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既然如此,这一重大贡献到底是哪些?本文试图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视域中探索这个问题。本文认为,消除中国的绝对贫困、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样本、积极参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减贫事业是新时代中国精准扶贫实践的重大贡献;新时代我国脱贫攻坚战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既是对西方反贫困理论的颠覆,也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新视域。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就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向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的历史。过去1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整体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国人民开始踏上实现共同富裕美好目标的新征程。然而,在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的背景下,14亿中国人的共同富裕梦该如何去理解,又该如何去实现?  相似文献   

3.
90年代的中国已经完全具备了消除绝对贫困的条件结构性贫困、区域性贫困和阶层性贫困并存是我国绝对贫困问题的基本特征制度化、开发式,面向贫困人口应成为90年代我国反贫困战略的基本特征90年代我国反贫困战略的主要内容90年代我国反贫困的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带领中国人民为摆脱贫困、改善最广大群体的福祉进行了长期艰苦奋斗.以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等人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充分吸收和借鉴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以争取民族独立、谋求国家富强为奋斗目标,从社会制度、国际环境、生产关系等角度剖析了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并结合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张通过改变国家制度、加强社会组织与提升人力资本等来改变贫困状况.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反贫困思想与实践,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早期反贫困思想不仅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源泉,也为当今中国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这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将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经过坚持不懈奋斗,到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这一伟大成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对中国和世界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反贫困贯穿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始终.对于内蒙古这样的贫困程度比较严重、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反贫困更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虽然到20世纪末能够基本解决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但由于市场淘汰机制的存在,难以避免的返贫和贫困标准的变化等,2000年后绝对贫困现象也不可能完全消除,特别是相对贫困有加剧之态势,所以反贫困仍然是21世纪内蒙古以至全国的重要战略任务.面对已经到来的新世纪,分析贫困和反贫困的形势,明确反贫困的特点与任务,并提出相应的脱贫致富对策,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8.
消除贫困既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反贫困斗争先后可划分为体制改革推动减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综合性参与式扶贫、精准扶贫脱贫实现以及新时代相对贫困治理等五个阶段,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贫困事业的丰富经验进行总结与梳理,可得出党的全面领导是政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制度保障、实现共同富裕是目标指引、以人民为中心是价值核心等基本经验。这些经验有利于今后扶贫工作的推进和开展,对开启反贫困事业新征程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随着中国共产党成立而孕育、随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领导经济建设的需要而发展,因而,也经历了百年演进历程,这一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回顾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百年演进历程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此,要展开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百年演进的学理分析,对其客观进程进行历史逻辑梳理,进而讨论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续中国化时代化,形成新时代中国经济学派。  相似文献   

10.
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随着中国共产党成立而孕育、随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领导经济建设的需要而发展,因而,也经历了百年演进历程,这一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回顾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百年演进历程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此,要展开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百年演进的学理分析,对其客观进程进行历史逻辑梳理,进而讨论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续中国化时代化,形成新时代中国经济学派。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取得了突出成就,与此同时,中国的反贫困实践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梳理中国反贫困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发现新时期贫困性质发生了明显转变:由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变、由生存性贫困向发展性贫困转变、由物质性贫困向精神性贫困转变、由单一收入贫困向多维贫困转变,且老龄化导致的贫困成为新的贫困问题。针对2020年后的反贫困问题,提出继续推行开发式扶贫解决能力贫困、坚持对特殊贫困人口采取精准滴灌式扶贫、注重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协调统一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唯实 《发展》2006,(11):67-68
西部是一个农业地区,人口的绝大部分在农村。西部农村人口多,增长快,而农业自然资源相对较少,因此产生了较大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是现阶段西部面临的重要人口问题之一。反贫困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战略,而西部农村反贫困又是中国反贫困战略的重中之重。要消除西部农村贫困问题,关键是要找准西部农村贫困的根源,进而制定科学的反贫困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13.
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有六分之一的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许多国际组织、政府和研究机构都提出了种种反贫困理论和发展对策。作为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一直十分关注反贫困问题,并在贫困实质、反贫困思路及对策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真知灼见。这些反贫困思想对指导我国反贫困实践,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关于对贫困的认识问题社会主义的中国还有没有贫困问题?如果有,贫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贫困是不是社会主义?这些问题构成对贫困实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坚持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始终贯穿党的百年反贫困斗争。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反贫困规律和人民生活需要上升规律,经过艰苦卓绝的脱贫实践逐步实现了民主革命时期的“站起来”美好生活需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站稳”美好生活需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富起来”美好生活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正逐步实现人民“强起来”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5.
反贫困中的制度创新──有关贫困社区及群体的参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反贫困行动已经由通过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而普遍受益的“经济增长与发展阶段”,及通过有目标的“地区经济发展阶段”而进入了以减少并消除“绝对贫困人口”为导向的所谓“扶贫攻坚阶段”。本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贫困状况普遍存在于农村及城市,其中农村的大多数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可以说,贫困(以人均收入及营养摄取量为基准)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特征。因此,80年代以后由于改革政策所引发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制度安排可以被作为与反贫困直接相关的制度创新。这种创新的主要方面是:1.在宏观上对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引发…  相似文献   

16.
在21世纪到来之前,中国将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使全国农村现有6500万左右的贫困人口最终解决温饱问题。届时,中国共产党将带领全国人民甩掉赤贫帽子,使中国进入新世纪之后,有一个更高的发展基础。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政府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作出的庄重承诺。1996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再次向全国发出了总动员令动D快扶贫开发步伐、在本世纪的最后几年打赢这场消灭贫困的“世纪之战”。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中国扶贫攻坚战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决战时期。战局分析:特茨的艰巨性“八五”期间,在中国的扶贫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中国…  相似文献   

17.
体制贫困:当前城市贫困的根源(一)一般认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贫困,主要是指乡村社会区域性绝对贫困,因而当前反贫困的战略重点自然也就放在了农村扶贫上。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一贫困人口已从80年代初的2亿下降到目前的6500万,可见我国消除乡村贫困已取得了显...  相似文献   

18.
<正>“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把镜头进一步聚焦老区,全国1599个老区县中,有3000万脱贫人口、357个脱贫县、53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他们同全国人民一道,迈上了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9.
农村的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社会发展的大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清楚地认识到了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并努力开展农村反贫困工作,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重点的毛泽东农村反贫困思想。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楠  张奇 《上海经济研究》2021,(8):29-37,116
2020年底,我国历史性地消除了农村绝对贫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新发展阶段,着眼于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适应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相应地,党和政府治贫的使命从摆脱绝对贫困转向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其逻辑亦需得到实质性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