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廖建炎 《商》2014,(41):219-219
当今社会,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都越来越重视对宪法基本权利的尊重与保护。西方国家经过长期的宪政实践,主要形成了两种救济模式即:美国的普通法院诉讼模式与德国的宪法法院诉讼模式。而我国的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宪法诉讼权,使得公民的宪法基本权利受到侵害时,在穷尽其他救济渠道后,仍有可能得不到保护。近年来,违宪事件的不断发生也表明了我国关于公民宪法基本权利救济权的规定存在不足之处,其司法救济制度有待完善。本论文在对国内外救济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宪法基本权利的司法救济制度提出一些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人权意识的增强,国家和公民都越来越重视通过法律形式来保障和实施人权,因此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详细分析了我国人权保障与宪法救济的发展现状,总结了有关观念、立法、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宪法救济体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德国宪法权利规范内的主观权利是指德国宪法关系内的个体针对国家而享有的受法律保护的有利宪法地位.此种权利,在形式上可分为宪法规则规定的确定主观权利、宪法原则规定的初显主观权利;在内容上可以分为针对国家为某事的权利、宪法自由和宪法内的个体权力.  相似文献   

4.
赵凯  刘玲 《中国市场》2008,(36):134-135
政府采购的双重属性决定供应商权利救济体系的多重性、复杂性。供应商权利救济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供应商权利救济障碍。解决途径是完善行政救济的实体和程序,依据《民法》和《行政法》原理构造具有联系性、协调性和明确性的供应商权利救济体系。  相似文献   

5.
李婷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3):215-216
以纳税人的权利救济为研究方向,选择了纳税人权利概述、纳税人权利救济弊端和纳税人权利救济的重新构建三个角度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找出我国纳税人在权利救济方面存在的种种不足,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解决的方法,为纳税人权利救济制度的重新构建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知情权,又称了解权、知悉权,是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依法享有的知悉、获取、了解与法律赋予该主体权利相关的各种信息的自由和权利。知情权同时具被积极参与和消极接受两种权利属性,是我国公民应具备的基本权利之一。但是我国宪法还没有对知情权予以确认,知情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未来应当明文载入我国宪法。  相似文献   

7.
《四川物价》2002,(10):49-49
据新华社消息,山东省首次允许农民报考县级机关公务员和机关工作。据悉,年龄不超过35岁、具有大专以上化程度的农民均可报考。根据这一条件,那些获得成人教育高等学历的农民将有机会成为国家公务员或机关工作队伍中的新成员。但省直机关的报考范围仍然限定为非农业户口的在职人员。《南方都市报》日前刊登陈旺的章对此评论说,只要具备必备的能力和政治素质,符合法定的国家公务员报考资格与录取标准,任何公民都享有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宪法赋予成年公民的担任国家公职权的必要组成部分。要求国家公务员从符合条件的非农业户口人员中录用,以身份为前提标准的公务员录用“潜规则”,事实上剥夺了农业户口公民的担任国家职权。山东省从1997年开始,从乡镇机关的大门,到县级机关的大门,逐步向农民打开。虽然是“迟来的正义”,也值得我们大声喝彩。我们期待有更高级别的国家机关的大门陆续为农民打开,我们也期待全国各地紧跟而上。  相似文献   

8.
赵亚楠 《商》2014,(26):205-205
近年间,城乡间的贫富差距愈演愈烈,相较于城市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的发展速度一直比较缓慢,某些地区甚至处于停滞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富余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不仅为城市的飞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城市的用工短缺问题,但随之而来的损害农民工权益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号召,这无疑是对农民宪法权利的确定和重视。本文着力于分析我国农民宪法权利的保障现状及其形成原因,依据这些原因对保障农民宪法权利提出一些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唐玮 《商》2013,(17):251-251
宪法司法化,简单的说就是让宪法司法适用,而宪法的司法化的中心思想是宪法能够像其它的普通的法律一样能够普遍的适用,让宪法也能够与其他的普通法律一样进入到司法的程序中,在法院的审判案件中以及法院的法律法规当中有所提及,能够将宪法作为法律案件中的法律依据,可以根据宪法的相关规定来解决法律案件中的相关问题。法院适用法律中,必须能够解释法律,解释法律的前提是合宪解释,目前,解决我国宪法在司法中适用的最好方式是合宪解释,也是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李紫涵 《致富时代》2010,(12):151-151
“有权利就必须有救济”,“无救济即无权利”,可以说是一条法律公理。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依法治监的深入推进,监狱行刑水平在整体上得到明显提高,但也无庸讳言,监狱及其民警侵犯罪犯权利的行为仍不可避免地有所发生,这种行为的存在乃是确立罪犯权利救济制度的根源,也是对罪犯权利实施救济的前提。我国现行法律及相关制度积极构建罪犯权利救济的体制与机制,对罪犯权利救济作了多层次、多方位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逐步扩大,高校的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发生的冲突不断增加,学生诉高校的案件呈上升趋势,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救济机制来解决这一瓶颈迫在眉睫。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公民权利救济渠道和方式,是对权利救济的确认。文章旨在通过审视我国现阶段高校管理中存在的困境和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解决高校学生权利救济提供建议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郭燕茹 《品牌》2011,(4):18-19
本文从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的现状出发,找出问题的根源,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引入司法救济,成立独立的救济机构,完善救济程序,以使我国的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和法制化。  相似文献   

13.
14.
商号权与商标权同属于市场经营者的重要无形财产权利。由于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使得两项权利冲突凸显,纠纷不断发生。经过对其表现形式及其成因的分析,可以予之适当的法律手段,通过立法与司法途径,对该种权利冲突及形成的不利局面予以解决与救济。  相似文献   

15.
蔡伟凤 《商》2013,(9Z):249-249
行政诉讼法两大立法目标是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但是现实案例中,很多时候是案件已经了结,但是当事人的纠纷并未真正得到解决。行政诉讼中原告处于弱势地位,在诉讼程序中是比较侧重保护原告。但是立法不太成熟,经济的发展,这部法律的实施越来越来显现出它的弊端。  相似文献   

16.
郭丹  窦玉前 《商业研究》2012,(8):199-204
人们参与金融活动的目的是期待获取投资的回报与增值,但是金融市场风险制造了重重障碍,甚至出现了权益损失,需要救济机制加以填补。基于金融商品的特性,金融消费者权利救济机制的设计应本着经济学理论而科学安排,而我国现有机制的价值缺陷主要表现为司法救济针对性弱、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乏力、补偿制度内容短缺等问题。随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地位的确立,可以考虑建立金融机构内部处理投诉前置程序;打造金融专业人才,扩大金融仲裁规模,补充金融审判能力;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建立金融消费者集体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隐私权,是由一项民事权利发展成为宪法权利。阐述了隐私权从民事权利发展成为宪法权利的历史过程,分析了这一发展变化的原因,同时对这两种权利进行了对比。通过各国对隐私权保护的模式中,认为我国隐私权的保护应该是以宪法隐私权为基础加强对民法隐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社会权利的概念和范围出发,在探讨国际社会对社会权利观念确立以及我国宪法有关公民社会权利保障的规定的基础之上,分析了社会权利保障所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通过修改宪法,完善对公民社会权利的宪法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9.
以资本为中心是现代公司发展的独特特征,实施资本多数决规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中小企业利益之间的冲突以大股东为自身利益的合法的计算方法,将导致损害公司和少数股东的利益。根据我国新公司法精神,利用外国国家成熟理论方法和司法实践,力求完善少数股东权利和利益的方法和机制,同时改善少数股东的权利和利益在我们国家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20.
全芳 《商场现代化》2012,(24):211-212
信访作为我国行政权力救济的补充机制,却一直承担着比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更为繁重的民众诉求,成为绝大部分公民解决行政争议的首选。这与它所承担的双重功能——民意表达和权利救济是密不可分的。本文首先分析了两种功能导致的信访偏好,接着探寻信访救济在行政救济中存在的困境与不足,最后提出信访救济对我国行政救济制度的启示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