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欢欢 《商界》2014,(4):31-31
在国内,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一不小心就要颠覆金融格局;但在互联网的策源地美国,却连个“泡”都不冒?  相似文献   

2.
李旦 《消费导刊》2014,(9):99-100
互联网的诞生,使得传统金融企业开始了自身产业的信息化升级,同时也催生出了一批进入金融领域的网络企业,这两者共同构成目前的互联网金融业态。本文对比分析了我国与美国、日本不同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分析了我国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讨论了传统金融业与网络企业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比较优势,为两者在未来的合作共赢提供了举措思路。  相似文献   

3.
《商》2016,(12)
互联网金融作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的新引擎,从2014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互联网金融,到2016年的"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该行业的发展已由早期的鼓励和支持,转向规范与整顿了。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监管措施较为完善,文章通过分析美国的监管措施,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提出适当的建议,努力引导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走向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4.
《商》2014,(5)
<正>美国为什么没有很有名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巴克莱银行主席认为,这是因为美国金融市场很发达,供给充分,互联网金融难以形成竞争力。据介绍,美国在1999年就曾经出现过类似余额宝的产品,但经过将近十年的发展,遭遇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基本退出了市场。原因有两个:其一,金融危机来临,现金为王,导致美国版MMF(MoneyMarketFund,货币市场基金)余额宝遭遇大量赎回,出现流动性危机,最终跌破面值,濒临破产;其二,金融危机后,美国实行了超宽松货币政策,推出了量化宽松购买资产大肆放水美元计  相似文献   

5.
进入到21世纪以来,人们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促进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金融也应运而生。美国作为最早的互联网金融国家,其在各方面都比较完善和成熟,就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而言,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少方面还急需改进和解决。因此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借鉴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些有益的做法,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楠 《现代商业》2014,(24):203-204
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投资市场最热的话题。本文从四种模式研究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与美国互联网金融模式进行了相应的对比,在案例的基础上探讨了对中国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苏培科 《华商》2014,(5):64-65
有人在网上编了个段子:“互联网上化缘的改叫众筹了,算命的改叫分析师了,八卦小报改叫自媒体了,统计改叫大数据分析了,忽悠改叫互联网思维了……”听起来似乎很形象,一则表明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概念炒得确实有点太热了,有泡沫,需要大众警惕互联网金融概念下的欺诈和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8.
郑邵华 《商》2014,(22):251-251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兴领域;近年来,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为了研究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模式及问题等情况,我们需要首先了解国际上率先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国家的状况。以此为目的,本文首先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范畴界定及特点等相关概述,在此基础上对美国、日本及欧洲国家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商》2016,(8)
互联网金融给金融行业诸多细分子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作为金融行业细分领域的消费金融也具有了许多新的变革。一方面,互联网公司正在大力拓展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也在积极应对来在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挑战,纷纷推出自己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全新服务方式。在当前的形式下,研究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将很有必要,本文将主要研究总结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消费金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促进金融业态升级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风险。而信用风险,作为传统金融风险中的主要风险,在互联网金融模式被突显。因此,对互联网金融模式风险控制和征信体系的建设问题的研究变得很有必要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娟 《消费导刊》2014,(6):87-87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和金融的融合,表现为互联网企业开展金融业务和传统的金融企业应用互联网技术开展金融业务。本文详细分析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原因,并指出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风险,揭示了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动力和风险因素,有利于互联网金融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勃 《商》2014,(1):216-216,215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逐步深化,以及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冲击,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选择布局社区金融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与美国社区金融的比较研究,总结出社区金融的内涵与特点,并在我国社区金融经营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金融经营模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发展反思:基于中美行业发展对比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互联网企业在支付、理财、信贷等金融领域遍地开花。与美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相比,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表现出了异常的活跃性。本文基于权变理论和五力竞争模型,对中美两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内部竞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探讨中国互联网金融井喷式快速成长的原因,分析未来我国互联网金融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袁翌 《消费导刊》2014,(3):92-92,94
互联网技术浪潮持续得改变着这个世界,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业务的融合让“互联网金融”走上了历史舞台,但是,随着这股浪潮逐渐回复理性,业界开始认识到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促进金融业态升级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风险。而信用风险,作为传统金融风险中的主要风险,在互联网金融模式被突显。因此,对互联网金融模式信用风险的特点、成因以及管理的研究就变得很有必要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一冰 《市场论坛》2020,(1):60-62,75
从美国诞生互联网技术之后,互联网快速应用于世界各国各行业,并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互联网与金融业的关系也非常密切,近些年通过与银行、基金等开展深入合作,开启了依托互联网的全新的金融时代。文章先分析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再总结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给出商业银行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的改革创新对策,以为商业银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现如今,随着全球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应运而生了"互联网+"的新兴产业,互联网金融在此背景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互联网金融工具和产业内容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以此为研究背景,基于网络经济学的视角下,对我国和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行有效对比,进一步分析中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差异,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新时期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予科学的指导建议,更好地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的应用,互联网金融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创新得到迅猛地发展,由网上银行、余额宝、阿里小贷等金融创新业务发展而来的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的冲击与日俱增,很有可能会改变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因此商业银行如何积极应对以及金融监管机构对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如何进行监管都已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特点,指出了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最后,提出了商业银行的几点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吴天 《消费导刊》2014,(9):104-105
2013年,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它给证券业带来很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结合最新可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互联网金融会加剧证券业经纪业务的竞争,加快证券行业的并购重组,弱化证券公司的金融中介功能,并促进其交易账户需要向理财账户转型,然后借鉴美国投行互联网金融模式,最后给出了我国证券业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何云 《中国电子商务》2014,(13):33-33,35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时代正在酝酿的新生态金融,其内涵和外延还在不断的进化中。互联网金融的重点并非是互联网技术对传统金融的代替,而是便捷的通讯技术对传统支付手段的丰富、互联网产生的大量数据和数据挖掘手段,以及由此产生的互联网信用对传统。本文就如何在这种新经济形势下发展互联网金融的问题展开讨论。因此本文主要就是阐述当前形势下互联网金融的状况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互联网金融未来的趋势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40年代世界上由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产生到现在,人类社会因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传播和推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如今互联网技术走进千家万户和各行各业,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今天该文主要研究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对金融领域里传统银行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