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孙大为 《中国口岸科学技术》2016,(7):56-56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真懂真信的问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要求,也是检验共产党员政治修养的根本问题,是我们党政治思想工作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4.
管理是一种极为普遍也相当复杂的现象,大到国家、世界,小到家庭、班组,都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管理。管理学作为一门经验性科学,已经历若干发展阶段,成为一门复杂的系统科学,在西方还形成了诸多学派。由于管理现象具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的客观普遍性,所以人们说到管理,就仿佛说的是一种不证自明、不言而喻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鲁进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1,(6):147-147
本文试图从高等数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作一些探讨,通过交流教学经验,积思广益,以利于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为将来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深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上海的一间实验室里人头攒动,大家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整个早上,实验室都充斥着蜂鸣声。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研究者们将会有什么发现?他们真的能够“阅读”我们的大脑吗?他们还将发现多少真相? 相似文献
7.
“理性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自从它诞生以来,围绕它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本文试图从科学哲学出发,通过“理性经济人”假设的科学哲学思想来源、科学哲学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影响和科学哲学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解读等几方面的论证,尝试着为研究“理性经济人”假设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就是要保护学生积极的求异思维,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地思考问题,培养洞察问题的敏锐性,让学生不断地将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获得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素质和创造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思考,乐思、善思,思有所获。 相似文献
9.
深化四史教育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四史教育中包含广大人民群众不忘来路的深刻认识,振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爱国之情,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砥砺奋斗。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见证者,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在深化四史教育中,青年是加强四史学习的重点对象之一。青年应始终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握好个人与国家,理论与实践,历史与未来三个辩证维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吴大辉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4,(4):6-7
原税务警察局局长弗拉德科夫被任命为新一届的俄罗斯政府总理,这似乎是一个再明白不过的信号——普京总统在其第二个任期必然要加大整肃力度,彻底解决偷税漏税和“灰色清关”的问题。这不仅是俄罗斯联邦政府增加财政税收的需要,也是俄罗斯谋求加入WTO的必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是不是科学是一个争论很久的问题。反对者称经济学为沉闷的皇后,而经济学者却乐观的认为经济学是一个越来越面向事实的学科。本文列举了双方的观点,并从经济学最常用的方法数学模型中简要的分析经济学之所以倍受争议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2.
13.
14.
作为区域强势品牌,“板城”烧锅酒(承德乾隆醉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市场拓展历程颇有点“一波三折”的味道。从承德的顺利崛起到向周边扩张的失利、继而在石家庄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到全国化的激进、随后又退回河北精耕细作同时坚持不懈地开拓省外市场,“板城”就是这样在发展中“纠错”,在“纠错”中发展。这种不断的“纠错”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一种平和的竞争态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实现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要正确处理"好"与"快"、"近"与"远"、"主"与"次"、"政"与"市"、"大"与"小"、"内"与"外"、"革"与"稳"、"城"与"乡"、"软"与"硬"、"建"与"享"等关系。 相似文献
16.
商业战争中的“农村”与“城市”并非地理意义上的,而是“边缘”与“中心”,“弱”与“强”的辩证性对立与转化。 相似文献
17.
晴雯和袭人都是《红楼梦》中富有个性的人物。尤其晴雯,以她的美丽、聪慧、高洁深受读者喜爱。但是正所谓“琉璃易碎彩云散,大多好物不坚牢”。晴雯无辜被王夫人赶出大观园,继而惨死。历来关于晴雯之死都是一段难以解说的公案。究竟谁直接导致了晴雯之死?本文从分析袭人和晴雯的性格入手,并探析二人间的关系与冲突,得出向王夫人进谗言者是袭人的结论,进而指出袭人是导致晴雯死亡的直接导火索。 相似文献
18.
何兆武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把康德历史哲学著作译介到国内,径直命名为"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哲学界长期以来对这一名称存在争议。本文从康德哲学体系建构的三个历史过程着眼,认为"历史理性批判"在康德意识中是不曾存在的。 相似文献
19.