保产业耦合协调度较低,且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从区域和产业双元互动耦合层面看,京津冀和东北三省整体区域旅游业与环保产业之间相互促进大于相互抑制.打造京津冀、东北三省和环渤海湾的全域旅游路线,合理评估旅游和旅游配套服务经营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将环保产业纳入旅游开发前需要考量的指标等措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京津冀、东北三省旅游业和环保产业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多次提出过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区域战略和措施,但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入展开,并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献计献策,2014年11月29日,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重庆工商大学主办的“长江经济带高峰论坛”在重庆举办,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等12个省市30多名领导、专家共同出席研讨长江经济带建设与发展。本刊将本次论坛上20位专家所作主旨演讲的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最近十几年来,长江经济带迅速崛起,呈现出"群雄并起"和"多极萌发"的新态势,正在改写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版图,但也遭遇到不少瓶颈制约,受制于"行政区划经济"的严重羁绊,影响了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一些地方比拼优惠政策,"土政策""土围子"比比皆是;科技研发低水平重复;调结构和转方式都是着眼于在自身"一亩三分地",根本问题是缺乏系统性的协调机制。然而,国内学者对长江经济带的研究大都偏重于其经济的发展,而对创建长江经济带协调机制的研究相当零散;西方学者则没有研究我国长江经济带的协调体制机制建设问题。长江经济带的进一步崛起与健康协调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创建跨省市的协调机制。要努力创造协调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树立共荣共赢的理念;创新多层次的行政协调机制;充分运用理念引领、战略导向、政策法规、行政协调和行业协会等的巨大作用;借鉴法国"市(镇)联合体"协调模式的有益经验,创建一系列协调机制,包括决策机制、日常协调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专项财政机制和调研咨询机制等,确立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科技研发、战略新兴产业和主要市场等五大重点协调领域。  相似文献   

12.
数字经济作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部分,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依托和保障.已有研究较少关注数字经济与区域融合发展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可以通过直接传导机制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间接传导机制推动区域融合发展,这个过程具有门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本文测度了2010—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及其腹地城市数字经济、产...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已走过40年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区域发展不平衡所存在的问题,结合"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围绕界定政府职能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各区际间协调、平衡发展新模式,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平衡、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9年2月18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出了全面的规划,标志着打造世界级湾区将从战略规划阶段进入全速落实阶段,粤港澳各领域合作交流将会逐步展开,共同致力于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国际一流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世界第四大湾区。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大学生就业问题面临更加复杂的情势。本文旨在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紧跟时代步伐,抓住大湾区建设的契机输送更加优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4—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探寻数字经济与农民收入结构动态耦合变化规律和耦合差异来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非农收入已成为农民总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但其与数字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最低;数字经济与农民收入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呈现稳步优化态势,但整体水平仍较低,东部数字经济与农民收入结构的耦合协调度远远领先于中、西部;数字经济与农民总收入、非农收入耦合协调差异来源相似。为此,提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提升数字经济与非农收入耦合协调度和加速中、西部数字经济与农民收入结构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省域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对构建可持续的旅游产业和健康的区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关系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耦合协调度函数构建了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与评价体系,并以此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处于“东高西低”的“两极分化”状态。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其进展与成效、未来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与短板都广受关注。运用统计数据和企业大数据,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基于联系度、均衡度、融合度三个方面的测度。结果表明:在联系度方面,京津联系最为密切,河北石家庄、唐山两市在区际联系中优势明显;在均衡度方面,京津冀教育、医疗、创新均衡度均呈上升态势,经济均衡度有所下降,居民生活均衡度变化不显著;在融合度方面,京冀融合度较高等。在此基础上,可提出京津冀充分均衡发展、高质量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技术融入文旅产业发展及催生新业态,助推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数字经济与文旅产业耦合作用机理,从发展规模、资源要素、市场效应等三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广东省为例,分析2011—2020年三个产业耦合发展的时序演变规律和协调发展类型,构建障碍度模型进行障碍性因子诊断。研究表明:数字经济与文旅产业发展整体关联性强,由低水平制约逐步向高水平的相互促进转变,耦合协调度由中度失调向良好协调转变。基础建设、劳动力结构和市场机制是影响广东省产业耦合协调度的重要障碍性因素。为此,政府和行业应加强弱发展地区的技术设施建设与升级改造,重视数字创新主体投入度,完善数字化人才引进体系,培育数字文旅市场发展新模式。本文聚焦区域产业耦合研究,丰富了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4个区(县、市)2014—202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数字金融和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的演变,并使用PVAR模型进一步探讨数字金融和科技创新的动态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数字金融和科技创新的发展水平均稳步提升;数字金融和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逐年稳定增长,耦合协调等级由中度失调转变为基本协调;在动态互动关系方面,数字金融和科技创新之间存在正向的相互作用关系。建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各地区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打破地域壁垒,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成都市与重庆市两大极核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0.
数字经济作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部分,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依托和保障。已有研究较少关注数字经济与区域融合发展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可以通过直接传导机制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间接传导机制推动区域融合发展,这个过程具有门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本文测度了2010—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及其腹地城市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和区域融合的综合水平,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区域融合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传导机制及影响过程中的两大效应与理论分析一致。最后,提出了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推进传统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改造,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各地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